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學畢業生徐本禹:從志願支教到招商引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0日 15:59 來源:

  新京報消息(郭建光 倪華初):因義務支教聞名的大學畢業生徐本禹重新選擇支教地,他認為應發揮支教者的品牌效應,把單純的支教行為上升到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核心提示

  22歲的大學畢業生徐本禹在貴州貧困山村支教,他的義舉廣受讚揚,並帶動了眾多志願者。

  從免費鄉村教師到成為“體制內”的志願者,徐本禹獲得了社會承認,給支教地帶來了新的觀念和活力。

  一次與基層官員的談話,改變了徐本禹長期以來的固有想法,他稱自己的思想開始“昇華”,認為志願者除了單純支教,更應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離開原支教地來到新的環境,徐本禹作出了選擇。從現在來看,在支教上,徐本禹更多地成了一個符號,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品牌效應”為當地的招商引資,脫貧致富發揮作用。

  “同學們,新學期開始了!”8月30日,徐本禹站在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大石村小學操場的旗桿下嚴肅地宣佈。在他面前,近200名小學生靜靜地站立着。原本計劃的升旗儀式,因為學校僅有的一面國旗破爛不堪而取消。

  從這一天起,22歲的華中農業大學畢業生徐本禹正式到大石小學支教,並出任名譽校長,負責對外聯絡及捐贈物資的分發工作。

  在一年前的2003年7月15日,徐本禹隻身來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岩為民小學做免費的鄉村教師,隨着媒體的報道,他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

  一年後,已考上公費研究生的徐本禹保留兩年學籍再次來到大方縣支教,但時隔不久,他卻做出了離開狗吊岩為民小學前往大石村小學的決定。

  徐本禹承認,狗吊岩為民小學現在仍然師資奇缺,他對孩子們的熱愛絲毫未減。但他選擇離開的原因,除了同樣貧困的大石村需要老師外,更重要的,是大水鄉領導的求賢若渴,這使他能夠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實現自己從單純的支教行為變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抱負。

  受社會恩澤而回報社會

  高高的個頭,方臉龐,戴着近視眼鏡的徐本禹來自山東聊城鄭家鎮前景屯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按徐本禹的自述,他的父親是一名小學教師,母親在家務農,是家裏主要的勞動力。

  “儘管家裏窮,母親還是經常拿出家裏的東西幫助那些更貧困的家庭。”徐本禹説,“從小我就受母親的影響,幫助需要幫助的人。”1999年9月,徐本禹考入華中農業大學經貿學院經濟學專業。

  “我考上大學後不久,第一次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徐本禹説,那時剛剛軍訓完,天氣已經比較冷了,但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軍訓服。“我的同窗室友胡源的父母來看望兒子時,我正好在宿舍。阿姨看到我穿得少,就把胡源的兩件衣服送給了我,並對我説:”天氣冷了,別凍着。在生活方面有什麼困難和叔叔阿姨講。‘我聽了非常感動。“”就是這件事情改變了我一生的看法。“徐本禹説,當時他只有一個念頭: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就要把愛心傳遞下去,用自己的行動來幫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幫助的人。

  開學不久,徐本禹勤工儉學賺到了第一筆收入50元錢,除7元自用外,其餘全部捐給了山東費縣一個叫孫姍姍的貧困女童。

  徐本禹還因向綠色希望工程捐款而成為湖北電視臺《幸運地球村》節目的嘉賓。“節目錄製完後,主持人送給我500元錢。回到學校,我把其中的200元錢捐給了班上一名家庭條件很差的同學,100元捐給了在聊城師範學院讀書的同學,還有100元錢捐給了湖北沙市的孤兒許星星。”

  許星星曾獲得過全國十佳春蕾女童的稱號。徐本禹説,他一直沒有間斷過對許星星的資助。“來貴州之前,我因考研成績優秀獲得了6000元國家獎學金,我從這6000元中取出2400元留給了我們係黨支部的老師,作為許星星兩年的生活費,每月100元。”

