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孫怡
龍年的祝福猶在耳畔,蛇年的序曲卻悄然奏響,隨著《故宮日曆·2025年》的問世,一條來自故宮的小蛇引發了熱議。畢竟,在多數小夥伴的心目中,蛇是令人自然生畏的存在。
本期《物現文明》的主角便是這條來自故宮的靈動小蛇,聽過它的故事,或許會令你對蛇的印象大大改觀。
今天你遇到“它”了嗎?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這是《説文解字》對於“蛇”字的注解。也就是説,那些年先民見面時的問候,不是“您吃了嗎”或者“過得好嗎”,而是“今天你遇到蛇了嗎”。
這算哪門子問候?但在上古時期,人們或住在洞穴裏,或住在草叢裏,蛇患頻出,因此人們見面時,總是先心有餘悸地問上一句“無它乎?”——親,你家裏有蛇出沒嗎?“它”字就是對“蛇”的專有稱謂,當然,該字後來引申成為對第三人稱的代詞沿用至今,人們也逐漸忽略掉了其與蛇密切相關的本源。
在甲骨文裏,“蛇”字是三角形的蛇頭,曲折扭動的蛇身,反映了先民們象形造字的原則。蛇也是中國先民最重要的圖騰之一。
在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物中已有較多關於上古時代蛇的記載,比如晉代郭璞注《山海經·大荒西經》曰:“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漢畫像石中有人首蛇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認為,龍的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是蛇,在發展過程中,“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唐人《伏羲女媧像》單頁,故宮博物院藏
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講,蛇是爬行綱蛇目的爬行動物,早在距今約1.45億年前的白堊紀便有出現,在中新世開始大量發展起來。從記載來看,蛇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常見的動物,在良渚文化和二里頭遺址已出土相關紋樣的器物。但在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中,隨著龍的地位的上升,蛇的地位逐漸下降。
中軸線上的神秘小蛇
午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禦花園……沿著故宮建築群中軸線一路向北,你可能注意到了一座叫做欽安殿的殿宇,那條遊上《故宮日曆》封面的神秘小蛇就出自這裡。
欽安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北端,是北京中軸線上唯一的神殿,是明清帝王供奉北天玄武大帝的場所。據傳,永樂皇帝信奉北天玄武大帝,因此在修建紫禁城時,在北方屬於水相的方位修造了這座供奉北天玄武大帝的宮殿。到了“萬壽帝君”嘉靖當朝,作為最有名的“道教皇帝”,更使欽安殿的“利用率”大大提升。時至清代,日理萬機的雍正皇帝同樣迷戀道家仙術,希望借此“向天再借五百年”,因此大煉丹藥。綜上,道教在明清兩代宮廷中興盛不衰,因此欽安殿的地位也無可撼動。
欽安殿內景
欽安殿的東西次間和東西梢間的北壁,分別設有十二位雷將畫像,紙質彩繪,瀝粉描金,貼于墻上。其中馬天君像是東梢間由西向東的第一位。本期《物現文明》的主角,便是馬天君右手所持槍上的這條靈蛇,纏繞槍上,動感十足,靈動無限。
道經中將馬天君稱作“正一魁神靈官馬元帥”,又有華光大帝、三眼靈光、三眼靈耀、馬王爺等稱呼。據説他姓馬,名勝,字德先,常作白麵,美髯,頭戴方角幞頭,身著黃短繡衫的形象。他右手持槍,槍上有蛇纏繞,左手持金磚,足前有風火輪相導。
紙本神像壁畫(局部)
靈蛇獻瑞祈安泰,四季輪迴代代興。眾所週知,故宮博物院現藏有186萬餘件(套)文物,雖然關於蛇的文物數量有限,但也涉及多種材質和門類,萬中挑一,這條小蛇的入選,自然歸功於它靈動的外在和祥瑞的內涵。
靈性不改 生生不息
中國的蛇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多重文化意蘊。不僅在中國,對蛇的敬畏與崇拜在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中也廣泛存在。古埃及、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等地都流傳著與蛇相關的神話傳説以及對蛇神的崇拜信仰。
從圖騰崇拜、生殖崇拜,到王權象徵,再到市井百姓的生肖象徵,蛇文化的內涵愈加豐富。它與龜同框便是四靈之一的玄武;人身交纏,便是伏羲與女媧這等上古真神;哪怕化作人身,也是那敢愛敢恨、有情有義的白蛇娘子。
千百年前,先民們逐水而居,在草中遇上了“它”,敬畏了“它”,神化了“它”,傳揚了“它”,應用了“它”,綿延了“它”,衍生了“它”。蛇不再是物理意義上令人生畏的無腳獸,而是象徵著智慧、順利、長壽、祥瑞的文化符號,“蛇”所承載的文化意象仍舊綿延至今。
基於此筆者想到了“衍”字。
水行,謂之衍。《説文解字》中,“衍”字意為“水朝宗于海也”,即“百川歸海”之意,後由此引申為延展、漫延。後由“漫延”又引申為“盛多”,如杜篤《論都賦》:“國富人衍。”也就是説:國家富強,人丁興旺。
蛇最初為先民所崇拜,得益於其不死與重生的象徵,切合了先民們生生不息,國富人衍的渴求。對於今人,蛇形蜿蜒,也似在提點我們,有蟄伏,有舒展,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生存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