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熊貓之父”張和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5日 11:01 來源:新華社

  眼前的中年男子個頭不高,文質彬彬的,一時無法讓人把他和“大熊貓之父”聯絡起來。但他確實被國內外同行尊稱為“大熊貓之父”,在大熊貓科研領域,提到“張和民”三個字,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同事的眼裏,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是一個十分靦腆的人,談起自己總是沒有什麼話説,但對於大熊貓,張和民總是有説不完的故事。從早期的“五一棚”到現在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中國大熊貓研究事業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張和民的足跡。

  自1983年大學畢業到偏僻的臥龍自然保護區工作以來,他潛心於野生動物保護科學研究工作,先後完成和組織完成了近20項大熊貓繁育的科研課題。

  中國大熊貓保護中心運用這些科研成果,從1991年至2004年共繁殖大熊貓48胎72仔,成活59仔。從2000年至2004年,中國大熊貓保護中心大熊貓幼仔成活率連續5年達到100%。臥龍保護區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由10只發展到81只(包括野外搶救的大熊貓),佔全國大熊貓圈養總數的一半。

  他組織科研攻關,成功地攻克了大熊貓發情難、配種難、成活難三大繁育難題,在大熊貓人工繁育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熬過難關只為事業 為了大熊貓毅然回國

  1983年,張和民從四川大學生物系畢業,來到臥龍開始大熊貓觀測工作。上世紀80年代和張和民同去臥龍的110個大學生,走掉了104個,只留下了6個。

  在“五一棚”觀測大熊貓時,張和民熬過了“饑餓關”“寒冷關”“行走關”和“英語關”等一道又一道的難關。

  當時在“五一棚”進行大熊貓野外觀測工作的除了國內知名動物學家外,還有包括喬治?夏勒在內的一些外國動物學家。為了能和外國專家交流,張和民不停地在自己左臂上寫下外國專家提到的每個單詞發音。一天下來,張和民的左臂上寫滿了,晚上他又回去繼續翻字典,學習這些新詞語。

  1985年5月,全國進行第二次大熊貓普查工作,國家急需一位又懂專業、外語又好的翻譯。“只有我一個人符合條件。”張和民説,“那時我白天上山,跟著做記錄,晚上再把這些記錄翻譯成中文。一個人做了2份工作。”

  1987年,張和民被公派到美國愛達荷大學,攻讀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碩士學位。

  在美國的日子裏,給張和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國科學家對他們國家大多數野生動物已經“瞭如指掌”,特別是對很多物種的種群情況、疾病流行情況、棲息地變化情況都非常清楚。而我國在對最珍貴的大熊貓的研究方面卻還存在很多空白。

  1989年,張和民畢業了。當時留在美國很容易,填張表格就能領“綠卡”,但工作就會變成簡單的重復。“我還是想把學到的東西和自己的想法結合起來,我想回來實踐,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用愛心飼養大熊貓 熊貓養好了又養老百姓

  回國後,張和民及其同事承擔了林業部下達的“大熊貓繁殖攻關”計劃。而張和民解決大熊貓“發情難、配種受孕難和育幼成活難”三大難題的秘訣竟然是--愛心飼養。

  “以前我們以為大熊貓是孤獨型的,但後來我們意識到大熊貓也是社會化的動物。”於是,張和民及其同事把過去單獨關在籠中的大熊貓聚在了一起,這樣大熊貓就不會因心情鬱悶而不發情,交配時更不會打架了。現在,大熊貓們每天上午一起玩耍已經成為了它們生活中的樂趣。

  從“8小時熊貓”到“24小時熊貓”則又是一大突破。以前由於工作人員一天只上8小時班,大熊貓下班後就沒人管了,這並不符合大熊貓的習性。張和民解釋説:“大熊貓是邊走邊吃邊睡的動物,一天16小時它都在活動。” 大熊貓改為24小時都有人照管後,最突出的變化就是大熊貓生病少了,獸醫也不累了。

  現在,張和民對工作人員要求最多的就是“愛心飼養”。大熊貓和人一樣,心裏一緊張,激素分泌出現問題,就會生病。“現在,我要他們每天喂熊貓的時候,都要和熊貓説話。”

