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30日 17:0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張淼淼)公交車進站、商場裏動感的音樂混雜着叫賣聲、小區裏的汽車警報器此起彼伏、街邊的卡拉OK一聲高過一聲--大城市在充滿活力的同時,也被巨大的噪音包圍着。
近日,隨着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西裏小區的大門口挂上京城第一塊“安靜居住小區”牌匾,現代城小區、柏儒苑小區等15個小區成為了北京市首批被選中的“安靜居住小區”。 有媒體仔細研究過“上榜名單”,發現首批入選的安靜小區中有7個屬於高檔社區,如世貿國際公寓、現代城小區等,樓價每平方米在8000元至15000元,且住在裏面的主人大多是白領、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學者,還有一些社會知名人士。高昂的樓價加上相對高收入的群體,不難讓人産生疑問:享受安靜的生活環境是否正在變成一種生活的奢侈品?
城市生活,一“靜”難求
北京市環保局法制處處長周小凡告訴記者,關於噪聲污染的群眾舉報、信訪件在逐年增多,2004年達到了6000多件,佔全市全年環境投訴總數的42.3%,名列各項污染投訴第一位,而廣受社會關注的空氣污染投訴位居第二。“市民的感受是最直觀的,他們對一個安靜的、不被干擾的生活環境的渴望在逐年增強。”周小凡介紹説,就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城區相當部分道路噪聲超標,遭受噪聲困擾的市民有100多萬人。而從市區各區域的噪聲情況看,老舊的二三環周邊噪聲污染最重。
“可以肯定,安靜的居住環境已經成為百姓生活是否幸福的一項重要指標。2004年市民向環保部門反映噪聲污染的6000封信中,相當一部分是反映社會生活噪音,主要存在於居民小區內。”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告訴記者,近年來,老百姓對生活、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選出一批“安靜居住小區”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噪音污染,保護聲環境成為社會共識,逐漸將聲環境的建設納入到整個社會的建設體系中去,就好像市民都很關注的“藍天工程”,做到每個人都自覺抵制噪音,維護聲環境,享受生活中應有的安靜時間。
據相關研究部門資料顯示,噪聲也是危害人類健康,誘發現代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噪聲可以引起神經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的疾病,還會使人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導致情緒暴躁、易怒。
部分“安靜小區”:靜得那麼無奈
據北京市環保局噪音處處長董金虎介紹,2004年11月,北京市環保局在網上公示了首批19個申報“安靜居住小區”的小區名單,在廣泛收集了群眾意見並核實後,按照國家和北京市《安靜居住小區的考核指標(試行)》,最後確定了首批15個安靜小區的名單。
申請“安靜小區”的小區其區域環境噪聲須達到噪聲環境質量1類標準,即晝間低於55分貝,夜間低於45分貝;該小區居民不受建築施工噪聲的污染;城區的小區建築面積不低於3萬平方米、其餘的小區建築面積不低於5萬平方米,居民實際入住率不低於80%,而小區居民對小區內部聲環境質量的滿意率也要達到95%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例如彈琴、唱歌必須有時間限制、居民儘量不要露天進行文體活動、摩托車夜間進出小區必須熄火推行、機動車在小區內不得鳴笛等嚴格的條件。這些榜上有名的小區是否真的實至名歸,記者採訪中發現,確實有一些從“鬧鬨哄”的老社區,變成優雅安靜的新天地,但更存在部分“安靜小區”其實安靜得很無奈。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潘家園的嘉禾園小區也是首批入選的“安靜小區”,但居民們卻對這樣的“安靜”頗有些意見。“小區裏不多的空地除了為湊夠綠化面積弄出的一大片草地外,就是停車道了,擠得幾乎沒人走的地方,一個小區不臨主街又完全沒有任何可供娛樂、運動的場所,能不安靜嗎?”
