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鳴:花鳥畫的“變與不變”經歷了什麼?

來源:中國網 | 2019年05月14日 15:22
中國網 | 2019年05月14日 15:22
正在加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萬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萬鳴

西安美院青年教師科研培訓系列講座——《不變之變 中國花鳥畫格法之析》于2019年5月10日上午9:30在西安美術學院1號教學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講座由博士生導師、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劉萬鳴主講。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劉西潔擔任主持人。

劉萬鳴教授首先根據自己多年創作感受闡釋了“變與不變”這一繪畫主題,希望這場講座能夠帶給大家一種新的思考,這就是講座的意義。

劉教授認為中國花鳥畫和西洋古典繪畫的脈絡其實大致相同。雖然繪畫工具和材料不同,但東西方繪畫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只是過程有區別。於是,他從中國花鳥畫的發展脈絡來闡述了繪畫中“變與不變”的繪畫特徵和精神追求。

講座現場

講座現場

歷代花鳥畫創作的“變與不變”

關於中國花鳥畫中技與道的關係,他認為“技”在中國花鳥畫中最重要,作為一個花鳥畫家必須有嚴謹紮實的繪畫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技”,只有 “技”達到一定的高度,作品才可能有大格局、大氣象。他以五代徐熙的《雪竹圖》和黃荃的《寫生珍禽》為例,來闡述古人繪畫技術的高超,那種對生活觀察的細微程度和對物象精準把握,看後讓人感嘆。

宋人繪畫追求寫實,寫實的精神又是寫意,這個“意”上升到哲學範疇。

劉萬鳴教授以崔白的《寒雀圖》與黃荃的《寫生珍禽圖》作品為例比較,詳細闡述了線與物象輪廓在作品中的微妙變化,一個鳥的輪廓線是一筆畫下來,一個則是短線連接而成,可以看出古人對繪畫中的線的認知高度。

線是中國繪畫的生命線。他就李公麟的《五馬圖》作了詳細的解析,對作品中線條的韻律感進行説明,《五馬圖》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寫意智慧。

關於書法和繪畫的關係,他認為唐、五代的繪畫中,書法是自然入畫,有一種自自然然的感受。宋人書法具有一種有意識的書寫,元代繪畫強調以書入畫追求古意。

他同時講解了花鳥畫從宋到元、明、清的變化,認為花鳥畫是最具有時代精神的。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獨特精神,士人繪畫有士人精神、文人繪畫有文人的精神,現代人的繪畫也需要融入現代精神。

宋代蘇東坡和文同的繪畫有士人精神同時又有家國情懷,在文化上體現的是一種正氣。宋人是最會造境的,所以他們的繪畫很少題款,因為畫就有詩境。

同時,劉教授認為知識與文化兩個詞意思是不同的,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文化,是畫家們要長期下功夫做的一件事。他説:“從事花鳥畫創作的青年畫家,在花鳥畫創作過程當中,更需要加強人格的錘煉和氣質的培養。”

再次將話題回到“變與不變”問題上時,他説:我們研究古典繪畫,其實在尋找一種不變的東西,在不變當中求得微妙之變。唐、五代到宋這個“微妙之變”就將花鳥畫向前推進了一步,這一小步就成就了宋代繪畫。宋代繪畫的可貴之處,在於沒有把傳統繪畫徹底推翻,而是完成了對傳統的沿襲。作為一個畫家:第一,要有文學家的修養;第二,對傳統繪畫有深入的研究;第三,要有高超的技術。

中國畫作為國之瑰寶,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表現中國人內心的自信、人格、氣質,把知識轉為文化,就會自覺的融入到了中國人的血液中,中國繪畫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

最後,劉教授告訴同學們,陜西是美術大省,在中國畫的影響上包括對中國美術的未來發展,都佔舉足輕重位置。它不單是西北美術的代表,帶有區域性同時帶有引領性。他叮囑同學們珍惜學習機會,成為優秀的藝術家。

講座之後,劉萬鳴教授和西安美院師生進行了互動,回答了師生們提出的諸多問題和困惑,現場老師同學們獲益匪淺、深受啟發。

作品名稱:《長壽圖一》 紙本設色 劉萬鳴

劉萬鳴作品:《長壽圖一》 紙本設色 45cmx31cm 2019

劉萬鳴 1968年生於河北,1989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1995年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一級美術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指導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與美術作品保存修復藝術委員會委員,上海美術學院客座教授,2012年獲中國青年藝術家提名獎,2014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國家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第三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萬人計劃”,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國家級展館舉辦個展數次,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國家級單位多次收藏,中央電視臺等以專題的方式都對其藝術成就有過詳細的報道。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