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玄鳥歸來,春耕之始。
春分至,燕歸來,晝夜平分,萬物復蘇,農民忙碌于田間,開啟新一年的農事,耕耘新的希望。
春耕、春播、春管……每一環節皆凝聚著人們的辛勤與汗水,同時也承載著眾人對豐收的渴望與期望。
春分,燕歸,耕忙,一切開始得剛剛好。
國寶知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獻聲解讀,聆聽國寶背後的文明故事。
燕歸
清雍正 粉彩杏林春燕紋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翠竹搖曳,杏枝旁逸,雙燕棲息于杏花間,一派大地回春、春色滿園……用傳統工藝經典來“定格”春意盎然,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清粉彩杏林春燕紋瓶無疑是個中翹楚。瓶上的飛燕、杏花、翠竹,無一不彰顯著春的來臨,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燕子,古稱玄鳥,自古以來都被人們視為吉祥之鳥。其形象俊俏,飛舞輕盈,尾剪春風,與人友善,又常在春暖時節歸來,因此成為象徵春光的吉祥物。
耕作
《説文解字》有雲:“犂也。從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耕的本義指犁田、翻地,泛指從事農業活動,又引申比喻為進行某種活動或致力於某種事業。耕,從古至今都被賦予豐富的精神內核,寓意著勞動人民通過點滴積累,最終實現從無到有的轉變,收穫滿滿果實。
在傳統農耕習俗中,每當燕子回巢,農戶們便深知拿起農具、開啟耕作的良機已至。人們滿懷生機與希望,投身於新一年的農業生産,春種秋收,豐收的喜悅仿佛也已不再遙遠。
興農
又是一年春分至。當拂面而來的風不再寒冷刺骨,花開、燕舞,新一年的春耕大計蓄勢待發,農耕文明的深厚底蘊與旺盛活力將再啟新篇。
春耕,是中國農業生産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祭祀、插秧、播種……田間地頭升起的綠意令人心曠神怡;江南的踏青、北方的耍龍燈等民俗活動,更是為春耕這場大戲增添了喜慶色彩。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作為人類歷史長河的重要物證,農耕文明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奠定了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更展現了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璀璨。
更重要的是,千百年來,在農耕文明的熏陶下,人類學會了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不再單純依賴天候的恩賜,而是積極運用自然資源,進行播種與收穫,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物質遺産,也傳承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科技興農”“智慧興農”為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傳統農耕方式正在悄然生變。但“不負春光不負農”,一句蘊含著深刻生活哲學與人生哲理的“春華秋實”,是亙古不變的規律。
看,春燕飛過田間、掠過樹梢,重回熟悉的檐下安家築巢;新氣象、好年景,一切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