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路甬祥在中國科協學術年會上詮釋科學的價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3日 12:49 來源:科技日報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8月20日召開的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上,就科學的價值及其時代特徵進行了闡述。

  路甬祥説,近代科學誕生之初,並沒有顯示出重大的實用價值。近代科學家們基本認為,科學是有關自然、社會和意識的系統而合理性的知識體系。科學研究的本質體現在發現新現象,提出新問題,創造新知識,建樹新的理論和方法。科學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與合理解釋上。

  路甬祥指出,近現代科學的某些成果,它們的價值也並未都直接體現為現實生産力,而基本體現在認知層面,體現在對真理的追求,對世界的合理性解釋。科學的認知價值,曾經而且依然體現在對人類思想解放的推動。歷史表明,人類文明的進步首先要有人類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學所特有的注重實證、倡導理性和批判精神,成了啟蒙運動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動歐洲社會告別神權迷信和封建統治,進入現代文明社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於哥白尼天文學、開普勒天體運動力學、牛頓力學等,使人類形成了對宇宙的唯物論認知;正是由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開始從物質運動和變化的角度看待生物與人類的起源及進化,形成了科學的生命觀;正是由於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人類對自身的意識有了更加科學的認知,推動了科學認識論的形成;正是由於普朗克的量子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玻爾的原子論、薛定諤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學,人類的認知深入到微觀快速運動的物質世界,拓展到廣袤的宇宙和宇宙誕生之初,形成了新的物質觀、宇宙觀和時空觀。

  路甬祥還以目前人類所做的科學探索為例指出,今天,科學的認知價值仍將對人類的思想進步産生重大影響。他説,目前人類正在探索的基因組、幹細胞、腦與認知以及暗物質和暗能量,正在不斷完善的宇宙、生命、人類演化理論和模型,無疑還將引發科學和哲學等發生重大變革,並將進一步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同時,科學中所蘊含的理性思維方式,也影響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現代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等人文社會科學,越來越重視數學與建模方法等實證研究思路,並且更加走向定量化。而注重實證性,注重定量化,注重理性、公平、和諧,又恰恰是當今公共治理的核心所在。

  在談到技術的本質時,路甬祥認為,技術本質上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方式,它從誕生之初,就體現出推進人類物質文明進步、保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價值。火的發明,使人類掌握了抵禦寒冷的武器,擴大了人類的活動時空;農耕技術的發明,使人類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衣食來源,並進而帶動物質交換、社會組織等文明形態的出現,由此,自然人開始演變成社會人。

  而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紡織機等勞動機械的發明與改良,拉開了工業社會的序幕;電動機的發明,電力的使用,又將人類帶入電氣化時代;而肇始於20世紀後期,至今仍方興未艾的信息技術,不僅將人類帶入信息社會,而且還推進了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化的進程。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正在醞釀的生物技術革命及其資源化、商業化和市場化,所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會與信息技術的影響同樣廣泛和深遠。

  路甬祥認為,正確把握科學的價值內涵,不僅具有認識論上意義,更是我們制定合理政策促進科學技術創新的前提。按照當代科學發展的特點,若要使科學價值充分實現,我們必須選擇前沿交叉領域,組織科學探索與攻關,因為前沿交叉領域是科學發現的突破點,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也可能是重大技術創新的先導;在重視原始創新的同時,也要重視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系統集成創新;必須組織跨學科研究與探索,因為現代科學發展規律表明,重大的科技創新往往産生於交叉領域;必須選擇卓越的合作夥伴和研究團隊,建設創新文化和條件,因為人才是科學發展的根本,文化是科學發展的氛圍與土壤;必須給予科技發展穩定而必要的支持,尊重科學家的學術自由和研究機構的學術自主權,因為任何重大的科技創新,都是長時間積累的産物,只有持續地支持,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必須鼓勵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進行自由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因為科學自從誕生之日起,就需要充分的合作和交流;必須建立科學的學術評價體系,引入正確的評價和調整機制。

  同時,路甬祥還強調,科學也是一柄雙刃劍,科技發展創造了強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産力。但科學技術一旦被濫用,也可能危及自然生態、人類倫理以及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必須充分重視科學倫理道德研究,建立與不斷完善科學技術創新活動的基本法理和行為準則,保障科學技術的健康發展並造福人類的文明與進步。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