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載人航天: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非凡壯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2日 12:37 來源:新華社

  2005年10月12日9時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長征二號F型火箭在地動山搖的轟鳴聲中,撕破秋日的大漠長空,直刺九霄。

  在長征巨型火箭一次次的怒吼聲中,中國──這個有着千年飛天夢想的國度,正在穩步邁入太空時代。

  從1958年毛澤東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到1970年“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從1992年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到今天中國航天員第二次寰宇巡行,在邁向太空的征程中,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


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趙建偉攝

  餓着肚子也不曾放棄的夢想──飛天

  1957年10月4日,哈薩克大荒原。離子夜還有32分鐘時,一枚火箭沖天而起,把一個直徑58厘米的鋁制圓球送入了太空。

  人類首次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標誌着──在仰望了千百年後,太空,對人類來説再也不是高不可及的了。

  消息震動世界,也震動了最早具有飛天夢想的中國人。然而,此時,剛剛從戰爭的廢墟上獲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還不滿10歲,百廢待興。

  現實的困難是巨大的,但,對一個民族來説最可怕的,卻是喪失夢想。面對太空的召喚與挑戰,這個從百年積貧積弱中醒來的民族,以超乎尋常的敏銳,回應了來自太空的呼喚──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向全國發出號召:“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國各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紛紛行動起來。由錢學森等專家學者負責制定的人造衛星發展規劃設想草案,還提出了分三個步驟的設想:第一步,發射探空火箭;第二步,發射一二百公斤重的衛星;第三步,再發射幾千公斤重的衛星。

  就在中國的人造衛星正躁動於母腹之中的時候,中國跨進了飢餓的年代。一個餓着肚子的民族,連走路都搖搖晃晃,還能飛出地球嗎?

  夢想,有着一種超乎尋常的鼓舞人的力量。即使是餓着肚子,人們也不曾放棄飛天的夢想。調整任務,收縮機構,停止大型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研製,把力量先轉移到探空火箭上去,成為當時正確的選擇。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區的一片稻田裏,中國人自己研製的第一枚液體火箭終於豎立在20米高的發射架上。

  不可隱瞞的事實是,這枚火箭的飛行高度,只有8公里!

  然而它的發射成功,卻使中國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遠征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10年後的4月24日,在西北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了天。

  響徹全球的“東方紅”樂曲,宣告中國從此進入了航天時代。

  在舉國歡慶“東方紅”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氣載人飛天。他們研究了許多防熱材料,做了許多大型試驗,甚至連飛船運輸車和航天員吃的食品都做了出來。

  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的載人飛天夢想最終塵封在一張張構思草圖中。

  但,一個民族的飛天夢想卻不可能被中止。1986年的春天,由4位著名科學家聯名上報黨中央的“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建議”被鄧小平批准了。這就是著名的“863計劃”。“863計劃”的出臺,對中國開始載人航天的探索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從1986年開始,科學家們經過多次討論,反復論證,對中國載人航天發展的途徑逐漸形成了共識:從載人飛船起步。

  無論是1992年1月還是1992年9月21日,都將在中國航天史上留下里程碑般的不朽印跡。從載人航天工程被批准立項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正式批復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國的載人航天終於露出了希望的曙光。

  歷史的腳步堅定而執著地走進了一個永載史冊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在萬戶的飛天嘗試過了600多年後,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飛船,向太空飛去……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自主創新,中國一開始就站在了高起點上

  2003年11月7日,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的大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充分表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偉大創造力的民族,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中國航天人正是憑着這種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勇氣和精神,把只有極少數大國才能實現的飛天夢想,奇蹟般地在這塊神奇的國土上變成了現實。

  “中國的航天事業一開始就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封鎖。在思考中國航天的風帆該怎樣起航時,當時的人們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衛星已經升起的蘇聯。”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回憶説,但是隨着中蘇關係的逐步惡化,這種合作就慢慢中止了。

  蘇聯撕毀協議,撤走專家後,剛剛起步的中國航天事業一時面臨着重重困難。為此,聶榮臻元帥專門向黨中央寫出報告,這位新中國科技事業的總管提出,要“變壓力為動力”“變氣憤為發奮”。

  最困難的年代,卻是實驗室燈光最明亮的年代;最飢餓的年代,卻是創業者歌聲最嘹亮的年代。沒有辦公地點,就租幾間房子;沒有電子計算機,就用手搖式計算機;沒有辦公桌,就趴在水泥地上設計圖紙。一把老虎鉗,兩把銼刀,幾張鋁皮和幾張三合板,外加十幾支蠟燭和幾把手電筒,便開始了中國衛星、火箭雛形的設計與研製……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強不息的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實現着航天技術的一次次突破。

