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王金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6日 18:53 來源:中國網

  2月1日,台灣舉行第六屆“立法院長”選舉。結果,王金平以123票比101票的結果,擊敗民進黨推出的“立法院長”人選、代主席柯建銘,第三度當選“立法院長”。被稱為“政壇不倒翁”的王金平三連任“立法院長”,又是國民黨本土派的領袖,其未來前途自然受到島內各界的高度關注。

  “小諸葛”精明靈活,基層實力雄厚

  王金平於1941年3月出生在台灣省高雄縣路竹鄉的一個農民家庭,1963年大學畢業。1975年,王金平在34歲時當選為“增額立法委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立法委員”。之後,他連選連任,創下了“十連任”的紀錄,自1993年起任“立法院副院長”,1999年起任“立法院長”,1993年起當選國民黨中常委,2000年6月起當選國民黨副主席,2003年11月擔任連宋配競選總部主委,被島內輿論稱為“政壇長青樹,立委不倒翁”。

  王金平之所以仕途一帆風順,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得益於高雄縣第一大地方派系“白派”掌門人、高雄縣前縣長林淵源的大力提攜。1975年12月,王金平當選“增額立委”,主要就是林淵源的支持。1980年王金平因違反“票據法”被起訴,1986年2月被判刑6個月並被罰款320萬元新台幣,政治前途一度跌入谷底。在1986年底的“立委”選舉中,雖未獲國民黨的提名,但王金平憑着“白派”的支持及紮實的政績,自行參選獲得連任,奠定了在“白派”的掌門接班人地位。王金平説,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就是林淵源老縣長,“每次我競選時,老縣長都沒日沒夜地四處奔波、替我拉票,比他自己參選還緊張。”如今貴為“立法院院長”的王金平依然對林淵源執禮甚恭,視林如父。

  其次,王金平一向堅持廣結善緣、與人為善的作風,在政壇幾乎沒有樹敵,容易爭取到各種勢力的支持。王金平精明靈活,人稱“小諸葛”,有着與其他有棱有角的政治人物不一樣的特性。他身段柔軟,善於協調,交友廣泛,不分紅派、黑派,都能左右逢源。1983年,王金平與同黨“立委”劉松藩等人組成“立院”次級團體“十三兄弟會”,在“立院”形成有權有勢的派系。島內輿論分析,王金平有今天的地位,不是靠的專業,而是長期經營的人緣關係。

  再次,篤信佛教的王金平把替選民服務當成做善事,只要選民有困難,他都會盡力去幫助他們,同時在“立法院”大力為高雄縣爭取建設經費,奠定了他在該縣的“霸主”地位。

  泛綠軍拉攏王金平,意在分化泛藍軍

  王金平是國民黨內深具實力的本土派人物,不但與李登輝關係匪淺,在處理朝野紛爭時又深得陳水扁的“倚重與信任”,因而自2000年3月國民黨慘敗以來就一直成為泛藍、泛綠兩大陣營都能接受的最佳人選。而泛綠軍則極力拉攏王金平,想以此分裂國民黨、分化泛藍軍。

  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後,李登輝多方策動王出來另組政黨,以徹底分裂國民黨。陳水扁則寄望王金平加入所謂“國家安定聯盟”。2003年“連宋配”正式成形前後,泛綠軍又挑撥離間,説連宋打壓王金平等本土派人物的空間。2004年1月,時任“臺聯黨”主席的黃主文赴“立院”拜會王金平時還替王金平爆出,鼓動王“2008年一定要出來選‘總統’,否則就沒有機會了”。

  但王金平仍堅持廣結善緣、兩邊不得罪的作風,左右逢源。在2002年2月的第五屆“立法院長”選舉一役中,王金平因受到藍綠兩大陣營的支持,最後高票連任“立法院長”。正因為如此,藍綠各方都對他的“忠誠度”表示懷疑,而國民黨內不少重量級人士更是炮轟他“腳踩兩隻船”。為消除泛藍軍疑慮,王金平不得不多次召開記者會,表示自己是忠貞的國民黨員,“沒有人比他更愛國民黨”。

  2004年底第六屆“立委”選後,陳水扁打起了拉王金平下馬、分化泛藍軍的主意,表示要讓王金平出任“監察院長”,當即遭到王的拒絕。

  強調兩岸和平與穩定,但“不排除‘台獨’選項”

