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現文明·尋龍記:生龍活虎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2月03日 23:46
央視網 | 2024年02月03日 23:46
正在加載

國寶知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獻聲解讀,聆聽國寶背後的文明故事。

“龍之為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

龍是遊刃有餘的好心態。

龍能聚合祥雲而來,也能瞬間散去;它能潛伏也能顯現,能顯軟弱也能顯強壯,能變得微小也能彰顯龐大。

龍在中華文明中既是一種神秘的信仰象徵物,又是一種文化符號,貫穿于歷史、文學、藝術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神隱多變、遊刃有餘……龍,既可以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徵,也可以是餘音繞梁的喜樂所在。

燈影

正如“俗”不等於“俗氣”,走進大眾娛樂視野並不意味著龍在“自降身段”,文物能助我們一窺端倪。

清  “飛龍戲蓮花寶鼎”皮影 圖片來自《龍耀水立方 喜樂過龍年》展覽

清  “飛龍戲蓮花寶鼎”皮影 圖片來自《龍耀水立方 喜樂過龍年》展覽

譬如這件清代“飛龍戲蓮花寶鼎”皮影,由整張優質驢皮刻畫而成,37厘米×67厘米的大尺寸,殊為難得。它所描繪的是龍在水浪驚濤與山石竹林之間蜿蜒穿行,其間雜有蓮花、蓮籽、兵書和丹爐寶鼎;豐滿的畫面加上豐富的內容,渲染出一片威嚴幻妙的意境:聖潔而通俗,高遠又空靈。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中國皮影戲,身兼“世界最早動畫”“電影之祖”等美譽。作為中國人眼中的瑞獸、神獸,龍化身為皮影戲中的主角理所當然。它通常會被塑造得威武霸氣,上天入海、無所不能。而無論戲臺是富貴華麗還是平民草根,在皮影藝人手中,龍的每一次互動、每一種風姿,都在為看客打開遐想聯翩的大門。

白駒過隙。如今,這件已然成為文物的皮影,更多是以靜謐優雅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但也並不妨礙我們對昔日的遙想——看,臺上燈影綽約、熱火朝天,充滿神秘力量的龍穿行而來、呼嘯而去,它舞動的驚濤水浪,寓意“平正在,歪斜去”,正本清源,美好即將發生。

台下聚精會神的觀眾,顯然已被有趣的劇情、獨特的唱腔所深深吸引。看的是戲,品的是情,開懷之間,最簡單的快樂也最純粹。

儀式感

再來看一件明代凹眼龍頭面具。誰説古人就不會有“假面舞會”?只不過他們的講究,很可能比現在我們想像得更加“高級”。尤其當有了龍的出現,意味著這場眾樂的“邀約”對象直指天地,“天人合一”,這是專屬中國人的儀式感與浪漫情懷。

明  凹眼龍頭面具 圖片來自《龍耀水立方 喜樂過龍年》展覽

明  凹眼龍頭面具 圖片來自《龍耀水立方 喜樂過龍年》展覽

凹眼面具大多用於祭祀舞蹈表演。所謂凹眼,即在面具眼睛的部位挖洞掏空,以便讓表演者更好地看清前方環境。這件明代凹眼龍頭面具係木質結構,巨大、堅實、沉重,但手握卻又有著恰到好處的平穩感。它的應用場合是盛大儀禮或應景節日中舞落地龍。使用時,龍頭舞者雙手握此面具時進時退、忽高忽低,前衝、回首,與龍身龍尾的舞者搭檔配合向前,甚是生動活潑。

多變

在漫長的文化傳承發展中,龍成為中國人的集體標簽,也成為公認的吉祥之物。於是,木雕、繪畫、面具、皮影、刺繡等藝術品都成了龍的“載體”,抒發著人們對美好生活質樸的追求。

大快也好,暢意、竊喜也罷,娛樂本就是種態度精神;物的留存,使過往與記憶重新染上色彩……於是我們看到,祥龍安在,歡笑依然,生龍活虎,就如煙火氣裏開懷著的你我。


物現文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放眼文物、非遺、民俗等在內的大文化,特別是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書法、繪畫藝術等優秀門類,策劃推出數字化融媒體內容産品:《物現文明》。以文物敘事借書法暢懷,承華夏之文脈,識文物,習漢字,盡現文明之光!

主辦單位: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支持單位: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總顧問:連   輯、單霽翔、蘇士澍、王   巍

總策劃:張筱曼、一   言

片名題寫:蘇士澍

特邀配音:任志宏

執行策劃:孫   怡、王菁菁

責任編輯:鄧莫南、彭   鋒、韓   丹

撰       稿:孫    怡、王菁菁

策劃編輯:劉迪琛、段旭琪

排版編輯:劉夢迪、張金夢、李唯嘉、尹藝珊、李天琪、王   軒

美術設計:劉    鑫、張縈允

視頻合作:動畫道長

編輯:張金夢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