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在四川三聖鄉紅砂村,我們看到,這裡原本用來種地的農田,由於土壤成分特別適合種花,兩年前在專家的幫助下,已經全部改種了鮮花。鮮花不僅銷路特別好,還把紅砂村裝點成了一個游人如織的賞花景點。
佘秀英和村民們的日子,當時靠着這些庭前院後的鮮花,着實紅火了一把。
紅砂村農民 佘秀英:都是開着車來的,滿院子都是人,忙得我連上趟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記者:那收入怎麼樣呢?
佘秀英:一天就是兩三百塊錢,一個月下來比我以前半年(掙)的(錢)還多。
游人在賞花的同時,帶動了紅砂村的餐飲、郊游等農家樂生意,村裏計劃着大張旗鼓地向外推出生態旅游村的品牌。可好景不長,生態旅游紅火了不到半年,佘大姐的生意就冷清了下來。
紅砂村農民 佘秀英:不止我一家,全村都一樣,不僅沒有回頭客,來的人也越來越少,我們天天坐在一起商量這個問題,焦(急)得我整晚整晚睡不着。
紅砂村黨支部書記 朱大順:焦(急)的不只是農民,我們村裏也坐不住了,急着去搞市場調查,普遍反應村裏的環境不好,人家來了看在眼裏不説出來,下次就不願再來了。
紅砂村農民 佘秀英:我們村裏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一年四季到處都是鮮花,憑什麼説我們環境不好,我真的想不通啊。
【新視角】
四川省環保科學院副總工程師 施為光:種花僅僅只是改變了一種作物,並沒有改變農民的生活觀念,只有引導農民意識到問題找差距,農村的生態環境才會徹底改變。
村裏很快請來了省裏的環保專家,從農民的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方面列出了附帶整改措施的意見表。
紅砂村農民 佘秀英:他提出的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上的東西,什麼油煙重,沒有沖水廁所,雞鴨鵝滿天飛。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有什麼不好的,他們真是窮講究。
紅砂村黨支部書記 朱大順:當時農民們都不理解,我們就挨家挨戶做工作,從一戶開始,幫助他搞油煙凈化,治理環境,漸漸他的生意好了,無形中帶動了其他的農戶。
去年起,當地政府開始定期聘請環保專家給紅砂村的農民培訓,安排各部門的公務員成為農戶家的編外成員,共同生活,引導農民使用水沖式廁所、清潔能源和油煙凈化裝置。村裏還新建了日處理量400噸的小型污水處理廠、雨污分流的排污管網,並對農民的垃圾分類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理。
如今,佘大姐不僅種花賣花、做農家樂生意,就連家裏的樓房也出租給了度假的游客。
紅砂村農民 佘秀英:現在好多城裏人來了,都羨慕我們這兒住得舒服,想買我的房子,現在我可不稀罕了,環境好了,真正享受的還是我們農民自己啊。
【新數字】
現在紅砂村被評為四川省生態示範小區,到2010年,四川將建成工業生態園區、 農業生態園區、人居活動小區和自然生態小區等四大類生態小區近500個。
【新起點】
今年,四川提出建立生態省的目標,將建成旅游、交通、工業、農業等18個生態體系,將四川打造成為長江中上游的生態屏障。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