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航天員在太空的衣食住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3日 11:07 來源:新華社

  從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那一刻起,中國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開始了在太空多天的生活。地球上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了太空就變得特殊與不同尋常了。

  “笨重”衣服輕鬆穿脫

  航天服不是簡單的服裝,它是航天員的個人防護系統。在飛船出現意外情況時,航天服將成為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的最後防線。

  “中國航天員的艙內航天服重10多公斤,價值高達數十萬元人民幣。”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李潭秋説。搭乘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兩名航天員將不出艙活動,所以只配備了艙內航天服。當飛船座艙出現意外失壓時,啟動艙內航天服系統救生,可在6小時內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實現應急返回著陸。

  從外形上看,航天服心臟部位有一個可以擰動的圓形裝置,用來調節衣服內的壓力、溫度和濕度。衣服右腹部位置有一根細管,是航天員的通信工具;左腹部處有兩條管路,是給航天員供氧和排放二氧化碳的設備。李潭秋説,航天服外層採用的是高強度滌綸材料,5厘米見方的布,可以承受300公斤的拉力。衣服質感很好,既漂亮又精緻。

  在神舟六號飛行中,費俊龍和聶海勝將脫掉航天服,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內活動。航天服雖然結構複雜,從地面上看有些笨重,但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穿脫並不困難,航天員一般10分鐘內即可穿戴完畢,穿著它工作和生活也輕鬆自如。

  脫掉航天服後,航天員將穿著藍色的連體工作服在飛船上工作和生活。在工作服的裏面,是由純棉製造的白色連體內衣。工作服和內衣均採用連體結構,是因為這種設計更便於航天員開展空間活動。由於這次太空飛行時間為多天,所以航天員的服裝將不進行更換。

  煮熟的鴨子會飛掉

  在神舟六號上天之前,航天醫學專家們為兩位航天員制定了詳細的太空食譜。食譜中包括50多種各類食品,航天員在太空中每日進餐3次,每餐可以享用到五六種食品。這些食品既考慮到了要營養均衡,還考慮到了航天員的口味習慣。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主任陳斌説,神舟六號載人飛船上帶夠了兩名航天員多天所需的食品,總重量達40多公斤。

  這些食品包括主食和副食。主食以米飯為主,每份米飯140克,裝在真空包裝袋中,食用時使用加熱器加熱。副食包括肉類、蔬菜、罐頭3大類,其中肉類包括陳皮牛肉、牛肉丸子、墨魚丸子等,蔬菜類都是各種復水蔬菜,包括香菇菜心、素什錦等,罐頭類也都以肉類罐頭為主,如牛肉罐頭、豬肉罐頭等。陳斌説,通過對這些食品的科學搭配,可以保證航天員在太空中主食2天不重樣、副食4天不重樣。

  航天員在太空還能吃上水果。經過低溫冷凍、去掉水分等程序處理的草莓、蘋果、香蕉、水蜜桃、哈密瓜等水果,雖然是“幹”果,但色澤依舊,味道也相當好。在吃飯的同時,航天員還可以喝上咖啡、綠茶或橙汁等飲料,此外還有奶油濃湯。當然,這些都是復水飲料。

  用餐時,航天員每人一套餐具,包括餐盤、勺子、叉子、安全剪刀等,將餐盤束縛在航天員一側大腿上,勺子、安全剪刀等吸附於餐盤上,利用餐盤上的尼龍搭扣,將食品固定在餐盤內。航天員取食食品後,要閉嘴咀嚼,防止殘渣外泄。復水食品具有相互粘連性,用勺子食用,飲料用吸管吸食。

  餐後,航天員要將食品包裝袋及剩餘食品放入廢棄物收集袋中,以防止食品碎屑、水滴或包裝在飛船座艙內到處漂浮。

   “方便”不方便

  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飛船上也需要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以保證航天員良好的睡眠。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為航天員準備了睡袋,不過睡袋是挂在軌道艙的艙壁上。在微重力條件下,航天員睡覺不受姿勢的限制,可以躺著睡、坐著睡、站著睡,甚至倒立著睡。

  睡覺時,航天員一定要將手臂放進睡袋裏,把雙手束在胸前,以免無意中碰到儀器設備的開關。同時由於在失重的環境中,睡眠中的人會有四肢脫離軀幹的感覺。一名前蘇聯的宇航員就曾在朦朧中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當成向自己漂來的“怪物”,嚇出一身冷汗。

  在太空中居住,航天員感到最不方便的可能就是大小便了。神舟六號飛船上安裝了我國科學家自己研製的太空馬桶。航天員需要方便時,只需要將馬桶上的塑料軟管緊貼到排泄器官上,馬桶內的抽氣設備將會把航天員的大小便收集到一個固定的容器裏。小便也許比較簡單,但大便就不太容易了。根據美國和俄羅斯宇航員的經驗,在無重力的環境裏人體內的腸子漂浮著,內臟並不能正常工作,許多人從太空馬桶上下來時經常喃喃自語:“又失敗了。”

  需要注意的是,太空中放屁也得小心,因為其反作用力可能會把人推走,而且還會污染航天器座艙中的環境。屁中的氫和甲烷等成分還是可燃氣體,嚴重時可引起爆炸,因此必要的時候最好到廁所裏解決,看來在太空裏只好忍一忍了。

  太空行走不遙遠

  雖然在太空中航天員“輕如鴻毛”,但太空行走並不輕鬆。

  神舟六號中的兩名航天員雖不出艙活動,但需要在返回艙和軌道艙兩個“房間”之間來回穿梭。航天員要脫掉航天服,需要按照規範,打開連接返回艙和軌道艙的艙門,然後用手扶著艙壁或其他固定部位,從一個艙飄移到另一個艙。

  如果出艙行走的話,那難度可就大多了。首先航天員需要穿戴上複雜龐大的艙外航天服。穿戴完畢,打開通往太空的門,航天員開始太空行走。太空行走目前有兩種方式,一是用“臍帶”與乘員艙連接,航天員所需的氧氣、壓力、冷卻工質、電源和通訊都通過“臍帶”由“母”載人航天器提供,由於“臍帶”長度有限,航天員只能在附近活動;二是掙脫“臍帶”的束縛,依靠裝在航天服背後的便攜式環控與生保裝置以及載人機動裝置,到更遠的地方活動。

  2003年,美國華裔宇航員盧傑創造了人類太空行走的記錄。據美國宇航局的統計,盧傑的“太空遠足”長達30.58米,花費了6小時14分鐘的時間,這個距離需要極其優秀的體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已經是太空漫步的極限了。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李潭秋説,我國艙外航天服研製工作進展順利。看來,中國航天員太空行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新華社記者奚啟新、李宣良)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