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舞分享會丨打開短視頻+應急科普傳播新空間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2月02日 13:41
央視網 | 2024年02月02日 13:4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1月24日,由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合發展中心、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央視網主辦的象舞分享會·“短視頻+應急科普”傳播研討活動在京舉行。

  科學技術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廣聯合會微視頻短片委員會相關領導出席活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合發展中心主任汪文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副召集人兼國家應急廣播中心主任宋莉、央視網副總經理魏驅虎為活動致辭。

  活動以“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為主題,來自應急救援領域的專家、事件親歷者、傳播工作者共赴跨界研討之約,聚焦2023年優秀應急科普短視頻案例,探討如何立足短視頻載體,強化社會應急意識、提升大眾知識儲備,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研討活動現場,總臺融合發展中心發佈“象舞指數”2023年優秀應急科普短視頻榜單TOP10及創作特徵報告。報告顯示,這些優秀作品在選題內容、創播主體、視聽呈現、敘事手法、風格調性等方面均呈現突出的創作特徵。

  從選題內容看,上榜作品全面覆蓋應急科普各類別,民生關注的生活安全選題佔比最高;從創播主體看,國家權威機構和總臺是主力軍,專業機構和媒體為補充,專業大V的個人賬號則成為創播群體中的生力軍;從視聽呈現看,應急救援場景以實拍畫面及動畫等形式呈現,讓應急科普短視頻更具説服力和感染力;從敘事手法看,專業闡述嚴謹客觀,故事演繹新穎有趣,更易被理解、記憶和傳播;從風格調性看,上榜作品具有網感,無論是網言、網語、流行音樂,還是表情包、AI配音,都令應急科普知識更易傳播,作品中鮮明的人設,也會提高辨識度和親切感,為用戶提供情感價值。

  一線工作者親臨現場

  探討短視頻助力應急救援有效路徑

  研討活動中,多位應急救援事件主角親臨現場,結合一線救援與志願服務經歷,分享如何更有效地推動短視頻在應急科普與救援中的應用。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原總工程師、中國國際救援隊原副總隊長曲國勝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原總工程師、中國國際救援隊原副總隊長曲國勝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原總工程師、中國國際救援隊原副總隊長曲國勝詳細介紹了應急救援的相關要點,強調要以短視頻科普提升公眾防災自救能力。他指出,基層組織和災區公眾是災害應對的第一響應人,提升社會公眾應急科普水平,開展災害體驗、應急準備和應對技能實訓,是公眾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升的核心,是減輕人員傷亡的關鍵。

北京市懷柔區京北應急救援協會副理事長、常務副會長石洪

北京市懷柔區京北應急救援協會副理事長、常務副會長石洪

  北京市懷柔區京北應急救援協會副理事長、常務副會長石洪強調,數據的持續推送與信息的即時溝通對於應急救援工作至關重要,希望通過短視頻等媒介,為一線救災工作打通一條不僅針對災民,同時也針對應急救援全産業鏈的信息通道。


北京市應急志願服務總隊宣教支隊指導員, 雷霆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創始人、隊長趙偉

北京市應急志願服務總隊宣教支隊指導員, 雷霆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創始人、隊長趙偉

  北京市應急志願服務總隊宣教支隊指導員,雷霆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創始人、隊長趙偉從親歷的志願服務故事出發,圍繞志願精神的感染力,分享了在工作中的見聞與體悟,表示短視頻是最有效的科普傳播途徑之一。

  創作者分享案例

  探析短視頻賦能應急科普“方法論”

  近年來,一大批優秀應急科普短視頻作品接連上線,彰顯出行業蓬勃的創作力,推動應急科普知識在不同年齡、圈層的觀眾中傳播。活動現場,多位優秀應急科普短視頻創作者分享創作經歷與體會,深入淺出地探析了以短視頻賦能應急科普應用與傳播的方法論。

應急管理大學(籌)教授王威

應急管理大學(籌)教授王威

  應急管理大學(籌)教授王威結合《動火作業案例及相關法律知識》短視頻作品分享了手繪動畫在應急科普作品製作中的獨特優勢。她強調,應急科普工作不僅針對專業人士,也面向普通公眾,通過手繪動畫的形式,可以將複雜的科學知識和法律條文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觀眾,讓公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有限空間》系列作品負責人、 高級編輯朱錦

