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上網書刊--電視圖書-- 《貝葉禮讚——傣族南傳佛教節慶儀式音樂》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電視書刊]> 電視圖書


書名: 《貝葉禮讚——傣族南傳佛教節慶儀式音樂》
作者: 楊民康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定價:

主要內容:

  前    言

  本論文選擇雲南少數民族音樂作為研究對象,乃是出自民族音樂學學者進行“異文化”(other culture)研究的本能,而非出自“本文化”(或局內人[insider])的意願。但在眾多的少數民族中選擇了傣族,卻不能不説帶有某種 “機緣”的成分。回想1980年代初期,我于選擇在雲南當地發展和到北京求學深造的問題上,正經歷著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結果選擇了後者。在這裡,我遇到的第一位 “異文化”知己是數年同窗的傣族作曲家岩宰,首位領我入民族音樂學學門的尊師,是精於傣族音樂研究和創作的田聯韜教授,由此,也把我的第一次 “采風”(注1)  帶到傣家人聚居的西雙版納。在這裡,我初次經歷和認識了傣家人的潑水節﹑象腳鼓、讚哈調和佛教音樂,雖然此後曾經輾轉徘徊在一些不同的課題方向上,但其立腳點始終未離西雙版納和雲南西南部這塊土地,所涉及的少數民族也都同傣族沾親帶故﹑泥水相連,並且在後來的幾年間,在研究工作上還是又回到了傣族音樂這塊 “故土”上安營紮寨。所以説,上述有關傣族文化的這幾個“第一”,無疑是産生這篇博士論文的最初導因和第一機緣。
  星移斗轉﹑時逝光遷,恰好20年後,我又面臨了另一次新的人生交叉路口,並選擇了來到香港中文大學發展深造。這裡的未名湖校園依山傍水,風光綺麗,我們日日穿梭﹑駐足其間而樂不知返。但是,無論是在學習或生活上,給我感受較深的還是香港獨具的 “兩文三語” (注2) 中外交匯文化環境;給我影響較大的,則是提倡對各種族群文化廣泛包容﹑兼收並蓄的中大學風及綜合大學特有的多學科結合治學方法。在港三年,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本論文的寫作上,得到了本係和本學科教授們的許多指教和幫助。各門課程中, “民族音樂學研究方法” (J. Lawrence Witzleben教授)和“儀式音樂研究” (曹本冶教授)這兩門課,通過閱讀許多英文為主的文獻,使我對西方民族音樂學和人類學界較新的研究方法﹑學術思想及其對多元音樂文化(尤其是同本論文相關的東南亞音樂)的關注增加了認識,拓寬了眼界,並促使我在學位論文的寫作和參加學術會議所提交的論文裏,盡力地去融入這些新的知識,不避淺陋地去開拓新的思路和發現有用的觀點。由Harrison Ryker教授和J. Lawrence Witzleben教授開設的“文獻書目與研究方法” 課,使我對西方學界有關論文寫作的一系列學術規範有了明晰的認識,並通過其它老師的課程﹑所參加的科研課題和學位論文的寫作,得到了實際的鍛鍊。
  就學期間,筆者獲曹本冶教授邀請,參加了由其主持的本係研究課題 “中國民間信仰儀式音樂的曲目﹑風格及傳統研究”,從而在田野調查(1999年12月于雲南怒江州,2000年4月隨曹教授于西雙版納)和論文寫作方法以及培養大型研究課題的組織能力諸方面,得到曹老師適時的指導和關照,並獲得考察經費上支持,為寫作博士論文打下了必要的實踐基礎。進入博士論文的寫作後,從擬定提綱﹑動手寫作,一直到論文完成後的修改,曹本冶教授都給予了具體週詳的指導,提供了非常中肯的意見,並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把關。此外,在整個學業過程中,院﹑係和研究生部羅炳良教授﹑陳永華教授及余少華教授等在學業和生活上一直給予關懷和照顧;許多朝夕相處的內地和香港同學,均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上給予許多幫助,謹此向上述各位表示衷心的謝意!
  此時,還要感謝一直對我的學業給予支持和鼓勵的老師田聯韜教授,王次(缺字火+召)教授﹑袁靜芳教授﹑陳自明教授﹑蔣菁教授﹑樊祖蔭教授﹑楊沐教授﹑田青教授﹑張公瑾教授﹑王國祥教授等。
  讓筆者難以忘懷並需特別致謝的,還有1996和1998年的兩次赴西雙版納調查期間,旅美學者衛立先生及美國“地球觀察基金會”考察隊的外國朋友給予的合作與協助。在考察隊裏,我和衛立作為課題的主要承擔者,與其它自願人員(工作助手)協同行動。多年來,衛立先生不僅是多次考察的夥伴,而且是在工作與學習上對我幫助和影響較大的同道朋友之一。外籍隊員給人的感覺是特別守職盡責和團結互助,有關他們的往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年逾70多歲的中學退休校長Babe (Robert Schilling)由於視力不佳,有一次在村寨裏,頭部被屋檐上的堅物撞了一個窟窿,血流不止,僅到附近醫務所略微包紮,便一定要回來堅持工作,直至考察結束。在那一期考察隊裏,另一位同樣是70余歲的美國婦女Jane Mooney,同Babe一樣,越是艱苦難行之地,總是他們倆人衝在前面。其刻苦堅韌和自立好強的精神,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兩次調查工作是本論文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沒有他們的幫助,這篇論文的完成是難以想象的。
  中央民族大學張公瑾教授﹑雲南民族學院玉康教授﹑德宏州文聯龔肅政先生和馮霄先生,潞西縣人大委員會賴永良先生等為我翻譯了大部份經腔和歌曲唱詞,在此謹致謝意!
  在歷次實地調查過程中,還應該感謝以下曾為我擔任嚮導和口頭翻譯﹑提供有關研究資料和各種幫助的各位傣族地區師友: 各位老師前輩徵鵬﹑岩捧、刀世勳、刀金祥、岩溫扁﹑刀新華﹑康朗莊﹑方正午﹑銀曼罕﹑楊景和等先生;都龍莊﹑都麻哈香﹑都麻哈莊﹑伍並亞溫撒﹑伍洼達﹑田岩章﹑康朗罕商(都罕商)﹑康朗良(都良)﹑康朗三稍(都三稍)﹑康朗新(都新)等比丘大德;布朗族朋友岩香南﹑玉甩中﹑玉坎叫,岩大甩﹑岩卡木兌,岩賽坎﹑岩尼妹等;德昂族朋友﹑楊忠德﹑田大等先生;我的昔日同窗岩宰﹑董秉常﹑刀洪永﹑李利明﹑刀寶洪﹑岩罕﹑玉罕並﹑刀麗芳﹑玉甩等。此外還有其它知名和不知名的當地朋友﹑當地各級政府和宗教﹑文化部門領導﹑工作人員。
  最後提及,但尤為珍視的,是我赴港三年來,妻子鄒麗萍女士無怨無悔﹑不辭辛苦地承擔了從育女到持家等一切瑣務。小女爍兒年紀尚幼,所幸的是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能自持自重,而且業餘習樂有成,她的快樂充實讓我感到欣慰,並得以一心專注學業。筆者以不惑之年遠離塵囂,面壁學屻,是師友﹑親人的理解支持,化解了我的疲憊和辛勞。值此論稿出版之際,謹奉上一葉感戴之情,以酬各位師友﹑親人之盛德!

  作者2002年8月


責編:詩曼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