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許多住宅小區銷售困難 節能建築為何推廣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08日 10:05 來源: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人民日報消息:4月下旬,記者對濟南東部、南部的許多樓盤進行了考察,發現“落地窗”、“飄窗”、“超大採光”等種種不節能的建築設計仍是主打宣傳語,“節能”二字卻鮮被提及。即使是採用節能設計的樓盤,也不把“節能”作為賣點。“沒辦法,節能成不了賣點,購房者不認。”不少售樓人員這樣感嘆。

  許多節能住宅小區銷售困難。4月22日下午,記者在濟南山大路附近一個節能示範小區售樓部看到,這個2003年開盤的節能小區,至今尚有部分房子未銷售出去,而周圍的普通樓盤連二期都已收盤。“這種節能住宅價格要比普通住宅貴一些,一套中等面積的住宅要貴近4萬元,對普通消費者來説不是個小數目。”工作人員解釋説。

  一套100平方米的節能建築,一個採暖季可節煤980公斤

  節能建築優點多。

  2005年5月,準備結婚的濟南市民李俊民和未婚妻,在濟南東部選了一套心儀的房子。拿到鑰匙的那天上午,他們陶醉得幾乎有些暈眩:透過臥室的大飄窗和客廳的玻璃墻,山色美景盡收眼底。

  但入住之後就沒那麼浪漫了:夏天,毒辣的陽光穿透碩大的玻璃將滾滾熱浪源源不斷地送入屋內,空調幾乎一刻也不敢停;寒冬季節,暖氣稍微不足,就立刻感覺寒氣穿過玻璃進入房間,為此不得不添置了電暖氣。一冬一夏,電費多交了不少。

  “入住節能住宅就不會這樣了”,濟南市建委科技與建築節能管理處處長王建森説,“開發商多花費建造成本5%—7%的費用(每平方米不到100元),就能給住宅穿上一層‘棉襖’,冬天住宅內部的熱量不易散失,夏天住宅外的熱量不易進入,空調耗電量和暖氣消耗量會大幅減少,起到節能作用。”

  專家介紹説,按照節能標準的有關規定,新建住宅南墻面玻璃面積不得大於整個墻面的50%,北窗不得大於30%。節能材料主要有隔熱屋頂、保溫外墻、低輻射玻璃等。一套建築面積為100平方米的住房達到節能標準後,一個採暖季可節約標準煤980公斤、近400元費用。

  消費者對建築節能的意識還不強,對節能建築還不信任。

   節能建築為何推廣難?

  消費者的建築節能意識不強是原因之一。

  濟南節能示範小區明珠花園的一位銷售人員説,目前地段、價位、周圍配套等還是購房者首先考慮的問題,樓層、戶型、結構、小區環境等則次之,而對節能問題,還很少慮及。據他了解,目前了解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推行建築節能的關鍵在於形成一套由業主引導的利益驅動機制,來提高業主的節能意識。”山東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博士分析道,“青海省對達到節能標準的建築採取採暖收費降低20%的做法就值得借鑒。節能建築為供暖企業節省了成本,為社會節約了能源,在收費上鼓勵消費者是必要的,這還可以使消費者‘收回’因為購買節能建築而多花的錢。”

  另一方面,節能建築還沒有過消費者的信任關。在一個節能示範小區,面對每平方米比普通住宅貴幾百元的節能住宅,不少消費者很猶豫:説是節能建築,但只有一個有關部門發的證。墻體到底加沒加保溫材料,中空玻璃是真空的還是充的氦氣,全都“聽得到看不著更摸不準”。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教授郭松海説,一些開發商搞“陰陽合同”,主管單位檢查時看到的設計圖紙是按節能建築的標準設計的,但在施工過程中卻不按設計圖紙施工。王建森處長坦言,對這種行為的監管有難度:一是一家一家查,根本不可能;二是即便查出來,處罰力度不夠大;三是執法環境不盡如人意。

  郭松海教授認為,節能建築要過信任關,主管部門應當出臺性能認定指標,對建築物的節能性能進行分級認定,比如分為A、B、C等,讓消費者一目了然。“主管部門應當給出建築能耗指標,建立起建築能耗評估體系。”郭松海説。

  成本高了,利潤少了,消費者又不積極,很多開發商缺乏積極性

  “節能建築推廣難,開發商缺乏積極性也是重要原因。節能住宅的建築成本比不節能住宅要高”,山東省城建集團設計院副院長周宏均指出,“成本高了,利潤少了,消費者又不積極,很多開發商做節能建築的動力不足”。

  李鐵崗博士分析,目前,對建設節能建築的開發商,政府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激勵措施,對違規者的處罰力度也不到位,這些都會挫傷開發商的積極性。應當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比如為節能建築的開發商提供一些稅收優惠等,讓做節能建築的企業不吃虧。記者 何 勇

  相關的政策、法規未落實,不能形成合力

  節能建築推廣難,還因為相關的政策尚未落實,未形成合力。

  郭松海教授給記者講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3年前,我搬進了校外的節能小區。整個小區採暖是分戶計量的,開發商也讓居民購買了計量表。但由於在濟南,採暖‘一戶一表’制度尚未完全推開,在那個小區,也是按面積而不是按實際使用量來收取採暖費。這樣一來,節能建築的好處體現不出來不説,還白花了買計量表的錢!”

  李鐵崗博士説,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有關建築節能的法規、條例紛紛出臺。“如果政策不落實或協調不力,政策再好也不靈。”他説,“比如,有關政策鼓勵居民使用太陽能,但許多城市卻以妨礙觀瞻為由,限制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諸如此類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節能建築推廣難的尷尬局面將難以徹底改觀。”

  建築耗能佔總能耗三成(鏈 接)

  建築,既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場所,也是大量消耗能源、資源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每年新建建築中,只有10%—15%能達到國家制定的強制性節能標準,80%以上為高耗能建築;既有的400億平方米建築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築,這對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制約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據悉,我國建築耗能的數字十分驚人: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佔全社會總能耗的30%,使用的鋼材、水泥等建材的生産能耗佔16.7%。兩項相加,我們非常短缺、又千辛萬苦開採生産的能源,有約一半被建築消耗了。我國建築不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單位建築能耗比同等氣候條件下國家高出2—3倍。因此,建築節能應當成為全社會節能工作的重要方面。(朱劍紅)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