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航天人的差距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8日 17:10 來源:新華社

  兩位航天員勝利返航,載人飛行圓滿成功。在喜慶的鮮花和一片喝彩聲中,中國航天人卻保持着清醒與冷靜。與老一輩航天人比與航天強國比,他們所思所想的是如何縮小差距。


  時間

  [數字] 1961年4月,“東方1號”飛船載着27歲的前蘇聯空軍少校加加林,進行了108分鐘的太空旅行,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23天后,美國也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2003年10月15至16日,中國第一次把航天員送上太空,圓滿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聲音]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我們的載人飛船在美俄40多年後才發射,時間上已經晚了這麼多年。我們不能再做一個他們當年的飛船,而要做成達到甚至優於他們現在的水平。實踐已經證明,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世界科技在不斷進步,像信息技術就比40多年前大大提高了。

  [解讀] 如同運動員在起跑線上晚了一步,惟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別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來追趕。時間上的落後固然無法彌補,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論證、立項開始,就採取了跨越式發展的思路,而不是按照美俄當年的步驟亦步亦趨。

  比如飛船。美俄的飛船都經歷了從單艙到多艙的發展階段,而中國航天人來了個技術大跨越,直接瞄準國際上第三代飛船,研製中國的三艙飛船。在美俄40多年後問世的神舟飛船,技術水平就與他們目前的近地軌道飛船相當。並且,中國的神舟飛船還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國外的軌道艙一般作廢棄處理,而神舟飛船在完成在軌運行任務後,軌道艙仍可作為一顆科學應用衛星繼續留軌運行。軌道艙增加交會對接機構後,還可以作為目標飛行器使用,這樣就為載人航天的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評説] 在立志迎頭趕上的中國航天人看來,人類航天活動記錄中國人遲到的時間,是催人奮進的警鐘,也成為了我們的後發優勢。

  技術

  [數字] 俄羅斯的能源號運載火箭,能將120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我國長征火箭低軌道運載能力目前在10噸左右;我國的第一顆衛星在國際上是第1368顆衛星;美國的探險者-50衛星正常運行了28年,我國運行時間最長的實踐1號科學衛星,運行了8年;阿波羅早就登上月球,俄羅斯、美國和歐空局都發射了大量的行星際探測器,而我國發射的航天器只能圍繞地球運行……

  [聲音]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朱毅麟:中國在載人航天領域雖然是世界第三,卻是剛剛起步,與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高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我們必須走中國自己的自主創新之路。

  [解讀] 知恥而後勇。從火箭運載能力到衛星運行壽命,從國際商業發射份額到深空探測力量,中國航天人深知自己的不足。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技術最複雜、難度最大的航天工程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由於我國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基礎工業水平尤其是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藝技術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致使我國的航天科技水平總體上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中國的選擇是,以自己的力量自主創新──載人航天工程啟動13年來,具有中國特色的“三垂”測試發射模式、可靠性安全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運載火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測控網以及把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並安然返回的神舟飛船,已經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的航天藍圖中,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等新的目標已經開始了籌劃。

  中國同時選擇了最有效的高度整合,把全國110多個研究院所、3000多個協作單位和幾十萬工作人員集中到了一個載人航天工程裏。

  [評説] 在單項技術有差距的情況下,通過各系統各環節的大協作和科學的集成,一加一必然大於二。

  效用

  [數字] 空間科學包括空間天文、空間物理、地球系統科學、生命科學和微重力科學、月球和深空探測五大領域,僅空間物理的材料學,俄羅斯目前已進行了2000多項實驗;單是生命科學,美國的航天飛機每次升空都要進行幾十項實驗,而航天飛機已升空了114次,美國、俄羅斯在五大領域都開展了實驗,我國目前只是在每個領域裏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點進行實驗,實驗次數也僅有幾次……

  [聲音] 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顧逸東:我國空間科學及應用雖然有一定成果,但應該説還是在打基礎,美國、俄羅斯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實現了空間應用的突破。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加,空間科學必然會有一個協調發展的安排,中國人的空間活動會越來越多,到2020年,在所有的空間科學領域,我們都會有適度發展。

  [解讀] 幾十年前,發射一次火箭就代表一個國家的航天活動,到了今天,空間科學及應用才能真正代表航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的事實證明,空間技術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據統計,美國將空間技術轉化為産業,已創造了2萬億美元的利潤;當年耗資240億美元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科技成果轉化為民用後衍生出數千億美元的市場;有專家測算,美國在載人航天上的每1美元投資都有9美元的回報。

  中國目前的空間技術産業轉化率是多少?中國究竟有多少空間技術成果已經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中國空間應用處於“初級階段”的今天,這些數字似乎很難統計。和平開發利用空間資源為人類造福,是中國開展空間探索的根本目的所在。正在向着這一目標進發的中國航天人,必將把中國的空間文明帶入一個真正的應用時代。

  [評説] 那時的中國人所能享受的,就不止今天的太空鮮花、太空水稻了,而是更加多元的生活選擇和一個更為斑斕的世界。

  精神

  [數字] 神舟六號七大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平均年齡48.7歲,比神舟五號平均年輕了5歲;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啟動之時,被任命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的戚發軔59歲,而2004年接任他成為神舟新總師的張柏楠年僅42歲;從1992年到2003年,僅火箭系統的設計師,平均年輕了18歲……

  [聲音]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吳雁生:航天事業的發展為我們這一代提供了機遇,一個容錯、友好、支持的環境更能讓我們快速成才。但,我們這一代與老一輩航天人相比,在對國家的責任感、艱苦奮鬥的精神和眼界等方面,都有不少差距。

  [解讀] 吳雁生,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歷史上最年輕的院長。以張慶偉、吳雁生、袁家軍等為代表的中國第四代航天人和新一代航天“少帥”身上,有着大氣早成的才華橫溢,更有難能可貴的自省品格。

  從當年的“兩彈一星”精神到今天的載人航天精神,中國航天事業的光榮傳統和寶貴精神,已經在一代代航天人手中薪火相傳。從大漠深處的發射場到毗鄰中關村、收入卻相差幾倍的北京航天城,這樣的人們數不勝數。而這,正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重要原因。

  27歲的計算機專業碩士侯彥嬌是火箭試驗隊中最年輕的技術人員。2004年畢業的她,在大多數同學進入通信公司的時候,選擇了火箭。她説,那時主要是受到神舟五號的鼓勵,覺得這是個了不起的事業,很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我的同學收入都比我高,但他們無法分享每一枚火箭上天的喜悅。”

  [評説] 新一代航天人,正是這樣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奮鬥中實現着個人價值。以坦誠的勇氣和清醒的頭腦正視差距的他們,正在新的征程上繼續着老一輩航天人的事業和精神……(新華社記者 白瑞雪、孫彥新)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