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礁一號”沉船出水文物——博物館裏的海絲遺珍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07日 12:03
央視網 | 2024年06月07日 12:03
正在加載

2005年6月下旬,一位漁民如往常一樣在福建平潭碗礁附近捕魚。隨著幾件花色精美古樸的瓷器出水,也讓一艘百年前的沉船“浮出水面”。經過考古調查,專家認定這是清康熙年間運送瓷器的船隻。當年7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沉船進行搶救性發掘,並將其命名為“碗礁一號”。

福州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林馨舟提及“碗礁一號”如數家珍。洗盡鉛華,如今這批海絲遺珍中的精品主要收藏展示于福州市博物館,靜靜詮釋著海絲文脈中的古今、往來。

林馨舟,福州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

林馨舟,福州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

央博:“碗礁一號”在水下考古界大名鼎鼎,其出水文物在學界廣受關注,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林馨舟:“碗礁一號”沉船遺址位於福州平潭海域。2005年,該沉船遺址經考古發掘,共出水17000余件船貨,連同失散的、被盜的、被毀的,沉船承載的瓷器總量應當是在4萬件以上。

出水的瓷器為清康熙中期的景德鎮民窯瓷器,其中大部分是青花瓷,還有少量五彩器、單色釉器,也不乏青花釉裏紅器,可以説是一座難得的水下瓷器寶庫。這些出水瓷器質量上乘、胎質堅硬、釉色瑩潤、器型多樣、紋飾豐富,代表了清早期中國民窯瓷器的最高水平,而且帶有鮮明的異域特色,其中還有一些明顯是定制化燒造的,體現了中西審美的融合。整體來説,具有相當高的歷史、科學、文化和藝術價值,是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發展的重要見證。

“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散佈在船體表面及周圍,大部分較完整地遺留在沉船艙內,有的還排列整齊,保持著沉沒前的狀態(圖片來源於福州市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散佈在船體表面及周圍,大部分較完整地遺留在沉船艙內,有的還排列整齊,保持著沉沒前的狀態(圖片來源於福州市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自古以來,生活在這裡的閩越人就具有“以舟為車”“以海為田”的深厚海洋傳統。因此,福州市博物館在講述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故事的過程中,肯定要從整個的歷史脈絡中去尋找海絲的一種印記——如何體現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樞紐這一地位呢?“碗礁一號”考古發掘的實物便是重要的佐證。

早在漢代,福州的海絲之路就已萌芽。三國時期,福州就成為了南方的造船基地。盛唐以後,福州與廣州、揚州並列為唐代三大貿易港口。一直到宋元時期,福州港已經形成了“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繁華景象。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便是從福州長樂太平港開洋遠航的。1684年,清康熙朝開放海禁,福州港的海外貿易又進入了新的繁盛期,“碗礁一號”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滿載著精美瓷器出海遠航。因此,這批瓷器的發現,不僅僅是對福州在地文物的有力補充,更重要的是佐證了福州作為海上貿易重要港口集散地和轉運港的歷史地位。

央博:如此重要的海絲遺珍,數量如此之巨,在後續的展覽展示方面必然帶來一定的難度,對此,福州市博物館是如何研究、梳理、利用、展示這些文物的呢?

林馨舟:“碗礁一號”出水文物,除800件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之外,剩下的16000多件都存放于福州市博物館,由我館與福州市考古隊進行共同研究。

步入福州市博物館的展廳,青花瓷與藍色大海的背景巧妙呼應,大氣、震撼又令人賞心悅目。

步入福州市博物館的展廳,青花瓷與藍色大海的背景巧妙呼應,大氣、震撼又令人賞心悅目。

出水瓷器在海底浸泡了300多年,“脫鹽”是非常重要的保護措施,這麼多的出水瓷器,處理過程還是比較漫長的。當文物移交到福州市博物館後,在對其進行保護處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瓷器雖然在深水下沉睡了百年,但經過清洗、脫鹽等處理後,仍舊光亮如新,仿佛我們看到的就是300多年前這批瓷器外銷時的樣子。

經過研究認定,17000件文物皆為清代康熙年間的景德鎮民窯瓷器,更為難得的是,品種繁多的幾萬件文物,居然都出自同一個窯口,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艘只承載一個窯口産品的沉船。

鋻於此,我們福州市博物館結合在地文化特性,以“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産”為側重點,對“碗礁一號”文物進行了梳理與展示,推出了特色專題展覽。如“海絲門戶 有福之州——福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專題展”、“至寶通洋外——‘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海絲遺珍——‘碗礁一號’沉船出水文物展”等等。

