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觀點:吸收外資第一大國是偶然還是必然
——2002經濟焦點問題述評之四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6日 15:13)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外經貿部新聞發言人高燕在12月20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正式向中外媒體表示,中國今年實際吸收外資有望超500億美元——這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吸收外資的“第一大國”,而且還是在入世元年所呈現出的戲劇性效果。為此,它就具有了非比尋常的標誌性意義。

  那麼,如何來看待這一數字?國家有關部門和經濟專家解析時都認為:欣喜之餘,還需冷靜回味。

  三大因素助長外商在華投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隆國強博士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我在去年的調研中,有跨國公司表示,本來給馬來西亞工廠的訂單今年開始拿到中國來做了。據我了解,像這樣調整經營戰略、將中國作為世界生産乃至研發基地的跨國公司今年日益增多。”

  隆國強分析,隨著全球經濟形勢低迷,需求越加萎縮,競爭越發激烈。中國生産成本低的優勢進一步凸顯,使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速向中國轉移其生産活動——這是今年吸引外資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入世後,原來很多潛在投資者變成了現實投資者。以保險為例,隆國強説:“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保險市場垂涎已久,入世後閘門一開,他們就蜂擁而入。”據外經貿部外資研究部主任金伯生介紹,入世後,中國保監會已分兩批向外資發放了6張保險經營許可牌照。最早進入中國的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在廣州的壽險市場份額已佔16%。

  隆國強説,中國這幾年經濟持續發展對於外商擴大在華投資也是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這使得投資環境更具吸引力。一家調查公司最近的調查表明:中國投資吸引力今年第一次超過美國。也就是説,除了吸引外資500億美元這個絕對量超過了美國外,影響未來投資者決策的吸引力也首次超過美國。另據調查,有80%的跨國公司計劃未來在中國建立地區總部。

  入世後外商投資出現新變局

  這幾年,中國吸引外資基本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平臺上。隆國強分析,與以往相比,來華外商直接投資體現出兩個明顯變化,一是入世後更多的外資進入了除製造業以外的新領域,二是跨國並購逐漸露出苗頭。

  表現特別突出的是正在逐步開放的服務業,成為今年吸收外資的新亮點。金伯生向記者介紹,我國加入WTO後外資政策調整最集中的領域是服務業。擴大服務業市場準入範圍,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限制,給予外商投資者以國民待遇,是服務業領域外資政策調整的核心。入世後,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增長明顯高於其他行業。2002年1-9月我國服務貿易領域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800家,比上年同期增長27.4%,佔同期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項目數的23.4%。

  兌現入世承諾使得外資迅速進入原來沒有開放的領域,成為今年的新話題新現象。“但規模還十分有限,整個金融業利用外資目前也就是兩三億美元。對中國來説,這才剛剛開始。”隆國強説。

  另外一個新變化就是我國關於跨國並購的法律法規越來越明確完善,如允許外資參與國企改革,實際上就是允許他們來並購,以及成立中外合資資産管理公司等,這使得跨國並購這種國際直接投資的主流形式在我國初露頭角。隆國強説:“我預計,未來幾年,我國跨國並購的規模將會達到百億美元以上。”他分析説,十六大提出了國有資産管理體制要分級管理,地方政府對處置國有資産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了。從東部地區的經驗看,地方政府在推動國有資産産權多元化、通過跨國並購來推進國企改革方面走得更快。十六大以後,體制落實也就是兩三年的事,所以今後這幾年,通過並購進入的外資肯定會遍地開花。

  “第一”背後的隱憂

  對於500億美元這一“破紀錄”數字,社會各界普遍看好,而國家有關部門和資深研究專家卻近乎一致地表現出“謹慎的樂觀”態度。

  “無論‘世界第一’的地位還是引資的實際規模,都沒有給我們足夠樂觀的理由。因為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國家計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説。

  隆國強分析,這500億背後有兩個不容忽略的要素:比起去年470億,雖有所增長,但實際上增幅並不大,所以突破500億完全是預料中事。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的外資進入狀況只能看做是一般性增長,並不具有實際的突破意義。此外,之所以大家都認為該數字扎眼是因為美國相對變差了,把我國推向了“冠軍”的寶座,這是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現在,專家們更為擔心的問題是,對引資吸引力和目前業績的盲目樂觀容易掩蓋我們在引資工作中的真實缺陷。

