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礁1號
“華光礁I號”是我國在遠海海域發現的第一艘古代沉船,也是我國第一次發現的有六層船體構件的古船,它展現了中國古代造船工匠的精湛技藝,同時為中國人首創水密隔艙船再添例證。
“華光礁I號”沉船遺址位於西沙群島華光礁礁盤內側,于1996年被發現,2007年至200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海南省文物保護管理辦公室先後兩次組隊對其進行了水下考古發掘。
從船體結構特徵和出水遺物分析,“華光礁1號”沉船是一艘沉沒于南海絲綢之路重要航線的南宋早期貿易商船。它不僅是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的重要實證,也是研究宋元時期造船技術、海外貿易和外銷瓷的重要實物。
【走進沉船】
“華光礁1號” 殘存船體底部水平殘長17米、殘寬7.67米;船體為多層船板結構,最高處有6層;船體構件之間平接或搭接,並以鐵釘加固。
其出水遺物萬餘件,有陶瓷器、鐵條材、銅鏡、銅錢等。當中以陶瓷器為大宗,數量近萬件,包括青白釉、青釉、白釉、醬黑釉等,分別來自於景德鎮窯、龍泉窯、松溪窯、南安窯、德化窯、閩清義窯、磁灶窯等。
出水的這些瓷器中,青白瓷居多,青瓷次之,醬褐釉最少。青白釉瓷器是宋元時期較為常見的瓷器品種。考古人員根據出水瓷器各方面特徵,並將之與福建、浙江等地的窯場標本進行類比,推斷“華光礁I號”所載瓷器多由南宋中期閩南民窯出品。
其中一件青白釉碗內壁刻有“壬午載潘三郎造”。由於南宋時期的“壬午年”有兩個,分別為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和宋寧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從器物組合和特徵分析,專家認為此青白釉碗上的“壬午”應指前者,潘三郎則是制瓷工匠之名。也就是説,“華光礁I號”應該是在1162年或之後出發的。
“華光礁I號”出水的瓷器多為碗、盤、碟等日常生活用品,且同一種類數量多,包裝成摞,應是成批生産的。比如各類粉盒,出水有上千件,很多不足成人掌心大,小巧精緻,很可能是用來裝胭脂水粉的。
從形制上看,“華光礁I號”可歸為福船一類。福船是古時福建沿海地區所造木帆船的總稱,主要特徵是“上平如衡,下側如刃”。根據華光礁礁盤內只有木質船體下部結構,未見甲板等物,且船載物非常集中等信息,考古人員推斷,該船不太可能是在礁盤內失事,應是在靠近礁盤處航行,被巨浪托起抬入礁盤內淺水珊瑚叢中擱淺,從而造成的船體破碎。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古代海上陶瓷之路,有著深厚的海外影響力。舉個例子,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提到,宋代以前,居住在東南亞一帶的居民,吃飯時“蕉葉以為盤”“葵葉以為碗”;即便在中亞的發達地區,居民也多以木器、金屬器為飲食器具。而從海上絲綢之路輸出的大量中國瓷器,一定程度地改變了這些地區人們的餐具使用習慣。
“華光礁I號”被發掘後,西沙考古調查及以東部為主的環海南島水下考古調查持續開展,載有元青花、清代建築石構件等文物的多艘古沉船相繼被發現。可見保護好水下文化遺産不僅是尊重歷史文化的體現,也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需要。
【文物圖賞】
南宋 青白釉弦紋瓷執壺 “華光礁I號”沉船考古出水
南宋 青白釉菊瓣紋印花粉盒 “華光礁I號”沉船考古出水
南宋 青白釉蓮瓣紋葫蘆瓶 “華光礁I號”沉船考古出水
南澳1號
“南澳1號”沉船遺址是中國首個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水下考古項目,也是廣東省第一個水下文物保護區。尤其難得的是,考古工作者在這艘明代萬曆年間的沉船中發現了400多年前的食物,這在國內外水下考古中尚屬首次。
“南澳I號”沉船遺址位於廣東汕頭南澳海域,距離南澳島最近約2海裏,遺址處水深約26米。沉船被發現于2007年5月,同年6月至7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經潛水調查,確認了沉船位置;2010年至2012年,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廣東省博物館攜手,連續3年對沉船進行了水下考古發掘和保護。
