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連輯:莫高窟裏的大唐盛世

來源: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4月07日 10:25
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4月07日 10:25
正在加載

■特邀藝評人:連輯(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原主任)

“世界四大文明交匯之地”

敦煌學是一門國際顯學。因為莫高窟有長達十一個世紀不曾斷代的文化遺存,特別是1900年在第十七窟發現的5萬多件各類文獻,大部分陸續被俄國的奧登堡、英國的斯坦因和法國的伯希和等掠獲出國,客觀上成為敦煌學術國際化研究的發端。

敦煌學研究的對象首先是莫高窟。但它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是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所以我們的學術視野,既要看“窟內敦煌”,更要看“窟外敦煌”。這樣我們對敦煌、對莫高窟,才能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説敦煌莫高窟,還要從絲綢之路説起。絲綢之路興于漢,盛于唐,衰于宋。漢武帝鑿通西域,設河西四郡,敦煌處於東西方往來的交匯點,地理位置特殊。

隋唐更加重視經略西域,特別是唐朝的貞觀、開元盛世,有效地治理西域,河西走廊獲得持久的繁榮。敦煌的文化繁榮尤盛。

宋朝偏安一隅,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絲綢之路的交流功能式微,及至明清海上貿易興起,絲綢之路幾乎廢棄。

在約7000公里的絲綢之路上,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因為其地理管廊的特殊性,成為絲綢之路史的全息性地段。敦煌又因為其作為南、中、北三條路線的交匯點,成為河西走廊的全息性焦點。因此,季羨林先生稱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匯之地。這也是二十世紀初英法俄日等學者頻繁出入敦煌考古,能得到巨量文物的原因。

敦煌在絲綢之路上的特殊位置

敦煌之盛的歷史邏輯

唐朝之盛成就了絲綢之路之盛;絲綢之路之盛成就了敦煌之盛。   

隋朝重整河山,奠定了大唐開國的基礎。第一,統一了紛亂三百多年曆史的中國。第二,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國家治理體系。第三,確立了科舉制度。第四,鑿通大運河。第五,胡漢融治。六,經略西域。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河西,西域27國家前來朝覲,史稱萬國博覽會。一些小國給隋朝獻上數千里土地,隋朝的疆域向西域縱深擴展。這些都成為唐朝啟新的良好根基。

盛唐從貞觀之治到開元之治(公元627-741),兩大盛世成就了大唐的百年輝煌。這是河西走廊和敦煌相對穩定繁榮的國家基礎。大唐盛世:1、政治上民主清明。2、管理上分權約制。3、法律上輕刑訂律。4、用人上不拘一格。5、經濟上入畝添丁。6、文化上兼容並蓄。7、民族上平等相融。8、軍事上寓兵於民。9、國土上宏疆闊域。10、外交上睦鄰修好。

大唐盛世確保了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繁榮。河西走廊的繁榮確保了敦煌莫高窟十個世紀不斷代的文化積累。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中,超過十個世紀不斷代的項目只有兩處,一處是意大利威尼斯水城,一處就是敦煌莫高窟。而敦煌莫高窟文化承前啟後、發育最好的階段就是在唐朝!

敦煌莫高窟藝術的大唐氣象

莫高窟現存492窟,唐窟就達228窟,加上隋70窟,約佔現存洞窟的五分之三。唐窟的時代特點鮮明。在雕塑上,出現大量群雕、圓雕、大雕、寫實雕等。在壁畫上,出現大量講經説法、佛俗交流互動的經變畫。唐壁畫在題材上日趨世俗化,生活化。比如耕種、婚嫁、行孝、喪葬、撫琴、對弈,鍛鐵、肆肉、商旅、官巡、兵演、城廓、樓宇、山水、雜耍、歌舞、音樂以及繁複精緻的藻井圖案等等,所有這些都直接反映出莫高窟藝術的繁榮。這種藝術繁榮,本質上反映出大唐盛世佛凡一窟、官民和處、雅俗共賞,大氣、包容、和平、富足的強國氣象。

敦煌壁畫的審美價值取向不能被忽視。在長達一千多年的多變歲月,不論朝代如何更迭,敦煌壁畫的審美價值取向卻千古不變,驚人地一致。這就是主題積極,內容健康,情緒正面,色調和暖。河西走廊的歷史上不是沒有殺伐,不是沒有血腥,不是沒有饑饉,不是沒有災難,不是沒有蠻荒,但是敦煌壁畫在選題上把這些情緒負面的東西幾乎都過濾掉了,凡入畫的幾乎都是崇高、樂觀、向上、揚善,可教化於人的正能量。這和西方古典繪畫中習慣於描寫戰爭、流血、恐懼、痛苦、死亡和大量負面情緒的藝術表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唐朝的強大是當時世界所公認的。由於唐朝顯赫的國際影響,域外把中國人稱作“唐人”。何者為唐人,莫高窟的唐代雕塑壁畫提供了形象的佐證。

唐窟造像和人物壁畫擺脫了北魏時期犍陀羅藝術的影響,人物形像完全漢化。人物造型、神態、服飾的精細刻畫,背景環境的精心交代,藻井圖案的精美設計,充分反映出唐人的精緻文化氣質。莫高窟宏偉的大佛造像,安祥的人物壁畫,豐富的生活百態,熱烈的藝術氣氛等,立體地塑造出“唐人”豁達、開放、豐腴、樂觀、自信、淡定的整體形像。這種“唐人”形像在本質上反映出大唐盛世的民族精神和國家面貌。

小結:

一、盛世之盛是國事之盛。唐朝的國家興盛,不是盛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而是國家大事皆有所成。

二、西域興衰見證國力興衰。國力強則西域興,國力弱則西域衰。西域興衰是國家強弱的晴雨錶。

三、觀注世界歷史的東方觀。英國歷史學家比得.弗蘭科潘在《絲綢之路》一書中提出了世界歷史的東方觀。這為我們學習世界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有助於我們有比較地了解研究絲綢之路。

四、“一帶一路”具有劃時代意義。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面向世界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核心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現在已經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主脈絡,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今國際社會的共識。這種發展大勢必將重振絲綢之路。東西匯萃的敦煌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獨特作用會得到充分發揮。

編輯:彭鋒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