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10:29
端門 來源於北京中軸線官網
宋代詩人郭祥正在《端門肆赦》一詩中寫道:“藹藹端門紫氣濃,卷簾蘭麝散和風。星環帝座天澄碧,傘映龍顏日透紅。”由此可見,端門是帝王宮殿的標誌性意象,同時象徵著區分宮城內外的重要分界線。于百姓眼中,端門是皇宮禁地的外在標誌,這也暗示了其作為皇城外朝建築的內在禮制屬性。
端門位於天安門與故宮午門之間,其與午門、天安門及兩側內千步廊共同圍合成兩個縱深感極強的院落,成為進入宮城的前導禮儀序列。以重門高墻形成的壓抑、收縮的空間氛圍,與午門後豁然開朗的太和門廣場形成鮮明對比,烘托天子威儀。
除了皇宮標誌的作用外,在“三朝五門”的建築構想中,端門因位於宗廟、社稷南側,與“庫門”之位相對應,故還承擔著存放皇帝儀仗的禮制功能。這一職能發展到清朝,也演化為部分皇宮武庫的職能。端門所具備的禮制屬性,標誌了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皇城內森嚴的等級制度,是儒家禮制思想的物質體現。端門因此成為皇城外朝中極具象徵意味的禮制建築之一,故又可稱之為“儀門”。
明清時期,端門以內佈滿了房屋,共計100間。據記載,這些房屋分別是六科舍,即史、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辦事機構所在地,也稱之為“六科廊”。
端門整體的藝術表達呈現出多元包容的藝術風格。比如,端門彩畫的紋飾內容來源於滿、蒙、藏等民族,是多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藝術結晶。端門建築彩畫展現出了明清時期多元文化相互借鑒、融合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反映出社會主流審美標準的轉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