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風雪鑄佳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8日 14:03 來源:新華社

  我國第22次南極科考隊員乘坐“雪龍”船于28日淩晨抵達上海民生港碼頭,歷時131天的此次南極科學考察行動全部結束。考察隊進一步發揚愛國、拼搏、團結、創新的“南極精神”,在這個風雪大陸鑄造出新的佳績。

  第22次南極科考的主要任務是:在長城站及其周邊地區、中山站及其周邊地區、南大洋、格羅夫山地區執行各項科學考察和後勤保障任務,同時,為極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設的具體實施及“十一五”極地考察規劃做相關前期準備工作。

  此次考察隊由144人組成,在為期131天的時間裏,完成了30多項度夏科學考察、8項後勤保障和接送我國政府代表團赴長城站、中山站及其附近地區考察訪問的任務。其中,“雪龍”船兩次往返澳大利亞弗裏曼特爾港和中山站,4次穿越西風帶,考察期間總航程達22700多海裏。

  2005年11月18日上午,中國第2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歡送儀式在上海民生港碼頭隆重舉行。帶著祖國和人民的殷殷重托、帶著親人和朋友的深切矚目,119名隊員乘“雪龍”船趕赴中山站。11月下旬,25名隊員乘飛機分批前往長城站,開始了探索南極大陸的新征程。

  2005年12月18日淩晨,經過31天的海上航行,“雪龍”船順利到達距離中山站12海裏外的陸緣冰。由於冰裂縫縱橫,當時無法實施冰上卸貨,為確保格羅夫山隊按時出發,考察隊決定採用直升機卸運物資。經過5晝夜奮戰,完成了中山站度夏考察和格羅夫山考察急需物資和設備的卸運,為此後各項任務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我國政府派出以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為團長的代表團,首次視察了南極中山站,為極地發展“十五”能力建設和“十一五”規劃進行實地調研。代表團慰問了考察隊員,並對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和俄羅斯進步站進行了正式訪問。

  格羅夫山是我國較早開展科學考察的地區,在國際南極考察中處於領先地位。2005年12月24日至2006年2月19日執行的格羅夫山綜合考察,是歷次派出人員最多、學科覆蓋最為廣泛的一次,共蒐集隕石5354塊,超過前三次考察收集隕石數量的總和,其中包括我國科學家發現的第一塊月球隕石;開展了測繪和地質調查,完成了普裏茲灣地區1:50萬地質圖的野外作業;獲取了反映該地區古環境、古氣候變化及冰蓋進退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安裝了11個永久性衛星地面角反射器,將為研究冰流運動、冰貌動態變化過程的遙感研究提供精確的地面控制。

  大洋考察抓住“雪龍”船四次在風平浪靜中穿越西風帶的難得機遇,首次在南印度洋西風帶開展了跨越32個緯度、40個經度的調查作業,收集了400多萬平方海裏的大洋觀測數據和樣品。普裏茲灣調查奮戰10晝夜,取得了埃默裏冰架外緣和4個縱向斷面的物理海洋、化學、生物和環境的高質量數據和樣品,獲得了罕見的底棲生物種類,在埃默裏冰架入流和出流2個重要位置進行了25小時定點連續觀測,取得了冰架與海洋相互作用的資料,試驗了新的漁具漁法,為我國磷蝦商業性捕撈及開發進行了前期調研。

  在長城站,完成了國際GPS聯測、無冰區生態地質調查、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氣象常規觀測。完成了長城灣碼頭工程勘察、老建築設施處置勘察、6000平方米建築設施涂裝工程、供水系統改造工程。此外,還完成了接待我國政府派出的以國家海洋局紀委書記周茂平為團長的代表團赴長城站視察、調研、訪問等工作任務。

  在中山站,首次利用直升機完成了對拉斯曼丘陵地區的航空攝影測量;恢復了中止6年的地球重力固體潮觀測研究;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取得一個太陽黑子週期11年的完整觀測數據;通過中澳合作,在中山站和戴維斯站周邊較大範圍地開展了企鵝、海豹聚集地糞土層沉積採樣工作;完成年度國際GPS聯測、地磁、臭氧、海冰、氣象等常規觀測。為滿足“十五”能力建設和今後發展的需要,在中山站站區進行了1:500地形圖的精確測繪;確定了“十五”能力建設項目中山站高頻雷達天線陣和油庫場地選址,開展了工程建設必需的地形地質調查,為後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1月12日下午至13日淩晨,應澳大利亞戴維斯站請求,為救助其被困在冰蓋上的飛機,中山站派出兩架直升機和12名隊員,奮戰10小時,飛行1200公里,完成了運送航空煤油的救助任務。

  期間,由於中山站外圍大量冰山堆積,冰山內浮冰嚴重,如何把“雪龍”船上的200多噸燃油及相關物資運到站上,一度成為一道難題。2月初,中山站持續了近一個星期的狂風大雪天氣轉好,聚集的冰山叢中出現通道。考察隊抓住有利時機,決定立即實施小艇運油方案,經過5天奮戰,把200多噸燃油及物資順利運到中山站。同時,把在中山站堆積多年的近200噸垃圾和廢油等全部運到船上,以實際行動保護南極環境。

  考察期間,臨時黨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提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團隊”的指導思想,並以此貫徹于各項工作之中,全體考察隊員以實際行動給“南極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進行格羅夫山考察的11名隊員,在零下25攝氏度以下的低溫、白化天氣和佈滿冰裂隙的內陸特殊環境下,安全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本次考察隊有12名女隊員,她們與男隊員一道堅守在各自崗位,為完成各項考察工作做出了貢獻。考察隊還組織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為考察工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2月24日上午,順利完成各項度夏考察工作的隊員全部撤離中山站,留下的18名越冬隊員將繼續完成各項越冬考察任務。

  2月26日上午,“雪龍”船一聲長鳴告別了南極,踏上“回家”的行程。(新華社記者張宗堂)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