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有限空間》系列作品負責人、 高級編輯朱錦

  2023年,一系列關於有限空間等概念的科普産品,帶領大眾了解此前相對陌生的應急知識點。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有限空間》系列作品負責人、高級編輯朱錦從創作背景、受眾定位、選題策劃、旁白選用等角度帶來分享。她指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應急科普視頻的創作行列中,但無論從規模還是災害種類細分上都有待完善,應急短視頻依舊是科普短視頻領域的一片藍海,應急科普大有可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外科醫師、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醫路向前》創作者高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外科醫師、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醫路向前》創作者高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外科醫師、《醫路向前》創作者高巍詳細闡述了自己投身醫學科普的初衷與經歷。隨著5G時代的來臨,高巍醫生意識到短視頻形式的科普更為直觀生動,他面向鏡頭將專業內容傳遞給大眾,也帶動更多醫務工作者加入科普工作。他表示,每個人都應掌握應急知識和急救技能,以備不時之需,共同守護健康與平安。

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急急俠》系列作品負責人、編輯孫盛楠

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急急俠》系列作品負責人、編輯孫盛楠

  在應急科普宣傳工作中,動畫是一種形式活潑又貼近大眾的表現方式。防災減災教育節目《急急俠》針對少年兒童,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教會小朋友們應急自救知識,廣受好評。總臺國家應急廣播中心《急急俠》系列作品負責人、編輯孫盛楠圍繞“用得到、看得懂、喜歡看”三個原則分享了創播經驗,她表示,應急科普節目既要準確實用,又要趣味好看,這樣才能讓防災宣傳教育入腦入心。

總臺軍事節目中心頻道編輯部《化險為夷》系列作品負責人  王玉劼

總臺軍事節目中心頻道編輯部《化險為夷》系列作品負責人  王玉劼

  總臺軍事節目中心頻道編輯部《化險為夷》系列作品負責人王玉劼介紹,《化險為夷》旨在引導觀眾樹立公共安全意識,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誤區。為此,節目採用了多種創新手法,包括危機情景引入、實景拍攝+AR虛擬+三維動畫、權威專家解讀等,以接地氣、不説教的呈現方式和碎片化的傳播策略,打造一套全面實用的短視頻版“安全防災手冊”。

國際級運動健將、世界游泳冠軍楊麗娜

國際級運動健將、世界游泳冠軍楊麗娜

  國際級運動健將、世界游泳冠軍楊麗娜與團隊製作的防溺水自救科普短視頻已在全網獲得超過5億播放量。楊麗娜在分享中強調,每個人都有浮力,溺水往往源於恐慌導致的錯誤動作。她通過一段短視頻演示了溺水者的狀態和正確自救方法,並呼籲大家及時對溺水者進行干預,哪怕只有15秒,都有可能挽救一條生命。

  專家學者交流對話

  探究“短視頻+應急科普”傳播指南

  在活動的對話訪談環節,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副教授、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銓與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雷盛廷從短視頻創作與傳播的專業角度出發,立足理論與實踐,探討了如何以短視頻為媒介,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共同預防災害風險。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副教授、 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銓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副教授、 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銓

  馬銓教授認為,在短視頻時代,科普內容創作者需要轉變思路,遵循“在熱點裏找痛點,在痛點裏説觀點”的整體邏輯,創作出更符合大眾需求的科普短視頻,同時不斷創新和完善,提升科普內容的廣度和頻度。

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雷盛廷

上海體育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雷盛廷

  雷盛廷教授指出,短視頻平臺上的信息是流動的,除了把握好內容、製作和風格調性,創作者還需要具備産品思維,通過分類整理、添加標簽等方式,讓短視頻産品更加系統化、有序化,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在總結發言中,以“時空信行”四個字概括應急科普短視頻作品的創作宗旨,引導公眾當應急事件發生時,要抓住黃金時間,判斷所處空間,及時進行信息傳遞,並基於正確的應急方法採取行動。王挺所長指出,應急科普在知識傳播基礎上還應注重方法的傳遞,讓科普作品做到科學、權威、精準、及時、有效、立體。

  本次“短視頻+應急科普”傳播研討活動由象舞指數工作室、光華創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為總臺“象舞指數”評議品牌打造的“象舞分享會”系列活動之一,旨在為機構、科研、媒體等相關力量構建對話窗口,為應急科普校準創作航向、強化傳播效果,推動應急科普內容加快融入公眾生産生活。

  立足於本次活動,“象舞指數”將持續通過相關評議行動與産品促進實踐與理論結合,以評促改、以評助創,助推更多優秀應急科普短視頻作品誕生,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指引中,共同維護好安全的生活環境。

編輯:張哲瀚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象舞分享會丨打開短視頻+應急科普傳播新空間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