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現文明·尋龍記:魚躍龍門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2月03日 23:47
央視網 | 2024年02月03日 23:47
正在加載

國寶知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獻聲解讀,聆聽國寶背後的文明故事。

“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龍是不設限的行動力。

鯉魚縱身一躍,只要越過龍門,便能化身真龍。“魚躍龍門”的傳説人人都聽過。小小鯉魚逆流而上,騰身而起,躍出“舒適區”,終於完成“質變”,這樣的故事也成為激勵人們逆流前進,奮發向上的勵志榜樣。

那麼,為何要變化為龍?為什麼化龍的一定是魚?

變化 

清 康熙款青花魚龍變化圖板沿盤 廣東省博物館藏

清 康熙款青花魚龍變化圖板沿盤 廣東省博物館藏

廣東省博物館內,一件清康熙款青花魚龍變化圖板沿盤,盤內乾坤便是這魚龍變化——洶湧波濤中,恰是鯉魚剛躍過龍門之後的情景。這種所謂“魚化龍”圖,含有吉運高升之意,在康熙一朝的瓷器中尤為常見。

就制瓷工藝而言,“魚化龍”是較難繪製的畫面之一。勇躍龍門之魚需要有在波濤逆流中堅定不屈、蓄勢待發的氣勢。化龍時又需要展現出脫胎換骨、身負金鱗鋼須騰空而起、撥開雲霧見青天的喜悅和威嚴。這種精神要在瓷器歷火之前,被精準地詮釋于素胎之上,歷火後精神不散,確實需要上乘的功夫。

龍&魚

民國 紅斜紋布繡魚化龍紋桌圍 湖南博物院藏

民國 紅斜紋布繡魚化龍紋桌圍 湖南博物院藏

湖南博物院所藏的民國紅斜紋布繡魚化龍紋桌圍,同樣描繪了波濤之中,鯉魚躍動,蒼龍騰空,色彩卻更為濃烈,畫面更多幾分生命力。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龍、水、魚三者皆象徵生命力和變遷,其中龍更是具有神秘力量的祥瑞象徵。龍與魚之結合,豐富了此桌圍之吉祥寓意。

“魚化龍”是傳統吉祥紋樣。《孔子家語》記載:“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而字伯魚。”《説苑》中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長安謠》説的“東海大魚化為龍”,均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係。

行動力

“魚化龍”這一傳説,頗為喜聞樂見,其中尤以“鯉魚躍龍門”的民間傳説最為膾炙人口,古代讀書人稱高中狀元為“鯉魚跳龍門”。

其實,在“鯉魚跳龍門”衍變成吉祥圖案之前,“龍魚互變”的圖案早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壺中就出現了,後來又出現在商代的玉器中,至於青銅鏡、石刻、木雕、刺繡等載體上就出現得更加頻繁,明清時期,“魚化龍”紋飾又頻頻出現在瓷器上。

據《辛氏三秦記》記載:“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當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北夢瑣言》中也提及:“魚將化龍,雷為燒尾。”意為龍門地段水流洶湧,鯉魚若想上遊,唯有逆流奮進。當鯉魚成功越過龍門,天降雲雨相隨,雷電燃去其尾,鯉魚因而化身為龍。

“魚化龍”不僅是吉祥紋樣,更是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實現成龍的蛻變絕非易事。但龍為絕不會受限于淺灘,只要遭遇適宜的“風雨”,必能遨遊九天,宏圖大展。


物現文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放眼文物、非遺、民俗等在內的大文化,特別是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書法、繪畫藝術等優秀門類,策劃推出數字化融媒體內容産品:《物現文明》。以文物敘事借書法暢懷,承華夏之文脈,識文物,習漢字,盡現文明之光!

主辦單位: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支持單位: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總顧問:連   輯、單霽翔、蘇士澍、王   巍

總策劃:張筱曼、一   言

片名題寫:蘇士澍

特邀配音:任志宏

執行策劃:孫   怡、王菁菁

責任編輯:鄧莫南、彭   鋒、韓   丹

撰       稿:孫    怡、王菁菁

策劃編輯:劉迪琛、段旭琪

排版編輯:劉夢迪、張金夢、李唯嘉、尹藝珊、李天琪、王   軒

美術設計:劉    鑫、張縈允

視頻合作:動畫道長

編輯:王軒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