雖然都是展示“碗礁一號”文物,但每一個展覽我們都力求從不同的角度去深挖、解讀。其中,“海絲遺珍——‘碗礁一號’沉船出水文物展”自2012年便開啟了巡展之旅,巡展城市既有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城市,也有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通道上的城市,還有茶馬古道上的城市。展覽全面立體地展示了沉船考古發現過程,同時展示了出水文物中青花瓷、青花釉裏紅、單色釉、五彩瓷等精品瓷器,還展現了海絲航路、外銷瓷等文化脈絡,既展現了清康熙景德鎮瓷器的精湛工藝和藝術風采,更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恢弘氣象。該展覽目前已先後在全國30余家博物館展出,取得了良好交流成果和社會效益。

福州市博物館“碗礁一號”的巡展讓更多觀眾感受到了海絲之路的浩瀚與神秘,頗受好評。圖為“碗礁一號”文物走進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辦展。

福州市博物館“碗礁一號”的巡展讓更多觀眾領略到了海絲之路的浩瀚與神秘,頗受好評。圖為“碗礁一號”文物走進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辦展。

央博:據了解,福州市博物館一直致力於數字化、公共教育等創新型的方式對公眾進行傳播普及,對於“碗礁一號”文物是如何實踐的呢?後續還有哪些規劃?

林馨舟:此前被很多觀眾認可的,就是“碗礁一號”的沉浸式數字化體驗。我們將沉船打撈的過程製作成了一個數字化展示,並且運用到了館內相關專題展中。我發現在參觀過程中,“碗礁1號”出水瓷器的精美,給很多遊客特別是青少年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沉船打撈的互動式體驗也受到了觀眾的普遍喜愛。為了體現水下考古發掘的不易,我們在館內搭建了一個虛擬場景,通過VR等設備,觀眾可以扮演水下考古隊員的角色,克服洋流、視野等種種挑戰,沉浸式體驗沉船瓷器的打撈出水過程,這個項目非常吸引觀眾,他們認為,來到福州市博物館的展廳,不但看了展覽,還能感受到水下考古發掘工作的艱辛,很有意義。

被“碗礁一號”出水的精美瓷器而吸引的孩子們。可見對藝術與美的追求,並不受年齡限制(圖片來源於福州市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被“碗礁一號”出水的精美瓷器而吸引的孩子們。可見對藝術與美的追求,並不受年齡限制(圖片來源於福州市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此外,針對“碗礁一號”館藏,目前我館正在優化完善數字化採集等基礎工作,文物信息數字化也是為後續展覽數字化打好基礎。截止到現在,我館已經擁有了100余件“碗礁一號”出水瓷器三維模型,在此基礎上,後續我們還將利用激光掃描、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手段拓展文物在三維模型的採集數量,不斷地提高採集精度,覆蓋更多的器型乃至文物殘片,力求打造“碗礁一號”文物數據庫。

在我看來,博物館是開放的、多元的,因此後續這個文物數據庫必然採取“共享”方式,打造一個兼具研究性、普及性的永不落幕的展覽。同時,我們還準備推動瓷器知識圖譜的數字化建設,構建“碗礁一號”數字知識圖譜,充分發揮其背後的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通過知識譜係化的關聯,將清康熙時期的內政、外交、海事、貿易、文化交流以及福州通商口岸的歷史定位等等相關知識進行展開,見微知著,為實體展覽提供知識層面的更加深層次的綜合性體驗。

福州的城市底蘊也為博物館帶來更多延伸的可能性,數字化手段則成為重要的實踐支撐。後續我們計劃“走出去”,不局限于博物館空間,而是拓展到文化街區、地鐵、車站等公共空間中,通過數字化載體將館藏的精美文物進行單體化的數字化展示。我們還將以“海絲文化”為主線,將“碗礁一號”文物等帶入校園、社區,通過與更多公共教育資源場景結合,實現博物館教育的深度化發展。

特別是現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們也計劃適當引進市場機制,推廣非學歷教育研學等創新模式,形成體制與市場的雙軌運行,從而滿足多元化、定制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還將打造“碗礁一號”系列文創IP,將觀眾喜聞樂見的葫蘆瓶、雛菊紋等元素融入到文創設計當中,進一步滿足參觀者的需求,展現福州海絲文化的獨特魅力。


總監製:張筱曼

專題策劃:孫怡、王菁菁、劉迪琛、段旭琪

撰稿:孫怡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