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1日 10:41 來源:新華社
2005年10月17日4時33分,帶着再入大氣層時的餘熱,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精確降落在黎明前的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牧場。
這一刻,距1955年10月4日──中國航天事業的領跑人錢學森歸國僅50年零13天。
| |
起跑,源於自強──“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錢學森歸國後1年零4天,新中國就成立了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錢學森任院長。
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一個小小的角落裏,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一枚頂端載着一個直徑58厘米鋁制圓球的火箭,在震驚世界的目光中獨上九霄。
這是人類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它標誌着,人類已經進入航天時代!
面對天疆的呼喚,翌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一錘定音:“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世界由此聽到了“中國追趕”急促的腳步聲。
中國航天,在眾多的“第一次”中迎來了熱情似火的第一個高潮:
1960年9月10日,就在蘇聯撤走專家後的第17天,中國航天人用蘇聯專家認為會爆炸的中國國産燃料,成功地發射了一枚蘇制P-2導彈。
56天以後的11月5日上午9時,中國第一枚仿製的火箭東風一號發射成功。
1964年6月29日,東風二號連續三發都取得了成功。它標誌着中國從此擁有了可以遠程打擊的導彈,同時也為中國的進一步空間探索打下基礎。
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中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送上了天空。響徹全球的“東方紅”樂曲,宣告中國也進入了航天時代。
這顆人造衛星的重量超過了蘇、美、法、日第一顆人造衛星重量的總和,實現了毛澤東的願望──“要拋就拋大的”。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追趕,奠定大國地位──十年創造的奇蹟
1966年初,在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季希等專家的帶領下,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研製工作正式開始。
“我們國家需要從軌道的高度來觀測我們國家,因為這樣的高度來觀測我們國家,可以把我們國家的整個面積,包括周邊海洋、海岸都能夠看得很清楚。如果靠別的手段來做就很難。”王希季回憶。
同時,他也道出了發展返回式衛星的另一個原委:“蘇聯的加加林已經上天,美國也在努力發展載人航天。我們國家也要發展載人航天,那麼載人航天其中的主要基礎技術之一就是返回。”
1975年11月26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並於11月29日成功收回。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同時,還創造了一個世界航天史的奇蹟:首次發射返回式衛星即回收成功。
正是這次返回式衛星的成功回收,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也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是我國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30周年。截至今年8月29日,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22顆返回式衛星。利用返回式衛星開展的科學試驗成果,已經充分運用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很多領域。
“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影響中國航天的另一位偉大決策者鄧小平説。
加速,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浮出水面──從“863”到“921”
1986年,中國航天再一次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是年3月,由楊嘉墀、陳芳允、王大珩、王淦昌4位著名科學家聯名上報黨中央的“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建議”被鄧小平批准。這就是著名的“863計劃”。
中國航天事業在巨大引擎的牽動下加速前進。
“863計劃”的出臺,對中國開始載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劑作用。從這一年開始,中國載人航天發展的途徑逐漸形成共識:從載人飛船起步。
改革開放為中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國,終於又開始了向太空進軍新征程。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做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江澤民明確指出,要下決心搞載人航天,這對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等都有重要意義。
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長征運載火箭系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船發射場系統、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航天員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組成,是我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複雜的航天工程。
從這一刻起,中國重新自信地站在了世界航天大國的新起跑線上──不同的是:美國和俄羅斯已有過多次載人航天的經驗,中國的紀錄是“零”。
“當時考慮到這個工程規模宏大,持續的時間很長,所以當時確定這個工程的完成分三個階段,即分‘三步走’的計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説。
第一步,發射無人和載人飛船,並開展空間應用科學實驗。第二步,繼續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
當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戰略浮出水面時,也就意味着中國航天迎來了全速前進的時代。
“一步登天”,中國人第一次從太空問候地球──中華民族的新高度
2003年10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這一刻,距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僅11年零25天。21個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標誌着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在距離地面343公里的太空中,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問候地球:“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
楊利偉的話語,傳達着中國人飛天夢圓時的心聲。
早在1968年1月,有關部門就曾醞釀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曙光一號;1970年,19位優秀的飛行員被列入了預備航天員的名單……,但考慮到當時我國的經濟實力和工業水平,這一構想塵封了30年。當時曾入選中國第一批預備航天員的方國俊回憶説,30多年來,他做夢都在説“地球,咱們再見。”……
當一個民族積蓄多年的能量得以全部釋放時,她的速度只能用“奇蹟”來測量:中國走完“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只用了11年。這是一次怎樣的加速?!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發射成功。短短的七八年的時間,中國航天人走完了發達國家三四十年所走過的路。
這以後的三年: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中國先後三次成功發射神舟二號至神舟四號無人飛船,每次都有新的突破。它預示着:中國人摘星攬月已為時不遠。
隨着2003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返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性突破,即第一步任務已經完成。2003年11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充分表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偉大創造力的民族,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
突破:量的微變,質的巨變──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六號的躍進
神舟五號到神舟六號,從數字的序列上看只增加了一個小小的“1”,但它蘊涵的巨變卻昭示了中國航天人的靈魂所在:自主創新。
“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飛行都成功了,但成功並不意味着成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説,“所以每一次飛行都有所完善改進,工程總體及其七大系統就是這樣逐漸實現性能優化的。”
例如,神舟五號飛行中發現的火箭上升段震動較大的問題,就成為第六枚“神箭”的一個主要改進點。
“像前5次飛行一樣,神舟六號也具有考核各系統、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完善工程性能的作用,”王永志説,“這是將來神舟七號、八號成功的基礎。”
短短兩年時間,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就實現了從一人到兩人,從一天到多天,航天員活動範圍從返回艙進入到軌道艙……這標誌着,中國載人航天實現了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
“這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飛行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唐賢明説。
以神舟六號任務的完成為標誌,中國已經跨入第二步計劃。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當夢想變成了光榮,光榮又在孕育着新的夢想。隨着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中國人的太空探索就站在了一個新起點上。
聆聽中華飛天的腳步聲,我們堅信──自強、自立的中國人還將在更高的領域、更廣闊的空間,不斷實現着航天事業的更大發展,創造着航天事業的新輝煌。(完)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