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工人日報:不一樣的奧運會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16:33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channelId 1 1 1

工人日報:不一樣的奧運會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16:33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第30屆夏季奧運會的聖火即將點燃。現在,全世界都在期盼——倫敦將會給我們帶來一屆怎樣的奧運會?

  也許很多人都記得,北京奧運會的閉幕式上,給了倫敦10來分鐘時間展示自己。但是一輛雙層公共汽車開上來後,一群人跳上跳下地忙活了一下就走了。這個場景讓一些國人有些不明白:英國人就這?

  文化的差異會造成對事物評判上的不同。可以肯定,倫敦奧運會一定不同於北京奧運會,但是它也一定會有自己的長處。關鍵是旁觀者要換一種思維看問題。

  舉幾個例子,北京奧運會前,在首都機場引導各國賓客的是大批年輕漂亮笑容可掬的志願者。但是在倫敦希斯羅國際機場,走下飛機後的我們,最先見到的是幾個年長的婦女。偌大個邊檢大廳幾個大媽雖然親切和藹,但總覺缺少氣氛。取完行李走出來,門口既沒有手持鮮花邊跳邊喊著熱烈口號的少女們,也沒有當地人的好奇目光。有的卻是熟悉的鄉音:“老白”、“李老師”、“運動員們什麼時候出來”……一字排開的幾十名中國記者,把接客人的區域全佔領了,架好攝影器材,精神飽滿地和我們這些晚到的同行開著玩笑……

  一般民眾對奧運的態度,並不説明英國人不喜歡熱鬧,今天早晨從住處出來,一下被門口的景象驚呆了,滿大街都站滿了人,個個引頸遠眺——奧運會火炬傳遞馬上要經過這裡。這麼大的事情,怎麼事先都不通知一下。但是僅僅十幾分鐘,交通就恢復了。

  英國人給我們以沉穩甚至有些憂鬱的印象。這或許和一個島國長年陰鬱的氣候特徵有關。也許是工業文明最早的國家、世界曾經的第一強國,英國多少給人一種“端著”的感覺。説不好這是不是所謂的“貴族氣質”,但是隨著世界的不斷變化,優越感終究會隨著現實處境不斷變化歸於真實。昨天坐車路過泰晤士河畔,一個場景觸動了我——那個遠處看和所有遊樂場中的摩天輪沒有多少不同(僅僅是更高一些)的“倫敦眼”,竟能讓人如此津津樂道地向全世界炫耀。

  還有一件事,就是親眼所見的倫敦奧林匹克公園怎麼和在國內看電視和圖片上的差別那麼大?!出來之前總聽人念叨“倫敦碗”(倫敦奧林匹克公園的主體育場),看了以後方覺“見面不如想念”。這個被人稱為倫敦奧林匹克公園“跳動的心臟”的建築,能容納8萬觀眾,但有5.5萬個座位是臨時的——為了減少賽後的維護費用。倫敦奧運會、殘奧會之後,倫敦碗將拆除上層的建築和5.5萬個座位。不僅如此,記者今天在奧林匹克公園看到,曲棍球場、小輪車賽場等若干個比賽場館都是用腳手架搭起的看臺,很顯然,賽後他們將被拆除。

  本人採訪過的歷屆奧運會中,在場館上最節約的就是亞特蘭大奧運會,主辦者沒有新建一座體育場館,全部使用原有的,其次就是本屆奧運會了。但這並不能使倫敦奧運會成為花費最少的一屆,昂貴的英鎊,高價的人工,已經讓費用一再追加。

  人們期待著明晚奧運會開幕的一刻,也希望倫敦能給全世界一個精彩的開幕式——千萬不要過多憶舊,更不要過於自我。奧運會需要更多的向上、快樂的元素。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