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崇龍尚玉——紅山文化”的十件核心文物!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4月07日 16:35
央視網 | 2024年04月07日 16:35
正在加載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最知名的考古學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地位。

其中,遼寧朝陽牛河梁遺址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紅山文化祭祀遺址,發現了具有禮制雛形的“壇、廟、冢”建築群和獨具特色的玉器、陶器,以豐富確鑿的考古資料證明,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已經發展到古國階段,為揭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帶你探索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的十件核心文物!

泥塑人像

泥塑人像,高22.5厘米、寬16.6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泥塑人像,高22.5厘米、寬16.6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女神廟。頭像整體與真人大小相近,其面部輪廓為方圓形,較扁平,顴骨突出;眼角上挑,鼻梁低而短,鼻尖鼻翼較圓,上唇長而薄,嘴角圓而上翹,微露笑意,下頜圓而尖,具有蒙古人種的特徵;雙眼鑲嵌淡青色圓餅狀玉石為睛。

陶熏爐器蓋

陶熏爐器蓋,口徑11.7厘米、高8.4厘米、柄孔徑2.33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陶熏爐器蓋,口徑11.7厘米、高8.4厘米、柄孔徑2.33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一地點女神廟。泥質紅陶,陶質較細,火候甚高,質地堅硬,薄厚均勻;形如倒置的豆,柄呈喇叭狀,蓋的沿腹間起明顯折棱;蓋面有四組長條狀鏤孔,每組5條,間距相等,以中間孔最長。

玉龍鳳佩

玉龍鳳佩,長10.3厘米、寬7.8厘米、厚0.9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龍鳳佩,長10.3厘米、寬7.8厘米、厚0.9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3號墓。整體呈黃綠色,局部有少量黃褐色瑕斑;正面以減地陽紋與較粗的陰線雕出一龍一鳳,均為頭部,雕刻清晰,身體簡化;龍吻部前凸、長舌圓睛,鳳首高冠圓睛,喙部上揚;二者依附交纏,生動傳神,設計極具巧思。

玉人

玉人,通高18.5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人,通高18.5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墓。玉人為立姿,正面半圓雕,頭部方圓,雙眼微合,嘴巴半張,額間凹陷表情呈癡迷狀態。雙臂曲肘,雙手立於胸前,雙腿並足而立,臍下部位凸鼓,似為巫師站立祈禱的形象。

玉鱉

玉鱉,雌鱉:長9.4厘米、寬8.5厘米、厚2厘米;雄鱉:長9厘米、寬7.8厘米、厚1.9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鱉,雌鱉:長9.4厘米、寬8.5厘米、厚2厘米;雄鱉:長9厘米、寬7.8厘米、厚1.9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1號墓。兩件玉鱉分別出土于墓主人左、右手部位(左手部位為雌鱉,右手部位為雄鱉);兩鱉皆呈黃綠色,首部形狀近於三角形,以起地陽紋和短陰線技法雕出目和口;頸部微縮,屈肢,有尾,背稍凸起,平腹。

玉斜口筒形器

玉斜口筒形器,通長13.3厘米、斜口端最寬8.3厘米、壁厚0.5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斜口筒形器,通長13.3厘米、斜口端最寬8.3厘米、壁厚0.5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5號墓。器表為青綠色,整體呈扁圓筒狀。一端作斜口,口大而外敞;一端作平口,開口較小。上下口沿的沿面均磨平,或磨薄似刀刃。接近下口沿的長徑兩側,有由外向內單面鑽出的雙孔,內壁可見掏取內芯時遺留的線切割痕跡。

陶筒形器

陶筒形器,口徑25厘米、底徑29厘米、高40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陶筒形器,口徑25厘米、底徑29厘米、高40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器表施紅陶衣,口微斂,平沿外折,沿面微內凹,尖唇,沿下繪一週單道黑彩。筒腹微鼓,下部略粗,自上而下飾六周雙勾渦紋黑彩,約佔腹身四分之三面積,勾尖相對,紋飾較為規整。底口內收,沿外撇,內口低而外沿高,倒看似子母口。

玉勾雲形器

玉勾雲形器,通長22.5厘米、寬11.4厘米、厚1厘米|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玉勾雲形器,通長22.5厘米、寬11.4厘米、厚1厘米|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2號墓。整體呈黃綠色,器體扁平,上下、左近乎對稱;中部有彎弧狀鏤空,凸顯一勾角;左右兩側各有向外伸出的一對勾角,彎曲不明顯;上下邊緣處有圓弧狀凸起;器體正面琢磨出與形制相應的淺凹槽雲形紋路;背面平整,分佈有四組豎向斜穿的隧孔。

玉豬龍

玉豬龍,淡綠色玉豬龍:通高10.3厘米、寬7.8厘米、厚3.3厘米;白色玉豬龍:通高7.9厘米、寬5.6厘米、厚2.5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玉豬龍,淡綠色玉豬龍:通高10.3厘米、寬7.8厘米、厚3.3厘米;白色玉豬龍:通高7.9厘米、寬5.6厘米、厚2.5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4號墓。兩件玉豬龍向背平置於墓主人胸前,其中一件呈淡綠色,通體精磨,光澤圓潤,龍體捲曲如環,頭部呈獸首形,短立耳較大,兩耳之間從額中到頭頂起短棱脊,目圓而稍鼓,吻部前凸,有鼻孔,口略張開;另一件為白色蛇紋岩質,形制基本相同,體型較小,頭部刻畫的線條甚為粗簡。

陶塔形器

陶塔形器,通高55厘米、上腹徑18厘米、束腰徑15厘米、底徑44.6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陶塔形器,通高55厘米、上腹徑18厘米、束腰徑15厘米、底徑44.6厘米|現藏于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土于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二號冢,是牛河梁遺址唯一可復原的塔形器。泥質紅陶,有紅陶衣;雙口部,口上端殘缺,可見口下起一凸棱;頸部呈橢圓形,腹部較鼓呈覆缽狀,腹下部內收,腹面滿壓窩點紋,再施挂黑彩。

這件塔形器展現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和精湛技藝。

紅山文化不僅傳承了本地區前紅山諸文化和相鄰地區較早文化的因素,而且與同時期的其他考古學文化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是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如滿天星斗般文明火花中耀眼的一束,成為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紅山文化對中華文明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展望未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份源自五千多年前的璀璨星光,都將恒久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我們以更加自信的步伐,探尋並構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基石!

編輯:李唯嘉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