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端鐘鼓樓,向南經萬寧橋、景山,過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分列中軸線東西兩側”,北京中軸線上的這15處遺産構成要素,涵蓋了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居中道路遺存5種不同類型的歷史遺存。它們共同為北京老城的規劃和建設奠定了基本框架,使得城市由此誕生出了獨有的壯美秩序並且傳承至今。
先農壇 來源於北京中軸線官網
北京先農壇是中軸線上南起永定門後的第一個遺産點。
《周禮》中説:“古之王者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藉田,蓋其義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廟親致其孝也;二曰以訓于百姓在勤,勤則不匱也;三曰聞之子孫躬知稼穡之艱難無逸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藉田,即自留田;而天子種田,為的是充當天下的表率。周天子為了鼓舞人民勞動和創造豐收,每年都會帶臣民在自己的藉田裏扶犁親耕,並且形成了一套相應禮儀,這就是“藉田禮”。
到了明清時期,各典章制度高度完備,藉田享先農禮儀成為了一項重要典章。北京先農壇正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先農並舉行親耕藉田典禮之處。
北京先農壇通過中軸線與天壇東西對稱分佈,是現存唯一一座明清帝王祭祀先農等神靈的皇家壇廟。其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當時朱棣遷都北京,壇廟悉如南京舊制,在中軸線南、東建天地壇,西建山川壇,山川壇內置藉田,並規定了親耕制度。
據相關史料記載,耕藉前兩日,皇帝開始齋戒;耕藉之日清晨,皇帝到達先農壇,先至西側先農神壇祭拜先農,然後到具服殿更換龍袍準備親耕。待到禮部尚書跪奏皇帝出具服殿,戶部尚書跪進耒,順天府尹跪進鞭,皇帝右手執耒、左手執鞭,由二耆老牽牛,農夫二人扶犁,步入一畝三分地親耕,方式為三推三返。這個過程中,皇帝身後的順天府尹捧青箱,戶部侍郎播種,種下稻、黍、谷、麥、豆等五穀雜糧。
歷經永樂始建、嘉靖改建、乾隆增建,並在乾隆時期進行了歷史上最後一次大修,使得先農壇最終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格局,耕藉制度和祭祀禮儀也愈加週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