  隱藏在500億這一數字背後的問題還非常多。金伯生説,首先是産業分佈貧富不均。72%的外商企業投向了第二産業,3%為第一産業,25%為第三産業。上半年農業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雖同比增長,但也只有4億多美元,佔同期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不足2%。在服務行業裏,投資集中在房地産業,金融、電信等服務領域引資尚屬“曲高和寡”。大筆外資仍徑直進入了加工製造業。擴大農業及服務業引進外資,將是我國在進入新世紀後吸收外資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其次,外商在中西部地區的投資雖在絕對值上有所增長,但在利用外資總額中的比重仍不高,西部甚至一度有所下降。在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中,東部11個省市所佔比重約86%,中部8個省市所佔比重約9%,西部12個省市所佔比重約佔5%。

  “中國現在還有2億閒置勞動力在尋找就業機會,我們期望的不僅僅是500億,甚至是1000億2000億來為我們創造就業機會。所以從這個角度説,這一數字沒什麼值得驕傲的。”隆國強説。

  隆國強説,目前,還有很多外國投資人甚至國內投資人抱怨投資環境差,所以在改善投資環境、跨國並購、産業引導、地區分佈、政府職能轉變等諸多方面,還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抓住機遇 乘勢而上

  未來幾年我國吸收外資是否仍能保持快速增長?對此,冷靜看待今年潮起潮落的專家們普遍表現出較為樂觀的態度。

  金伯生告訴記者,“十五”期間,在加入WTO、經濟增長、中西部開發、政治安定、申奧成功等多種效應綜合支持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有望超過年平均500億美元。從今後10年世界經濟貿易和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趨勢來預測外商對華投資,21世紀頭10年中的後5年,也就是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年平均超過1000億美元的可能性很大。

  隆國強從投資環境的三個層面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今年是中國良好的吸引外資的起點,預計今後五年會有大突破。首先是投資硬環境,基礎設施會越來越完善,中國的成本優勢繼續存在並進一步發揮。第二個層面是由市場提供的一種環境,包括産業配套能力、服務支持環境等,隨著入世開放,更多的産業聚集起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個服務支撐環境也會越來越完善。第三層即軟環境,指政府服務、政策穩定、法律透明、規範而且有彈性的市場等等。預計在今後五年內,我國在這三個層次上都會有大突破大進展,所以,展望未來,更好地利用外資局面將會出現。

  再從今後的內外環境看,我國近年內部的自主增長能力提高很快,今年民間投資增長率超過了20%,投資者自發地擴張能力一涌現,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重新步入了新一輪高增長階段。另外,隨著新一輪貿易談判的深入,貿易自由化將進一步推進,這也會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朱菲娜)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中國成為2002年最大外資吸收國之一(圖)(2002/12/18/ 09:43)
  • 央行發佈QFII申請 外資銀行必須由總部申請(2002/12/17/ 15:53)
  • 貿發會議報告稱進入中國的外資將進一步增加(2002/12/14/ 10:36)
  • 加入世貿一年間:外資鍾情中國市場(2002/12/12/ 16:30)
  • 入世一週年保險篇:提前開放下的外資變局 (2002/12/12/ 11:11)
  • 年終經濟回眸:我國"外資吸引力"躍居全球第一(2002/12/11/ 08:56)
  • 證監會外經貿部規範外資參股券商基金審批(2002/12/10/ 17:08)
  • 政策法規頻出 外資並購由概念走向現實(圖)(2002/12/10/ 11:40)
  • 第11個五年計劃中國年引外資將超千億美元(2002/12/09/ 09:59)
  • 李青遠:外資發A股未定時間表(2002/12/06/ 16:53)
  • 石廣生首次表示:中國將成最大吸引外資國(2002/12/05/ 16:31)
  • 國家計委外資司司長:全國稅收1/5來自外企(2002/12/04/ 15:05)
  • 外資首次介入我國不良資産處置(2002/12/03/ 10:55)
  • 辦法比較模糊可操作性較弱 明天外資難入市(2002/12/01/ 10:22)
  • 外資銀行搶注專利 中外銀行要打專利戰(2002/12/01/ 10:05)
  • 同業借款辦法公開徵民意 外資銀行盛宴將散 (2002/11/27/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