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文明:陶寺的十件核心文物!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1月22日 17:17
央視網 | 2024年01月22日 17:17
正在加載

“沒有哪一個遺址能像陶寺遺址這樣,全面擁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標誌。”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簡稱“央博”數字平臺)再次開啟“尋根之旅”,展開對陶寺遺址的探索!在“最初中國-陶寺遺址”中,有哪些核心文物值得一探究竟呢?

圭表

長171.8厘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圭表是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垂直于地面的標桿叫表,水平放置於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測量影長的標尺叫“圭”。陶寺遺址中期王墓中出土有黑、綠、紅三色相間的髹漆木桿、玉琮、玉戚,有學者推測其是我國已知最早的“圭表”測影儀器,不僅可以確定農時節令,還可以進行大地測量,確定“地中”,表明當時可能已經存在“王者逐中”的意識。

銅齒輪形器

直徑約12厘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青銅器的發明與使用,是人類進入青銅文明時代的標誌。陶寺遺址墓葬中出土的含砷元素的銅齒輪形器,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砷青銅之一。這件銅齒輪形器外徑約11.4厘米,內徑7.8厘米,形如齒輪,外緣有發散狀齒形突起物29個。出土時,它與在墓主手臂上的一件玉璧緊緊疊粘。有學者推測它表現了朔望月輪迴,也有學者認為其為釧飾,即胳膊上的環狀裝飾物。

彩繪蟠龍盤

高7、口徑36.5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數千年來始終有著崇高的地位,至今中華民族仍自稱為龍的傳人。陶寺龍盤中的彩繪蟠龍,身體飽滿而外張,沉穩而強健,威嚴而神秘,是罕見的藝術珍品。6000年前的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已經出現了龍的形象,寓意吉祥,陶寺的龍形象也為後世所傳承。

朱書扁壺

高30.2厘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朱書扁壺出土于陶寺遺址城址內的居住區,上面有紅色顏料書寫的兩個字,字有筆鋒,似為毛筆類器具書寫。其中一個為“文”字,另一個字學界有“堯”“命”“邑”等多種解釋。朱書文字的發現,對於探索中國文字的起源和判定“堯都”具有重要意義。

刻字骨耜(sì)

長16.4、 刃寬3.4、 尾寬4.6、 尾端厚1.4厘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耜是古代一種翻土的工具,是犁的前身。陶寺遺址26號墓北壁壁龕內,放置著一件具有禮器性質的骨耜,刻有耕作農具的象形圖案。有學者認為此圖案為“辰”字,即“農”的本字,它的出現可能將漢字的成熟期至少推進到4000年前。

銅鈴

高5.8、寬8厘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以複合陶範鑄造青銅禮樂器,成為中國青銅文明的標誌性工藝。陶寺銅鈴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複合范銅器。它的出現,説明中原地區在龍山時代可能已掌握了複合範鑄造工藝,為青銅禮器群的問世準備了技術條件。同時也是迄今所見中國歷史上第一件金屬樂器,很可能是後來青銅編鐘的先祖之一。陶寺銅鈴的出現,“標誌著構成中國三代音樂文明重要內涵的‘金石之聲’時代的來臨,可説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玉神面

高3.3、寬 6.4 、 厚0.3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玉神面是一件祭神的禮器,但不見通常的獰厲怪異,造型典雅柔和,神態安詳神秘,玉質晶瑩潤澤,彰顯出墓主人不同尋常的尊貴身份,反映了陶寺遺址與長江中游地區石家河文化的文化交流。

鼉(tuó)鼓

高約1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禮器,是“禮”的物化載體,既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又是區別等級的標誌。陶寺墓葬依照等級高低,隨葬規格不同的成套禮器,並形成一定的規制。大型墓葬中,隨葬品頗為豐富,發現有石磬、土鼓和鼉鼓組成的樂器組合,是“王”的身份象徵,並具備了禮儀樂器的功能,是陶寺禮樂文明的重要代表,開創了三代禮樂制度的先河。

土鼓

高80.4、 口徑25.6、 最大腹徑41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鼓是中國較早出現的傳統樂器之一,除了未能保存下來的木鼓,這是已知鼓類樂器的最早標本,以陶為腔,頂端蒙皮。它出土于陶寺遺址大型墓葬,除了歌舞祭祀的樂器功能之外,還體現著墓主的特殊身份。

特磬

高32、長79、中部最厚5.5、底緣厚1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磬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石質樂器,古人認為其聲清脆悠揚,可以通神達天,因稱“天籟”。這件陶寺遺址出土的特磬是目前發現年代最久遠的石磬,器型碩大、音響清越,是後世編磬的鼻祖。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點遺址,陶寺遺址是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文化、感知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必經之地。

陶寺遺址以其豐碩的考古成果,為我們打開一扇“最初中國”的大門......

來“央博”何以文明島,走進陶寺遺址,探秘更多珍奇文物!

編輯:李天琪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