“南澳I號”沉船的發現填補了水下考古的多項空白,對於我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正因如此,“南澳Ⅰ號”水下考古工作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走進沉船】
迄今為止,“南澳Ⅰ號”出水各類文物總數達2.7萬餘件,包括瓷器、陶器、金屬器、木器、石器等,此外還有2.4萬枚銅錢、2.9萬粒珠管串飾,以及果核、塊莖類作物遺存等。其中,瓷器數量最大,品種繁多,以青花瓷器為主,還有一些五彩瓷器,另有少量青釉瓷器。
其貨物裝載體現了“最大可能提高裝載量與保持貨物穩定相結合”的原則。其出水的瓷器主要為明萬曆年間的外銷瓷,來自漳州窯、景德鎮窯,包括盤、碗、罐、杯、碟、蓋盒、蓋缽、瓶、壺等器類。當中如景德鎮民窯産“細瓷”,主要銷往西方市場,漳州窯瓷器則主要用於亞洲貿易。此外,“南澳Ⅰ號”出水瓷器中帶“木”“吾”“大”“玉”“山”“白”字,尤其是有“林宅”字樣的漳州窯瓷器,顯示出可能存在海外華人訂燒瓷器的現象。
值得一説的是,“南澳1號”還出水有核桃、板栗、荔枝、橄欖、大料和不知名的各類果核食品等有機物,甚至清理出尚未完全腐爛的果肉。由於水下動植物有機質文物保存非常困難,這樣的發現實屬罕見,堪稱水下考古帶給世人的一大奇跡。
【文物圖賞】
明萬曆 青花纏枝花卉紋“林宅”蓋缽 “南澳1號”沉船考古出水
明萬曆 五彩描金四開光折枝菊雙魚蓋碗 “南澳1號”沉船考古出水
明 醬釉堆塑雙鳳紋六獅係甕 “南澳1號”沉船考古出水
碗礁1號
站在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的外銷及其相關重要歷史研究的層面來看,“碗礁一號”的考古發掘首次提供了來自海底的寶貴資料。其出水的瓷器代表了清早期中國民窯瓷器的最高水平,同時給研究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提供了第一手實物佐證。
“碗礁1號”沉船遺址位於福州市平潭縣嶼頭鄉北側五州群礁的中心。這條航道上暗礁眾多、海流變化莫測,一些古代商船沉沒於此。由於之前當地漁民在此撈起的瓷碗居多,碗礁由此得名。“碗礁1號”沉船被發現于2005年,同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水下文物考古隊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從出水的大量瓷器推斷,“碗礁一號”的沉沒年代約在清康熙中期。
【走進沉船】
“碗礁1號”是清康熙中期的中型海船,殘長13.5米、殘寬3米、殘高1米。其清理髮掘文物多達1.7萬餘件,據專家分析,連同失散、被盜、被毀的,這艘船上的貨物估計至少應在5萬件以上;其中轉站有可能是廈門或廣州,也有可能是歐洲人在遠東的貿易中轉基地菲律賓的馬尼拉和印尼的巴達維亞。
其出水的1.7萬餘件瓷器産自清康熙年間江西景德鎮,以青花瓷器為主,兼有少量的青花釉裏紅、青花色釉、倣哥釉瓷和五彩器等,主要器型有碗、盤、杯、罐、洗、瓶、將軍罐、花觚、香爐、粉盒、器蓋、筆筒等。這些瓷器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小型的日常生活用瓷,當中眾多的優質品如同史料記載的官窯瓷器般“土坯細膩、質地瑩薄、釉色俱佳”;另一類則是用作裝飾觀賞用的陳列瓷。它們大部分保存狀況良好,是研究清前期陶瓷海外貿易的重要實物資料。
例如清康熙青花雛菊紋菱口盤,是“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的清康熙景德鎮青花瓷代表之一。其盤心繪有五朵卷葉纏枝菊,內外壁繪有十六朵雛菊紋,別具異域情調。像這種在器物面上畫花瓣型,花瓣裏面又繪製各種紋樣,就好像在開著窗戶(即“開光”)一樣的瓷器,歐洲人將其命名為“克拉克”瓷。
還有清康熙景德鎮窯黃釉青花蓮花蕉葉紋瓷葫蘆瓶,這種樣式除“碗礁1號”有發現外,荷蘭國立博物館以及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均有收藏,可見葫蘆瓶在當時的歐洲非常受歡迎。另一件青花開光人物紋高足蓋杯則按照歐洲習慣加有蓋子,在傳播中華文化傳統的同時又創意十足。
【文物圖賞】
清康熙 黃釉青花蓮花蕉葉紋瓷葫蘆瓶 “碗礁1號”沉船考古出水
清康熙 青花雛菊紋菱口盤 “碗礁1號”沉船考古出水
清康熙 青花開光人物紋高足蓋杯 “碗礁1號”沉船考古出水
總監製:張筱曼
專題策劃:孫怡、王菁菁、劉迪琛、段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