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劉傳葵:成熟的基金服務已為期不遠
——“基金老人”長信基金管理公司研究總監劉傳葵元年回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0日 15:44)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12月初,我出差來京,坐在‘的士’上和司機閒聊,無意中涉及到了基金的話題,那位司機不僅已知道現在基金銷售的大體情況,還知道區分封閉式、開放式,我當時很有點吃驚啊。”劉傳葵感慨地對記者説。

  “國內的投資者間接乃至直接享受到海外成熟市場式的基金服務已經為期不遠,”撫今追昔,劉傳葵感慨萬千,“有幸的是,從我開始接觸基金這個事物,並從‘老基金’開始介入基金職業生涯,到現在又剛剛重返‘新基金’行列,見證與親身經歷了國內基金市場的十年發展歷史。”

  入門

  回首當年,從1992年開始接觸基金知識的劉傳葵介紹説,當時封閉式基金在深滬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和市場對基金認識的偏差,基金“溢價交易”的盛行,使得投資者沒有特別關注基金本身的運作情況。從管理主體上看,當時只有少數基金由專門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本上是一家管理主體管理一隻基金;從基金治理結構看,有的甚至還缺乏基金託管人。

  就“老基金”的癥結,劉傳葵以為有三點不容忽視。一是“老基金”投資的多元化。當時,同一基金不僅股票投,房地産等項目也投,基金特色不僅不明,估值也受影響。二是基金管理公司與其所管理的基金利益上存在嚴重衝突。三是基金投資組合信息披露很粗糙。只是半年在中報和年報中公佈一個簡單的組合情況,並沒有主要持倉股票名稱,甚至在股票中也不註明是流通股還是法人股,信息披露不夠完整、充分、及時。

  轉行

  “新基金”開始實踐前夕,也就是在《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以前,劉傳葵離開了基金行業轉入到證券公司工作。

  據了解,1997年11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頒布之後短短的4年多時間裏,我國基金業呈明顯的加速發展態勢。在剛開始試點的1998年,只有5隻基金,凈值107.4億元。到了2002年,基金規模擴張則創出歷史新高:發行了6隻封閉式基金和14隻開放式基金,新增規模達570億元,相當於前四年平均發展速度的2.5倍。對比昨天,劉傳葵説,目前的中國基金業可謂年年是“基金年”。

  針對國內不少觀點對開放式基金“贖回”的過分擔憂,劉傳葵提出在加入世貿組織背景下“不發展開放式基金是中國基金業的最大風險”的觀點,大力支持開放式基金在我國的實踐。

  2001年7月,《中國私募基金報告》引起了市場乃至社會對目前私募基金問題的極大關注。對此,劉傳葵主要持兩個觀點。

  一方面,私募基金的出現首先是符合民眾財富增長的宏觀經濟背景,符合民眾財富尋找增值途徑的要求。通過私募基金形式把社會中産以上階層資金聚集起來,有利於提高這些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私募基金的出現是中國基金市場上的一次思想革命。其比公募基金的中小投資者資金的産權特點更加突出,有利於塑造社會産權意識,有助於資金的增值衝動。第三,將對現有基金經理人的準壟斷格局形成強烈衝擊,構建中國基金市場的競爭格局。

  另一方面,劉傳葵也認為當前的國內“私募基金”還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私募基金”,需要為“私募基金”正名,統計口徑也有待商榷。他提出了“資金的代理與集合是判斷私募基金數量的兩個標準”的觀點,並提出政策風險、市場風險、到期無法兌現的風險、道德風險、運行制度設計風險和國有資産流失通道風險是當前所謂“私募基金”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對當前的“私募基金”規範化運行表示憂慮。

  重返

  作為最早從事基金研究的劉傳葵,認為當前的基金探究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從理論研究、市場研究等各個角度對基金展開了全方位的研究。

  劉傳葵説,“新基金”呈現了單個基金規模大,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多只基金的特點,職業的基金經理人也在形成之中。雖然説目前的基金産品似乎還沒有得到市場的很大認同,但創新已經顯現,並且開放式基金本身就是極大的制度創新;債券基金的出現也一改基金局限于股市投資,而平衡型、成長型、收益型等品種的出現,至少説明基金管理公司已經重視基金的差異化競爭。在信息披露方面,基金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媒體的有力監督其實也反映出這個市場在逐步走向成熟。

  “當前國內基金實踐的繁榮對於我重新回歸一個更加注重誠信、更加規範的基金業也産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劉傳葵説,2002年春,他離開工作了4年多的證券行業,進入了新籌建的新基金管理公司中的長信基金管理公司,延續在證券公司的研究管理,被安排到研究總監的崗位。

  劉傳葵説,基金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進了基金行業就像穿了必須不斷跳舞的“紅舞鞋”。他的理解是,首先應該是誠信,其次才是業績。作為其中的從業人員,做研究應該儘量力求公正,進行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研究,做實踐也應該秉承這種作風,長期做出職業價值來。

  展望

  “國內的投資者間接乃至直接享受到海外成熟市場式的基金服務已經為期不遠,”談到加入世貿組織,劉傳葵很樂觀,“目前,中外合資的國安基金管理公司、華寶興業基金管理公司已經獲准籌建,還有多家也在積極申報之中”。

  2002年6月1日,中國基金管理市場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背景下打開了開放之門,是日,《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發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是劉傳葵對目前基金業發展的總結歸納。他説,加入WTO後,我國的投資基金業將面臨海外成熟的同行的挑戰與競爭。

  劉傳葵認為,目前中國基金市場的發展分兩條主線進行,一條是“好人舉手”制度將使越來越多的國內機構進入基金管理市場;而另一條以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為主線展開。中國基金市場的“蛋糕”將在競爭下做大。

  對老百姓在股市出現大波動情況下是否繼續認同基金和是否影響基金健康發展的問題,劉傳葵説,隨著開放式基金的越來越多地推出與營銷的展開,基金正經歷一次全民性的認識熱潮,不管大眾百姓買了基金沒有,畢竟大家對這個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與進一步的認識,其實這就是今後基金市場發展的客戶源泉,只是這個源泉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還有一個“時滯”,微觀角度上,未來的基金市場發展應該是不錯的。

  從宏觀上講,我國的金融結構發生變化是必然的,股票市場的出現就是直接金融的逐步成長,劉傳葵認為,基金也一樣,社會乃至私人資産的專業化管理一定是大勢所趨,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都將走向專業化管理軌道,中國基金市場還面臨許多發展機遇。《證券投資基金法》出臺也在進入倒計時,一個更加法制化、規範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中國基金市場必將到來。(記者 單繼林)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基金為何由封閉轉向開放(2002/12/10/ 07:02)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繼續支持印尼經濟調整計劃(2002/12/07/ 23:04)
  • 證監會發言人就基金管理公司設立答記者問(2002/12/06/ 15:15)
  • 某基金管理人:幹這行不進監獄也得成神經病(2002/12/06/ 13:30)
  • “私募基金”何去何從 基金立法的幕後故事(2002/12/05/ 11:40)
  • 基金高速擴容後遭遇尷尬 今年可能無一分紅 (2002/11/27/ 15:36)
  • 社保基金管理人將確定 費率可能低於1.5%(2002/11/21/ 09:07)
  • 中國基金費率並不高 短期內難有明顯下降(2002/11/19/ 14:26)
  • 基金總數達71隻,總額達1330億(2002/11/14/ 09:31)
  • 教你理財:何時買入指數型基金 (2002/11/07/ 10:10)
  • 透明度高流動性好 指數型基金好處多 (2002/11/05/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