  狗吊岩的新變化

  不能不説,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岩為民小學因為徐本禹的支教行為,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現今的為民小學是一座二層磚混結構的建築。在2003年9月前,為民小學的校舍是半山腰的一個山洞,當地人稱其為“岩洞小學”。

  徐本禹回憶説,他第一次知道“岩洞小學”還是在2001年12月,他在《中國少年報》上看到了一篇介紹“岩洞小學”的文章。“我被孩子們的精神感動了,心裏總想著為他們做點事情。後來我就和同學們決定暑假時到”岩洞小學“幫幫孩子們。”

  2002年暑假,徐本禹和另外4位華中農大的同學一起來到“岩洞小學”。“沒來過這裡的人根本想像不到這裡的條件有多差。山洞裏黑漆漆的,光線很暗。孩子們都聽不懂普通話。村民家裏都很窮,孩子們每天都要背着背簍打豬草,上山、下山,非常辛苦。”在狗吊岩,徐本禹教的是5年級。

  他承諾要帶這個年級的學生升入初中。2002年8月8日,徐本禹暫時離開了狗吊岩返回學校。“有一個孩子問我,‘大哥哥,你還要來嗎?’我當時正在報考研究生,很難下決心。但看到孩子期盼的眼神,只能點點頭。

  我向孩子們承諾,畢業後,我來這裡支教兩年。““孩子們對知識的期盼鼓舞了我。”徐本禹説,畢業時他已經考取了學校的公費研究生。“我支教的願望非常強烈,最後學校同意給我保留兩年的學籍,並給我很多支持和鼓勵。”“這是華中農大建校以來首次破例。”徐本禹笑着説。

  8月28日,為民小學的創辦者吳道江表示,徐本禹的到來,為狗吊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孩子們可以聽懂普通話了,與人交流也不害羞了。”吳道江説,因為徐本禹,學校的學生增多了。在徐到來之前,學生大約是140人,他來後,學生的人數上升到250人左右。

  “最重要的變化是喚起了村民對知識的重視。”吳道江説。而為民小學的老師們也都認為徐本禹的到來為狗吊岩帶來了新的觀念。

  “沒有電和信的日子,我是非常孤獨的”

  狗吊岩距貓場鎮18公里,兩地之間有一條簡易路相通。這條路崎嶇不平,很少有車輛往來。記者進村時,租了一輛三輪車,走了將近一個半小時。司機説,如果下雨,這條路根本就無法通車,惟一的辦法就是走路。志願者鄧長亮曾在雨後走過一次,他在日記中記載,走這段路花了將近4小時。

  “我每天都感覺到很孤獨,從城市生活到農村生活的落差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語言上的障礙。”8月29日,徐本禹回憶那段支教生活時説,開始的一段時間他特別不適應,非常想念家,“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2004年4月,徐本禹回到母校華中農大做了一場報告。第一句話是:“我很孤獨,很寂寞,內心十分痛苦,有幾次在深夜醒來,淚水打濕了枕頭,我快堅持不住了……”本來以為會聽到豪言壯語的學生們驚呆了,沉默了,許多的眼淚奪眶而出。

  徐本禹到貴州支教後,媒體曾對他的事跡做過一系列報道。徐本禹因此有了全國各地的支持者。去年下半年,他總共收到了一百多封信,每封信他都要回復。

  “我感覺最快樂的時候就是每5天收一次信。”他笑着説,“儘管有時候會落空,但我有期待,感覺會好一些。”“去年中秋節,我只剩下50元錢。我狠狠心到貓場鎮買了5斤月餅,自己吃了3斤,其餘的分給了學生。”徐本禹回憶説,但是此後他就經常為錢而困惑。後來,他給一家報社投稿,賺了120元稿費,日子才好過一點。但缺錢一直是困擾他的大事。

  狗吊岩直到今年3月份才通了電。

  “在沒有電和信的日子裏,我是非常孤獨的,只能靠收音機獲取外界信息。我一遍一遍翻看以前的照片和信件,與照片上的家人、同學和朋友説幾句話,只有這時我的心裏才會舒坦些。”

