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5日 13:13 來源:
市場報消息(記者王海):
“大軍正逶迤前行,忽一聲號炮,滾木擂石如雨而下……奔出40餘里,方收住陣腳,又有一彪軍殺來……”這些歷史演義中有關伏擊戰場景的描述,最近卻被人拿來形容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形勢:毫無戒備、連連遭挫、處處被動,以致“三軍大恐”!
6月5日,英國食品標準局在其市場上銷售的鮭魚體內發現“孔雀石綠”,發出了繼“蘇丹紅1號”後的又一食品安全警報。消息傳至中國,媒體和消費者發現,“孔雀石綠”竟是我國漁民最常用的藥劑之一,在漁藥市場上以每公斤30元的價格大肆出售!一個月後的7月7日,農業部終於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嚴查違法經營、使用“孔雀石綠”的行為。“孔雀石綠”對人體具有致畸形、致癌作用,在我國卻長期被違法用於漁業生産和運輸。對此,不少消費者後怕不已,望魚心悸。在有關部門再次展開聲勢浩大的“清剿”運動的同時,無數消費者卻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又中埋伏了!”
前一次“中埋伏”,指的是“蘇丹紅”事件。2月18日,英國食品標準局公佈含有“蘇丹紅一號”染色劑的食品清單,歐洲迅速開始嚴查。十多天后的3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官員公開表示:“還沒有接到食品中使用蘇丹紅的報告。”但僅僅3天之後,廣東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就被查出“蘇丹紅”,各地報告也連續不斷,消費者一時陷入恐慌。事實上,早在多年前,我國就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蘇丹紅”,卻遲遲沒有檢測標準出臺。這場事件中,公眾對有關部門的質疑之聲扶搖直上:明知“蘇丹紅”有害,有關部門卻長期不檢測、不查處、不警告,活生生把廣大消費者引入了有毒食品的伏擊圈!
對比“孔雀石綠”和“蘇丹紅”事件,二者頗多相似:兩起事件都由外國率先發出警告繼而影響中國;在國內消費者和媒體的推動下,相關部門才介入並大規模查處;被曝光時兩種化學藥品都已經在國內為害多年;有關部門對兩種物質的危害早有掌握,卻一直未作出有效的防範及警告。此外,最讓消費者不可接受的事實是:查處“蘇丹紅”之初,我國竟尚未出臺相應的檢測標準;“孔雀石綠”事發之時,有關部門還不無炫耀地宣稱“即將開展檢測,相關檢測實驗室將在兩周內搭建完成。”
據了解,早在1996年,我國出臺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衞生標準》就明令禁止使用“蘇丹紅”。但10年過去了,有關部門竟然還沒有拿出來相應的檢測標準。所禁項目無從檢測,禁令無疑等於一紙空文!與此類似,早在2002年5月,我國就已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並且幾年間媒體對“孔雀石綠”的曝光也不斷見諸報端,卻遲遲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而採取有效措施。直到國外事發,有關部門才慌慌張張開始搭建檢測實驗室。所禁項目沒有檢測設施,禁令再多也是白搭。然而“蘇丹紅”事發,10年沒有出臺的檢測標準一個月搞定;“孔雀石綠”曝光,3年不見影子的檢測設施兩周搭建成功。可見,對於食品安全,有關部門不是不能為,而是不作為。有關部門10年不為,一次“圍剿”就可彌補,但老百姓10年間吞下的毒,由誰來挽回?
眼下,我國啤酒行業再次爆發“甲醛事件”。事實上,早在幾十年前,國外啤酒行業就已對甲醛的使用以及利害達成了共識,但在日韓兩國緊急將中國啤酒撤架的同時,國內仍在標準和檢測問題上爭吵不休。當下尚未有權威部門對此作出定論,但相信不少消費者會一聲長嘆:“我們又中埋伏了!”
食品安全事關全民的根本利益,絕非兒戲。孫子云:多算勝少算,何況於無算乎!然而在明知隱患存在的情況下,維護國家食品安全的有關部門竟然不作任何防範,當危機爆發時,完全是臨陣鑄槍,被動應付,並且類似情況再三發生!孫子又雲: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假如有關部門根本是“不知兵之將”,那麼誰能保證不會有“奪民之命”的事情發生呢?
責編:張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