  2002年,張和民由於突出的成績,正式從技術人員的崗位走到了領導崗位上。自1983年建立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以來,臥龍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的“政事功能合一”的保護區,張和民除了擔任管理局局長以外,還要擔任特區主任,負責安排臥龍老百姓的生産生活。

  記者在去臥龍採訪的路上,不斷看到裝滿蔬菜的卡車從山裏往外開。原來,這都是保護區為扶持當地群眾發展的綠色反季節蔬菜--蓮白,僅這一個品種當地農民平均每戶每年就能增收150元。

  然而,張和民上任之初,臥龍老百姓的貧窮曾讓他感到震驚。在耿達鄉一戶貧困的農家,低矮的石砌房子搖搖欲墜,幾塊簡易的木板搭成了唯一的一張床,2個大背簍裏胡亂地裝著些又臟又破,沒法分辨顏色的衣服。2個大人3個孩子、一家5口就擠在被煙熏得漆黑的房子裏,沒有傢具、沒有電器。

  為了幫助百姓擺脫貧困,張和民想了幾個辦法:除了上述的種植綠色反季節蔬菜以外,他還積極幫助老百姓開辦農家樂,並優價收購退耕還林的竹子等。

  2004年,臥龍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074元,明顯高於臨近民族縣的平均水平。100%的農戶用上了電燈,75%以上的農戶用上了電飯煲、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解決家庭矛盾的秘訣 高興事、頭疼事和傷心事

  這個連熊貓都能溝通的人,又是怎麼處理事業和家庭的矛盾呢?

  臥龍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在大熊貓繁殖期,也就是春寒時節,常常一整天顧不上吃飯和休息,更別提回家了。大熊貓産仔了,更是整夜整夜守候在幼崽旁邊。遇上病重的熊貓幼崽,往往是連續72小時不離開半步:為幼崽翻身、排便、蓋被子。

  可是對家庭來説,他們確實又是那麼的不負責任。有的家屬指責説:“你們老婆懷孕了也沒有這麼扶持過,娃娃的尿布你們沒有洗過,娃娃生病你們沒有管過!”

  對這個問題,張和民笑了起來。“我不怕大家笑話,我願意在家裏做個趴耳朵(方言:意思是凡事聽老婆的)!”不過玩笑歸玩笑,張和民還是道出了秘訣--“經常與家屬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談笑間,張和民的妻子正好走進辦公室,拿出了剛剛從家裏翻出的老照片,全都是張和民早年在“五一棚”工作和留學時的照片。看得出來,妻子對張和民的工作還是十分支持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張和民也有七情六欲。

  他最高興的事情就是每年大熊貓生崽的時候。“有好幾次,我聽説要生了,就從成都坐上車往回趕。”張和民説起來簡直是眉飛色舞,“有時候那麼巧,大熊貓六七個小時都沒生下來,我一回來它就生下來了。連工作人員都和我開玩笑。”今年,臥龍大熊貓已經生育了15只幼崽,還有3胎沒有生。“數量上算全國第3大大熊貓部落了,”張和民對此戲稱道。

  “職工子女就業、當地百姓就業就是我的頭疼事。”張和民解釋説,“按照規定,就業時我們應該優先照顧百姓子女,但我們的職工子女受條件所限,往往教育程度不夠,不好找工作。”

  有的職工不理解,説別的工作做不了,喂餵大熊貓總可以吧?殊不知,喂養大熊貓也算科研工作,一般人做不來。“一般情況下,我都盡力幫助安排。”張和民還是堅定的表示。

  而張和民的傷心事發生在13年前,確實讓他唸唸不忘。“1992年,第一隻人工哺育的熊貓幼崽活了180天突然死了,是我一生中最傷心的事。”當時的大熊貓育幼技術還不成熟,大熊貓幼崽一般只能活幾天。“本來我們以為幼崽活了180天就成功了,可誰想到……”

  在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張和民似乎還沒聊夠大熊貓,於是又向我們吐露了一件他的關心事--大熊貓放歸前期研究課題。“我們已經為大熊貓‘祥祥’做了2年多的訓練,讓它在放歸前學會一些野外生存的能力。”

  由於出色的工作,張和民先後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大熊貓保護特別貢獻獎”、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大熊貓”獎、“首屆林業科技貢獻獎”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創新人才獎”“優秀專家”及省林業廳授予的“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新華社記者李雯、馮昌勇、郭根深)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