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整體性的約束


  由於冷戰結束後自身實力較為鞏固,美國獨霸世界的野心急劇澎脹,甚至可以置聯合國的權威及有關國際準則于不顧。美國主導下的北約對主權國家南斯拉伕悍然動武,足以提醒人們即將到來的新世界絕非一片坦途。
  美國當權者的邏輯仍是強權政治。不是説多極化是個制約嗎?可我是唯一的超級大國,誰也制衡不了。不是説人心嚮往穩定嚮往發展嗎?可我要的是美國統治下的和平,誰不合我的意,我就毫不客氣地打壓限制,直到叫你屈服。
  然而問題並不這麼簡單。科索沃雖小,牽動的卻是巴爾幹地區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地緣局勢,即使最後迫使南斯拉伕就範,巴爾幹地區歷史遺留的民族、宗教矛盾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在更大範圍內以更複雜的形式錶現出來。歷史是不割不斷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就看到了這一點,他強調,科索沃的民族問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北約三年來的調停沒有成功,一場戰爭同樣解決不了問題。這是有遠見的。如果考慮到俄羅斯等國可以出現的民族主義情緒的反彈,美國的簡單化做法就更顯得輕率。
  世紀之交,國際關係正逐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資本、技術在全球擴張以及文化、思想、信息的廣泛傳播,使得國家之間的聯絡顯著增強,國際關係的整體性空前突出。這種整體性既是當前國際關係的一個特點和發展趨勢,也是觀察當今國際問題應有的重要視角。
  國際關係整體性的加強影響深遠。在當前國際關係這個複雜的系統中,大的事變固然重要,但某些微小的變動也可能帶來不忽視的後果。直線和簡單化的思維方法越來越不管用了。東亞金融危機始於泰國,但危機的持久影響和波及範圍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這正是整個國際經濟體系存在缺陷的必然反應。這次科索沃危機,美國可能認為動武理所當然,迫使南聯盟屈服也不在話下,但從危機的演變及世界各國的反應來看,無疑已引起了一場全球性的政治動蕩,其後果絕非美國當初所設想的那樣。
  國際關係的整體性不是各國政治經濟關係的簡單相加,它有著自身的邏輯,任何國家都必須在世界的整體中確定自己的位置,世界領導者的地位將會淡化。英國在19世紀,美國在20世紀,都曾長期佔有世界生産總值的很大比重,雄厚的經濟實力構成了這兩個國有各自充當世界霸主的基礎,而未來很難再次出現實力如此集中的情況。關於大國走向,僅僅看到過去一段時間裏一些國家的興衰是不夠的,美國的經濟能總是如日中天嗎?東亞會永遠受金融危機的困擾嗎?俄羅斯將一定不可避免地落伍為二三流國家嗎?也許不用幾年,力量對比就會發生變化,美國的咄咄逼人之勢就會嚴重受挫。
  美當權者確實應將目光放長遠一些,未來21世紀,任何國家都要學會同世界的整體打交道,美國也不例外,否則必受到國際關係整體性的約束甚至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