  王金平自1990年以來多次來大陸,1991年9月在北京受吳學謙副總理的接見,1992年9月曾陪同其妻到大陸求醫。此一時期的王金平主張發展兩岸關係,建立和平解決爭端機制,認為兩岸仍以統一國家為目標,但“台灣必須爭取國與國的對等地位”,以此作為兩岸政治談判的前提。

  擔任連宋競選總部主委後,王金平在兩岸問題上的態度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一方面,他認為南部“獨”的意識比較強烈,但不關心或不同意“獨立”的人還是很多,強調“只要穩定與和平,台灣才能全心全力推動政治清明、經濟發展、財政穩健,也能進一步提升民眾所得,改善居住環境,真正享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不至於造成“統獨”之間的內耗,造成大家更不團結、更加對立。另一方面,他在2003年12月15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泛藍的兩岸政策以“維持現狀、台灣主權、台灣優先”為基調,泛藍軍至今沒有否認“一邊一國”,也絕對不會反對“台獨”,在維持現狀前提下,不排除“台獨”成為台灣未來選項之一。敏感的島內輿論分析,不排除“台獨”選項是選戰開打以來,泛藍軍戰略的一次大躍進,其轉向幅度之大,不亞於由反對“公投”轉而以“公投”與泛綠軍對抗。

  2004年底“立委”選舉前後,王金平在兩岸關係方面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張。在兩岸關係定位上,王金平於8月15日提出“兩區三通”新論述,稱此提議回避了臺當局“兩國”與大陸“兩岸”的“難題”。在兩岸交流方面,王金平於2004年9月19日表示,兩岸關係應儘快解凍,有助於台灣加入亞洲經濟體系,否則台灣會被邊緣化,經濟發展會窒息。在兩岸協商方面,2005年1月1日,王金平表示,希望年內前往大陸訪問,針對和島內民眾福祉相關的措施和議題,與大陸進行實質性的協商和討論。

  “槍擊案”衝擊王金平南部影響

  2003年11月22日上午,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台北市長馬英九等國親要員齊赴“立法院長”王金平高雄路竹老家,正式邀請王金平擔任連宋競選總部主委職務。王金平表示欣然接受這項職務,決意追隨連宋兩人,挑起輔選連宋的重擔,“共同為民眾利益和大家一起努力”。王金平執掌選戰兵符,並兼任高雄市競選總部主委,除擔負統一整合泛藍軍地方組織外,重點搶攻本省籍、中南部選票,彌補泛藍在中南部的選情弱勢。

  連戰、宋楚瑜選擇王金平擔任“競選總部主委”,當然是想借重王金平,穩定、拉抬選情聲勢。其一,王金平雄厚的地方實力、協調能力、左右逢源的本領,有利於王在輔選過程中協調國、親兩黨作戰。其二,台灣南部是泛綠軍的“票倉”,而王金平長期經營地方,了解當地情況,有助於連宋開拓台灣南部票源。其三,王金平本省籍身份,有助於緩解泛綠軍所謂“外來政權復辟”、“黑金勢力復辟”等謠言對連宋選情的衝擊。連戰形容王金平“勝過千軍萬馬”,連宋“如虎添翼”。

  王金平的地方人脈主要以南部7縣市為主,連宋將南部7縣市的主導工作交給王,而他確實在鞏固樁腳、部署選舉方面有所收穫。2004年3月13日高雄50萬人大造勢,與在雲林縣的“台灣工業界站出來”活動,王金平出面協調工業總會相助,展現相當實力。但“三一九槍擊案”打亂了泛藍軍的部署,王金平在地方的人脈實力,瞬間被陳水扁塑造的“台灣人形象”吞沒。泛藍軍不僅未能穩住中南部票源,反而流失了不少選票。選後,國民黨內部擬定新的論述,與民進黨針鋒相對,強調要以所謂“在地化VS本土化”、“新民主運動VS新文化論述”、“保護台灣現狀VS台灣獨立”,想以此與民進黨爭奪中南部選票。但不少輿論評論,這種作法不但不能爭取中南部選民,反而有可能因為改變反“獨”立場而丟掉部分泛藍鐵票。

  “王家將”並不是“鐵班底”

  王金平能夠坐上“立法院長”寶座,能夠成為國民黨副主席,自然有核心班底為其出謀劃策,島內將這些人稱為“王家軍”。

  “立法院秘書長”林錫山被政壇視為“王家軍”的重要級人物。林錫山曾任三屆“立委”,是王金平的首席幕僚。其父林炳森是連任三屆的“增額立委”,為彰化紅派精神領袖,與王金平相交多年。1990年初,林錫山28歲時接下其父棒子進入“立院”,是當時台灣最年輕的“立委”。1998年“立委”選舉,林意外落選,首度當選“立法院長”的王金平延攬林錫山。王金平兩次“立法院長”選舉,林在幕後出力不少;王金平重要政治抉擇,包括2003年要否接任連宋配競選總部主委,林錫山獻策不少。

