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19日 21:03 來源:
新華網阿比讓5月19日電:“科特迪瓦國家隊80%的球員是我們輸送的,”“含羞草”俱樂部職業隊主教練帕特裏克 裏維格半是埋怨半是得意地説,“他們走了(圖雷等選手轉會歐洲)之後我們被迫重新組建一支職業隊。”
在科特迪瓦提起“含羞草”,所有受訪者都會告訴你那是一家足球俱樂部。熱心的人還會告訴你,那是孩子們的足球天堂、球星成長的搖籃。
世界盃賽前,新華社記者來到位於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東部的裏維埃拉區,實地探訪“含羞草”俱樂部的訓練營。
訓練營瀕臨潟湖,翠綠的草坪與白色的沙灘和深藍色的湖面交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仿佛置身熱帶度假“天堂”。整個訓練營佔地約十公頃,擁有一個尚未完工的賓館、兩塊標準足球場、一個田徑場、三個網式足球場、一個網球場和一個沙灘排球場。
“這裡是足球的天堂,”訓練營主管貝努瓦 尤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説,“雖然無法與歐洲豪門相比,但這已經是非洲最好的訓練營了,甚至比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的訓練營都強。”
“含羞草”始建於1948年(科特迪瓦1960年獨立前為法屬西非殖民地)。當時,一群喜愛足球的商人和公務員為了給孩子們創造踢球的機會,籌建了這傢俱樂部。時至今日,俱樂部已擁有一支職業隊、一支青年隊(17歲-18歲)和兩支少年隊(16歲和14歲),還興建了十幾間學員宿舍、八間教室、兩個餐廳、兩間更衣室、一個健身房和一個醫務室等設施。
記者採訪正值當地時間下午三時。訓練營裏一片寂靜,學員們都在上課。徵得同意後,記者來到教室窗前旁聽。一間教室裏,老師正在講述非洲歷史地理;在另一間教室裏,老師正教授英文。為保證一週20小時的文化課程,俱樂部聘請了20名兼職教師。每個進入訓練營的孩子都要進行考試,俱樂部根據考試成績將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年級和班次。“我們的目標是育人,不單是培養球員。孩子們需要成長,需要面對生活,”尤先生説。
訓練營目前有學員43名(不包括職業隊),他們是教練們在西非各國經嚴格挑選後入學的。被選中後,孩子們的家長需要與俱樂部簽訂為期三至四年的合同,學員的培養、升遷與轉會均由俱樂部全權負責。訓練營是所寄宿學校,學員們每週一早晨抵達,每天六點一刻起床晨練,十點上課;下午兩點上課,四點訓練。周六上午進行教學比賽,下午返回家中。學員經嚴格訓練後逐級升入俱樂部各支球隊。
“這裡一切都是免費的:食宿、教育、訓練,”尤先生強調説,“我們不以贏利為目的。”俱樂部的財政支持主要來自贊助和球員轉會收取的培養費。
“我們的工作,簡單地説,就是培養球員,向一線職業隊和向國外俱樂部輸送球員,”裏維格説,“而職業隊的目標是永爭第一,以維護俱樂部名譽、吸引更多贊助商。”
1990年以來,“含羞草”一直稱霸科特迪瓦國內聯賽,並於1998年獲得非洲俱樂部賽冠軍。在科特迪瓦足球俱樂部的金字塔結構中,“含羞草”位於塔尖,也是唯一一家對贊助商具有吸引力的俱樂部。
下午四點,課程結束。學員們身着T恤衫和短褲開始了訓練。當天訓練的內容是網式足球。學員們分成六個組,輪流打比賽。尤先生作為教練參與比賽,並不時指點一下。俱樂部共聘請了一名主教練和五名助理教練,專門負責青少年球員的訓練工作。
“我在這裡生活兩年了,”一位名叫伊雷納的學員對記者説,“我在這裡感覺很好。我喜歡在這裡踢球。家長們也支持我。我的夢想是有一天像科洛 圖雷那樣去國外踢球。”伊雷納説,文化課的課程跟其他學校是一樣的,他們通過國家組織的考試後才能獲得學業證書。跟其他不進訓練營的孩子相比,他們多了訓練,少了自由玩耍的時間。
訓練營名為“福地”,法語原文的意思是“祝福的土地”。這裡同時是科特迪瓦國家隊的主要訓練基地。2005年10月8日,這塊帶有祝福的土地果然“顯靈”。科特迪瓦國家隊這天首次獲得世界盃賽決賽圈的入場券。
“足球是集體項目,不能光靠一兩個球星。相同道理,‘含羞草’俱樂部也是由許多默默無聞的工作者和支持者支撐起來的。沒有他們踏實的工作,就沒有俱樂部的今天,”尤先生總結説,“這些工作不僅對孩子們有益,對教練員也有幫助。特魯西埃成名前也在這裡執教過職業隊。”
“含羞草”青少年訓練營是科特迪瓦首家足球學校,成立於1994年,迄今共培養了數百名球員。“科洛 圖雷、阿魯納 丹達內、巴卡裏 科內……”尤先生一口氣列舉了好幾個科特迪瓦球星的名字。以科洛 圖雷為代表的首批球員在2003年初前後離開俱樂部,前往歐洲踢球。而這批球員正是科特迪瓦國家足球隊的主要班底。
瀏覽科洛 圖雷的個人網站,可以體會到這位英超阿森納隊的主力中衛成名後對“含羞草”俱樂部的感激之情。他一直尊稱當年的教練讓-馬克 吉優為“精神上的父親”。“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老師和教練潛移默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先生説,“但不管球員是否心存感激,我們都將繼續我們的事業。”
責編: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