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環球頻道首頁
環球電視時間表
生態地球
影苑縱橫
環球風采
知性之旅
媒體評論
國際部介紹
聯絡方式
中央電視臺國際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復興路11號
郵編:100859
網友信箱:
ID001@mail.cctv.com
 在線調查

您經常收看的電視欄目為:
正大綜藝
世界影視博覽
國際藝苑
人與自然
環 球
動物世界
外國文藝
世界各地
世界文化廣場
世界名著.名片欣賞
週日影院
假日影院
國際影院
海外劇場
原聲影視
佳藝影院
佳藝劇場
 環球視角——遨遊太空

  1969年7月16早晨4點30分,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和邁克爾科林斯對他們的宇航服做最後檢查。外面,照明燈劃破了夜空。進入倒計時中等待的人們沉浸在一種既歡慶成功又焦慮不安的複雜心情中,沿途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現場有三千多名記者,在休斯頓控制中心有一千多人,總共有大約一百多萬人,整個世界都在翹首盼望人類歷史上這次最偉大的探險。

  宇航員們開始了他們的旅行,白色的運輸車朝39A發射臺駛去。三名宇航員和他們手中的儀器將永遠地改變這個世界。電梯升上去了。早晨6點52分,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和奧爾德林進入宇宙飛船,機艙關閉,宇航員們與外界隔開了。

  在休斯頓控制中心,指揮小組的成員鎖上門,進入了戰備狀態,房間裏充滿了樂觀和焦慮的氣氛。計數開始。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咆哮起來。像一條發狂的巨龍在喘息著。在指揮臺,科學家、工程師和醫生們都在密切地關注著將會發生的一切。指揮員狄克斯雷通關注著宇航員的身體和心理變化。巨大的壓力和長時間的飛行訓練使他們十分勞累,但宇航員報告説他們感覺良好。

  1967年7月16日早晨,美國東部時間9點32分,火箭點火發射,土星5號火箭在火山爆發似的氣浪中,騰空而起。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和奧爾德林被牢牢地固定在宇宙飛船裏,開始緩緩地升上天空。飛船正在加速朝著月球飛去,準備把人類首批赴月使者送上月球。在阿波羅11號繞月飛行了12圈後,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了代號為“鷹”的登月艙。又飛行了1圈後,登月艙與指令艙分離。科林斯仍留在指令艙內,繼續沿環月軌道飛行。

  7月20日,星期天,在離月球高度還有1000多米時,阿姆斯特朗板動了登月艙的手控裝置,開始尋找月球上的預定著陸點。在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中,尼爾阿姆斯特朗完成了最大的一次飛躍。

  火箭之父齊奧科夫斯基説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人類決不會永遠躺在這個搖籃裏,而會不斷探索新的天體和空間。現在人類已經走出了自己的搖籃,開始蹣跚學步了。

  繼第一枚可重新使用的“哥倫比亞”號火箭研製成功後,又有其他三艘宇宙飛船升空。“哥倫比亞”號火箭是作為可經常進入軌道的廉價運載工具而設計的。

  1986年的“挑戰者”號災難使7名宇航員喪生,美國的航天計劃被迫中止了兩年。美國對航天飛機計劃作了修改,開始致力於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太空站,類似于俄羅斯的“和平”號軌道空間站。太空旅行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説費用都太昂貴,一個國家的宇航員往往需要同另一個國家的宇航員合作。

  阿波羅計劃之後,人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一直處於低潮,1997年向火星發射的“探索者”號宇宙飛船重新激起了人們的興趣。火星是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嗎?

  1993年,由多個國家合作研製成功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投入使用,借助於哈勃望遠鏡,人們對宇宙中行星的形成有了新的認識。

  為了將人類送入太空,實現世世代代的夙願,無數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以他們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建造了載人飛船、航天飛機和空間站。直接參加飛行活動的宇航員,更是以他們高度的智慧、敢於探險的膽識、熟練的駕駛技術,開拓了人類從未進行過的偉大事業。他們在航天活動中的事跡,永遠值得後人稱頌。

相關鏈結:

《環球探奇》—巨型蔬菜
《環球科技》—太陽能發電前景
《環球生活》—創新住宅

<<上一頁
責編:王春燕 來源:央視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