  載人航天事業,走的同樣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1992年,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的時候,儘管我們已經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衛星技術,但對於載人航天,卻幾乎一切從零開始。

  飛天路上的重重困難,難不住富於智慧與創造的中國人,中國航天人在短時間內就攻克了一道道難題: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員培訓中心;研製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建立了體現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飛船應用系統;新建成了載人飛船發射場、陸海基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網和飛船着陸場……

  “托舉神舟飛天的運載火箭,僅是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逸系統,就採用了30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技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自豪地説。

  如果説,火箭技術尚有基礎,那麼,我國的飛船技術則完全是從一張白紙起步的。據戚發軔介紹,神舟飛船從研製開始就瞄準了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水平,直接採用多人多艙的設計方案,可利用空間創世界之最。同國外廢棄軌道艙的做法不同,神舟的軌道艙可留軌半年,作為一顆科技衛星繼續進行空間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這種獨創性的大膽設計,為今後實施飛船和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從火箭研製的高標準到飛船設計的高起點,從獨具特色的航天醫學工程體系的建立到先進的航天測控網的形成……一系列新技術、新創造、新成果,無一不是自主創新的智慧結晶。

  回眸風雨飛天路,王永志感慨萬千: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一開始就站在了高起點上,所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都是我國創造的。

  作為當今世界技術最複雜、難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再次向世人表明,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依靠自主創新,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據應有的一席之地。


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兩位航天員在神舟六號飛船船艙裏的情景。

  萬眾一心,繪就飛天路上五彩雲霞

  夢想,可使一個民族變得堅韌、自信;夢想,可使一個國家永葆生機、活力。在追逐飛天夢想的征程中,記錄下了中華民族自強、自信與自豪,更展示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的強大凝聚力。

  “不信沙場苦,均看刀劍瘢”。共和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像傳遞接力棒一樣,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寫在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中,將個人的榮辱得失拋在了大沙漠中,將自己的青春年華灑在了戈壁灘上。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人當兵幾載,卻連航天發射場的樣子都沒有見過。這裡的官兵已習慣了咀嚼灌進碗裏的沙粒,他們叫做“二米飯”;一名巡道兵被沙暴刮了一個跟頭,4天后才被部隊找到;中心的東風烈士陵園,長眠着600多名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

  或許,創造飛天輝煌的人們,本來就是作為一個整體而被歷史所銘記。

  作為一項涉及眾多科技領域的宏大系統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員、空間應用、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和着陸場7大系統,涉及眾多高新技術領域,匯聚了全國數千個單位,僅參試的工程技術人員就超過10萬人。如此規模的隊伍,離開了社會大協作、離開了萬眾一心,就不可能有神舟飛船的6次成功發射。

  “大力協同,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産條件下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我們的載人航天工程中,僅運載火箭就有20多萬個零部件,火箭和飛船等上天産品有12萬多個元器件。任何一個地方出現一點小的問題就會影響整個大系統的成敗。”著名的航天專家黃春平對此有着深切的感受。

  為了共同的飛天夢想,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協同的凝聚力火山般迸發出來──

  自從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被批准立項之後,成千上萬的科學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後勤保障人員,就迅速匯成了浩浩蕩蕩飛天隊伍。在他們的大膽創新下,我國的科研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這是一個生産一度陷入困境的企業,當接到為發射神舟飛船的火箭生産配套元器件任務的時候,企業已連續3個月未發出工資了。為火箭生産配套元器件,需要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錢從那裏來?工廠決定借貸30萬元,職工們自發集資了12萬元,生産如期開工,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了協作配套任務……

  按照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試驗計劃,飛船着陸場設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草原上。通向飛船着陸場僅有一條泥濘小道。自治區領導知道這個情況後,立即調集人力、物力進行搶修。修“通天路”的消息在草原不脛而走,牧民們紛紛帶上工具,自發地加入到修路大軍中。一條長60公里的簡易公路,僅用一個月就修通了……

  依靠團結協作、萬眾一心,依靠現代化的交通,在西安生産的火箭發動機,在天津製造的飛船太陽帆板,産於河南的電連接器……一聲令下,前一天還在生産車間,第二天就已送至北京的總裝車間……

  1964年的深秋時節,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面對大漠戈壁上的擎天雲團,西方一位富有遠見的政治家斷言,那不僅僅是火紅的雲團,更像是舉起的拳頭,是中國人用能力和志氣攥成的拳頭!

  時光飛逝。今天,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青春、智慧和熱血孕育而成的團結協作、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在長征巨型火箭噴射出的長長烈焰中,已化作了神舟奔向太空的絢麗軌跡,化作了飛天路上的五彩雲霞……(新華社記者曹智、奚啟新、徐壯志)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