  兼任黨職的“立委”,也有不少是王係人馬,包括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副執行長陳健治、鄭逢時、黃昭順等。他們的特質有的是地方出身,有的是本土派代表,都與王金平意氣相投;曾永權與王金平更是“配合無間”,從組發會主委下來的陳健治更被王金平找去當連宋競選總部主委辦公室主任。但是這些黨職重量級“立委”,有的想連任不分區“立委”,有求於黨中央高層;未來如果王金平不能替他們實惠,這些人是否還會跟王金平走,尚待觀察。

  至於所謂的“國民黨本土派立委”,是一個泛稱,王金平身為黨內本土派領袖,自然與這些“立委”互動密切。高雄縣的林益世、台中縣的徐中雄、台北縣的陳宏昌、彰化縣的卓伯源、彰化市的陳傑、雲林縣的許舒博、台南縣的郭添財,這些人無論是連任“立委”還是另擇他途,都與王金平時有互動,因而被貼上“王家將”的標籤。

  除了“立法院”系統外,廣結善緣的王金平在全臺各地都有人脈。由於兩次擔任藍軍競選總部主委,王金平在全臺走透透,與基層地方派系的關係更加密切。如2004年“大選”前建議連戰“將黨主席交給王金平代理”的雲林縣長張榮味,就被視為是“挺王大將”。

  不過,島內輿論分析,王金平在政壇八面玲瓏,但真正誰是他的“鐵班底”,卻又不是十分明確。以忠誠度來看,真正效忠於王的,只有幕僚長林錫山,但林已開始有其生涯規劃;其他“本土派立委”、地方實力派人士,卻又各有算計。如果王要發揮一呼百應的影響力,進而朝“政壇大位”挺進,必須對自己的自治風格和身邊幕僚群眾進行調整。

  能否接掌國民黨,尚待觀察

  就泛藍軍而言,王金平、馬英九是泛藍內部職位最高的公職人員,無疑是選後除連宋外最有實力的政治明星。2004年9月4日,王金平首度松口表示,若黨主席連戰不選,他“不排除參選2008年總統”。關於王金平的政治前途,目前主要有兩種看法。

  第一種看法認為,王金平在黨內接班排位上似乎“捷足先登”。王金平支持連戰街頭抗爭、司法驗票等一系列決策,給連戰以溫暖,因而連戰較重用王金平。2004年4月21日,連戰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親口裁示成立特別策略委員會,下設四個小組,由6位副主席分別負責真相調查、策略論述、“立委”輔選和黨務改革工作。其中,王金平既是“立委提名輔選小組”召集人,還與蕭萬長共同出任“論述小組召集人”,掌握國民黨實際提名、輔選權力。王金平還擔任國民黨“立委”選戰的競選總部主委。外界認為王金平已具接班實力,無論是在黨務上,還是2008年“大選”,各種可能性都不能排除。民進黨“立委”林重謨甚至送花,“恭賀王院長榮升國民黨實質黨主席”。島內有輿論分析,王金平與朝野政黨關係良好,再加上泛藍強調本土走向,更有“立法院長”三連任的資歷,因而他在泛藍接班梯隊中處於最為有利的位置。未來不管國親是否合併,只要連戰退位,王金平都將是國民黨主席的強有力競爭者。

  第二種看法剛好相反,認為王金平抵擋不住馬英九的明星魅力。原因之一是,王金平在選後國民黨面臨重大改變的時刻,沒有拿出非凡魄力做出重大決定,被認為王金平終非領袖人才。馬英九雖然很溫,但在2004年5月19日的國民黨中常會上,他聲援反對“國親合併”的中常委徐中雄等人,力主“國親合併案”“應遵循黨內民主程序”,贏得本土派“立委”的好感。這一關鍵表現,也讓馬英九搶得“國民黨下一個領袖”的決賽權。原因之二是,連戰如果被迫交出黨權,國民黨未來無論是“王馬共治”還是“馬王共治”,以馬英九的群眾魅力,必然會吸引泛藍軍支持的注意。如果王金平只想守成,未來國民黨可能變成“宋馬對決”,原本支持王金平的本土派,也許都將被走中道路線的馬英九全部接收。

責編:曉星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