  今年3月,徐本禹被列入“貴州省扶貧接力計劃”,成為“體制內”的志願者,每月可領取500元生活補助。2004年寒假期間,徐本禹回到武漢向社會募捐。

  “我總共募捐到了3000冊圖書,4集裝箱衣服。”徐本禹説,募捐的事情對他觸動很大:“整理募捐的東西是非常費勁的。我需要別人幫助我,但很難找到真正幫助我的人,我感覺孤獨無助。後來我的想法就發生了轉變,想通過做一些事情喚起全社會對西部地區貧困兒童的關注,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無助。”

  徐本禹説,他的孤獨還來自當地政府的態度,“我在狗吊岩的時候,鎮政府只派人象徵性地看過一次。”徐本禹表示,當地政府並沒有充分認識志願者本身的價值,他對貓場鎮政府的態度有些失望,離開狗吊岩的念頭油然而生。

  “志願者應成為橋梁,而不是單純支教”

  實際上,最終促使徐本禹離開狗吊岩到大石村,是他和大水鄉黨委書記的一次談話。徐本禹承認,這次談話堅定了他利用自身價值為鄉親造福的決心。

  2004年2月29日,徐本禹從武漢回到貴陽。是日,大方縣團委借大水鄉黨委書記沈義勇的車到貴陽接徐本禹。

  “在車上,我和徐本禹聊了很多,主要是希望徐本禹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及華中農大的優勢,為西部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從根本上解決西部的基礎教育問題。”8月29日,大方縣大水鄉黨委書記沈義勇告訴記者,他在和徐本禹談話中,覺得徐的專業和所在學校對西部地區的發展“有招可施”。“我還告訴徐本禹,大水鄉政府一定會大力支持和配合他的工作,一定積極為他的活動創造條件,希望他能到大水鄉支教。”

  “支教只是解決一部分人的問題,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農村孩子讀不起書的原因就是經濟不發展。”沈義勇説,“所以,我就請徐本禹到大水鄉來,利用他自身的資源為大水鄉的發展帶來機遇。”

  當日晚,大方縣縣委組織部張部長與徐本禹也有一次談話。“張部長也説,希望我能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學校資源,學有所用,發展地方經濟,從根本上改變大方縣貧困孩子的受教育狀況。”徐本禹説,寒假期間,他就産生了喚起全社會關注西部地區貧困兒童的想法,但一直沒有找到好的途徑。

  “與沈書記和張部長談話後,我的想法就開始‘昇華’了,從單純的支教行為變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徐本禹説,在來狗吊岩之前,目標很單一,就是把孩子們教好,但現在他認為這樣的想法有點狹隘,應該由點上升到面,上升到帶動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上。“我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在支教的同時,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一點事情,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志願者的作用和價值。大水鄉大石小學的辦學條件更差,學生更需要幫助,而且當地政府很重視教育和經濟的發展,因此我決定忍痛割愛,離開狗吊岩,到更需要幫助的地方去!”

  “我認為志願者應該成為一種橋梁,而不是單純支教。”徐本禹説,只有這樣,意義才會更大一些。 2004年7月,徐本禹正式離開狗吊岩。 與狗吊岩相比,大石村同樣貧窮。

  按照大石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成良的介紹,大石村是大水鄉最偏僻落後的村莊,全村187戶,783口人,人均年收入約200元,村裏的機動車是外出打工者購買的兩輛摩托車。

  王成良説,大石小學始建於1944年,沒有在教育局備案,沒有公辦老師,現在所有的老師都是自願的,老師們的月工資在110-150元之間。

  大石村小學的教室是一座兩層木質結構的樓房。踩上去,感覺整個建築都在搖搖晃晃。木質樓房的每層樓有三個房間,分別安置1-6年級6個班的學生。教室的墻壁是用竹子編織而成,四處透風。