安華西裏新一區,也是首批安靜小區中的一個。情況和嘉禾園一樣,面積不大,只有四幢高層樓。由於這個小區位於安華西裏中心位置,所以沒有一幢樓是緊靠主要幹道的。整個小區,只有一個不大的涼亭供居民休息。不臨街再加上沒有娛樂場所,小區裏的確非常安靜,可居民卻沒多大的幸福感,一樣為苦於沒有健身場所和鍛煉器材而苦惱。
記者發現,入選的這15家小區沒有一處是緊靠三環、二環這些交通主幹道的,也有專家對此次評選的小區名單表示疑義。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所人居環境委員會秘書會的王涌彬就認為,單一拿一個指標來評,不是特有説服力。噪音和小區位置有關,在市中心怎麼着也安靜不了。評選安靜小區為的是提高市民的居住舒適度,但是對於有些先天條件優越,遠離城市喧囂的小區來説,上榜是否就意味着噪音控製成功則有待考證。市民需要的是把吵鬧的地方治理安靜,並不是讓這些由於規劃、面積所制而不得不安靜的地方榮登寶座。
當“安靜”變成商品
“安靜居住小區”的名號一齣,緊接着,北京市多家房屋仲介公司就表示,如被評為“安靜小區”,其售價能漲百元。“很顯然,沾上安靜小區的名號,房子肯定是好買好出租啊。”一家房地産經紀公司工作人員郭小姐表示,首批公佈的安靜小區,基本都是2000年以前建成,已經是較為成熟的社區,交通也都比較便捷,是房屋交易和租賃的熱點區域,如果社區的“聲環境”再受到肯定,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郭小姐認為,安靜小區裏的房屋無論售價還是租金,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我家一齣門整條街都是市場,白天都是擺地攤的,晚上就賣燒烤,買東西倒是方便了,可是想安靜確實是奢侈的想法,沒辦法,誰叫這房租便宜呢,哪還能挑環境。”家住朝陽區定福莊西街的李小姐認為,社會發展到市場化的今天,安靜小區房産價格升值的現象非常正常,然而,當“安靜”也變成了商品,足以表示,沒有人不希望享受安靜,尤其是身處鬧市、先天不足的普通居民區。
“繁華喧囂的城市,難以放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也是這樣的社會現實把“安靜”變成了商品。有網友在網上發表評論説:寸土寸金視野下的城市規劃和房産開發,不惜將人們的家園排列至一個個角落,商業資源的過度發掘,使各種噪音不分晝夜地敲打着我們的耳鼓。在偌大的城市,找一個安靜的空間都成了奢望,所以才有了“安靜小區”這種另類的榮譽,才有借“安靜”提升房地産價值的市場新規則。
“老百姓不應該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就失去了享受安靜的機會。如果想換個地方獲得安靜,還得以每平方米加百元的高價購買,這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李小姐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安靜”可以真正能成為居住環境的標準,在小區建設之初就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被開發商考慮進去。
誰來終結城市噪音
據記者了解,北京市環保局已經啟動了制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辦法》程序,通過專題研討、上網、來信等方式初步徵求了各個相關部門、專家和市民的意見,並已完成草案,遞交北京市法制辦審查,有望在明年的人大會議上進行審議,這將是北京首次為噪聲立法。
“新法的出臺將會極大地填補北京在聲環境建設過程中的一些遺漏,但法規只能用來約束硬體方面的不達標問題,解決設備噪音,比如規定在小區設備間鋪設減震墊,吸收聲音,很難解決‘鄰里之間’的生活噪音。”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也是創建“安靜小區”最直接的原因。
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北京市環保局最近調查顯示,居民反映最強的噪聲主要有8種,分別是裝修、車輛報警器、文體活動、車輛進出、電梯和水泵間、鄰居聲響、鄰居彈琴和唱歌、寵物叫聲。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是鄰里之間製造的生活噪音。
被首批掛牌的“安靜小區”幾乎都制定了一套“居民公約”,內容主要包括:彈琴、唱歌要有時間限制;遛狗規定時間段和地段;裝修嚴格按照規定時間進行:8時前,18時後及12時至14時不得進行産生噪音作業等等。
最新公佈的2004年國家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狀況公報中有如下數據描述:全國312個市(縣)中: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有16個,佔5.2%;178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較好;108個城市為輕度污染;9個城市為中度污染;1個城市為重度污染。
據了解,除了北京外,黑龍江,浙江等省市也都在通過評選“安靜小區”的方式約束鄰里之間的“噪聲污染”。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