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9日 10:5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張建松)在浩瀚無際的中國南海,改造一新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像一條白色的蛟龍,滿載著我國第2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正日夜兼程地奔赴南極,執行我國一年一度的南極科學考察任務。
| |
位於地球最南端那片神秘的冰雪大陸,自發現以來就和地球最北端的北極一起,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目光。目前,極地科學考察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高科技水平的體現,在政治、科學、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都有著深遠和重大的意義。
“十五”期間,我國在地球南北兩極開展了多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活動,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為國際極地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也以實力為我國爭取了“發言權”。
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里的南極洲,是地球上沒有主權歸屬的“敏感”地區,但沿著這塊白色大陸的海岸線、海島、丘陵和廣闊內陸,卻星星點點分佈了26個國家的82個考察站,其中包括我國位於西南極喬治王島的長城站和位於東南極拉斯曼丘陵的中山站。這些長年駐守在南極的各國科學考察站,造型各異、規模不等,在南極大陸構築了一座“科學城”。城裏雖然沒有其他大陸繁華的街衢、熱鬧的人群,但每個考察站裏,衣、食、住、行和現代化的生活設備大都十分完備。
“十五”期間,為了給我國的科學考察隊員創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我國加強了極地考察的能力建設,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對“雪龍船”進行改造,擴建長城站和中山站,同時還決定在上海建設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目前,我國長城站的建築面積有5000多平方米,中山站為3000多平方米,成為我國科研人員常年開展南極科學考察和研究的“大本營”,同時也是我國在南極對外開放的“窗口”。
在“一船兩站”的考察體系支撐下,我國南極科學考察正從常規考察向瞄準與我國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氣候環境研究方向推進,從傳統的調查手段向全面運用高新技術手段推進,經過多年戰風鬥雪、艱苦卓絕的實地科學考察,獲得了大批極其寶貴的數據、資料和樣品,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科學成果。
例如在地質研究方面,我國科學家通過對泛非構造運動的研究,進一步深化了對東南極地殼演化的認識,經過多年艱苦努力,我國共在南極採集到4480塊隕石,使我國隕石擁有量躍居世界第三位;在生態學方面,我國深入開展了以磷蝦生態為重要指標的生態學與環境氣候變化相結合的研究;在冰川學方面,開拓了埃默裏冰架與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新領域,使冰川學研究更廣泛地與國際前沿研究相結合;在日地空間環境研究方面,通過國際合作已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成果,南極中山站現已成為世界上40余個南極常年觀測中最具有影響的5個高空大氣觀測站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還成功地搶佔了南極的“高點”。在2004-2005年度開展的第21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我國內陸冰蓋考察隊經過29天艱苦行車、行程1250公里,成功地達到了海拔為4093米的南極內陸冰蓋最高地區??Dome A最高點區域,並在那裏建立了一個觀測站,為我國今後在Dome A地區建立第三個南極考察站奠定了基礎。在今年開展的第22次南極考察中,我國還獲得了在南極的地理命名權,對格羅夫山區域的40余座未命名島峰進行探測和命名,南極版圖將正式出現中國名字的地理命名。
我國北極科學考察起步雖晚,但起點高。在2003年開展的第二次北極考察中,“雪龍船”破冰挺進了北緯80度,開展了海洋、大氣、海冰和生化等各項學科的綜合考察,並運用了水下機器人等高新技術,深化了我國對北極海洋、海冰與大氣相互作用的研究。與此同時,我國還在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從此結束了我國在北極沒有科學考察站的歷史。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地科學研究正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升溫,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目前已將2007-2008年度確定為“國際極地年”,召集全世界極地科學界精英,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我國將積極參與這一宏大的科學活動計劃,並以“十一五”計劃為依託,實現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向國際極地年計劃委員會提交了7項科學計劃,已被全部接受。(完)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