  “冬天孩子們勉強挨得過。”學校老師高松説,沒有取暖設施,孩子們都是硬挺着,這讓他心疼。

  “徐老師説要給大石村換一個新的面貌。”35歲的校長王成范談起徐本禹時,臉上就挂滿了笑容。

  王成范説,知道徐本禹要到大石的消息後,村裏人就一直盼著徐老師的到來。

  8月27日,大石小學報名工作已經開展了幾天。

  “村民們知道徐老師要來,都來給孩子報名了。很多輟學的孩子都回到了學校,這學期學生由128名增加到近200名。”校長王成范説,本來學校每學期收70元書雜費,但徐本禹説了,只收40元書費,雜費他去爭取。

  8月30日,徐本禹告訴記者,大石村128名學生的雜費已經落實。不可避免的是,徐本禹的離開在狗吊岩掀起了軒然大波。

  狗吊岩為民小學的創辦者吳道江就頗有微詞:“徐本禹的離開不僅傷害了我的感情,而且還傷害了孩子們的感情。因為他承諾要在狗吊岩呆兩年,要帶一個年級的學生升入初中。”

  吳道江表示,徐本禹的離開對為民小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到為民小學支教,但他不想要“編制外”的志願者。“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師資源的短缺。

  為民小學有6個年級,只有4位老師,長期下去,不僅老師吃不消,學生們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吳道江尤其感到失落的是,很多志願者和捐贈物資都是追隨徐本禹的,徐本禹走到哪,志願者和捐贈物資就走到哪。“為民小學能辦一天算一天,即使倒閉,我也無可奈何。”

  徐本禹的學生對老師的突然離去也感到不可理解。14歲的楊光軍説,徐老師走之前,班上的人都不知道。“他走之後,我們非常想念他,希望他還能回來教我們,還能給我們寄來書費,徐老師曾答應給我們的。”

  徐本禹的“品牌效應”

  看得出,能把徐本禹“挖”到大水鄉支教,大水鄉黨委書記沈義勇非常滿意。

  沈義勇説,他看重的是徐本禹的品牌效應。為此他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借用網絡和媒體。

  6月26日至7月3日間,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到貴州看望徐本禹,並拍了一組徐支教工作的照片,發在天涯社區網站,很快就引起了強烈反響。

  借此機會,沈義勇在天涯社區公佈了徐本禹和他自己的電話號碼。

  “我很多時間都在回復短信。”徐本禹的手指一直停留在手機鍵盤上,不停的收發着短信,“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和我聯絡,表示要用各種方式支持貧困兒童上學。”沈義勇也認為宣傳達到了效果。

  “帖子在天涯的點擊率非常高,現在超過了100萬次,並引起了國外媒體和各界人士的關注。”

  沈義勇説,現在已有13個國家的熱心人士通過網絡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跡,並要求資助大石小學的貧困學生,美籍華人陳旭昭女士還在美國進行募捐,為大石小學的學生資助2000美元。

  “我就是要借助徐本禹的‘品牌效應’,吸引外界資源走進大水鄉”。沈義勇説,徐本禹的資源優勢應該得到充分發揮,不能浪費。

  54歲的王昌茹就一直在關注徐本禹的事跡,7月初她從武漢趕到了大方縣,“我是衝着徐本禹來的,徐本禹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王昌茹説,她決定與徐本禹一起支教。

  目前,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廣播學院、貴州大學等高校的志願者先後趕到大水鄉,與徐本禹一起進行支教和社會調查。

  據大水鄉政府統計,截至8月29日,共有36名志願者在大水鄉支教或考察。受捐贈的小學生達188人,捐助資金13760元。最讓沈義勇感到自豪的是大石村小學的修建工作馬上就要開始。

  “華中農大捐贈了8萬元,省教育廳撥款20萬元,畢節地區教育局5萬元,大方縣教育局3萬元,總計36萬元。”他高興地説:“志願者的行動得到了貴州省省委書記的重視。”沈義勇和徐本禹的下一步棋就是要整合外界資源,幫助大水鄉脫貧致富。“目前我們和華中農大已經達成協定,他們要在大水投資項目。”沈義勇説。(編輯:郭琼麗)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