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報》消息:中國加入WTO之後,人們都以為在進口汽車市場領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進口轎車獨家品牌經營、進口汽車價格奇高、維修收費高工時長、最新車型無力維修等問題依然存在,而且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到授權維修站修理,一次簡單的常規維護就要上千元,而且一些進口品牌的汽車授權維修中心修理時間拖得很長,一些最新款的車也沒有能力維修,更沒有備件。而且,進口汽車維修網點發展極不均衡,一些高檔車在有的地區保有量已達數百台、甚至上千台,卻僅有一兩家授權維修網點。
記者在這些現象的背後,察覺到了一個在中國進口汽車市場上實際存在的問題,就是國外汽車生産廠家對中國市場實行着嚴重的市場壟斷。
加入WTO後,國外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壟斷浮出水面
時到今天,中國加入WTO已經快一年了,我們所承諾的條件也都一一兌現了,不少過去的禁區、市場保護和行業壟斷都被清除,汽車市場變得更加開放。可專家預言的國外汽車和國産汽車的激烈競爭卻沒有如約出現,進口汽車的價格依然是高不可攀,所謂“洋車”對國産車的強烈衝擊卻變成了“和風細雨”。
當“國産”的壟斷消失後,又是什麼原因造成進口汽車的價格居高不下呢?通過對進口汽車市場的充分調查和對進口汽車經銷商的採訪,記者有了新的發現,原來搞行業壟斷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還存在着來自國外汽車廠家的壟斷現象。
一位進口汽車經銷商給記者提供了一個十分有説服力的例證,如某款排量為2.4升的日本産轎車,在國內市場上非常暢銷,價格最高時達到了47萬元,就是現在也賣到42萬元到43萬元,由於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在市場上經常是供不應求。但其生産廠家卻把供應中國市場的數量控制在一個非常低的數量上,據該進口汽車經銷商透露,大約每月只有幾百輛左右,對於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需求,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數字,但就是這麼少的供應量,也不是誰都能拿到貨的。這家廠商利用壟斷手段把貨全部提供給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3S店,你要不是他們的3S店,就是出高價也不賣給你。這種壟斷市場的做法使該款車在中國進口汽車市場上一直保持着高價位,中國消費者在中國加入WTO之後,還在為市場上的壟斷行為“買單”,不過這次資金的流向是國外汽車廠家的“腰包”。
壟斷給中國進口汽車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這類壟斷行為還帶來更加惡劣的後果,據有些進口汽車經銷商説,他們手裏有國內市場訂單,可沒有貨源,只好滿世界去找車,供應中國的貨源拿不到,只好拿北美的貨源、中東的貨源來進口。他們對記者有關進口汽車版本的文章還一肚子委屈,抱怨記者不了解實情,冤枉了進口汽車經銷商,如果能拿到專供中國市場的車型,誰還會冒着那麼大的風險去進口什麼北美版本、歐洲版本的汽車。
就是那些被特殊關照的3S店也沒有因這種市場壟斷而受益多少,他們手裏並沒有那麼多許可證,為了把那些車進口到國內市場,他們必須違規到許可證市場上去買許可證,導致經營成本大幅度上升,不少小型進口汽車經銷商都恨恨地説,許可證的價格被“炒”得那麼高,都是這些3S店在其中搗鬼。
國外的壟斷抬高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
實際上國外汽車廠家的壟斷行為還不僅僅表現在對供貨渠道的控制上,更大的一塊是目前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3S專賣店、4S專賣店以及特約維修這部分。在中國投資一個品牌專賣店,沒有一兩千萬的資金,是開不起來的,當汽車市場處在國家強有力的保護下,這點錢很快就能賺回來。但在中國加入WTO之後,打破了行業壟斷和保護,如果還是開這樣的專賣店,在國外汽車生産廠家的嚴格控制下,只能專賣指定品牌的幾款車型,不準經銷其他品牌的車輛,這種情況如要延續下去的話,國內特約經銷商的前途險惡。
而在國際上,歐盟7月24日定出新規,開放汽車貿易和維修業。這項新法給予經銷商和修理業主面對製造商有更多自主權,旨在使這一領域有更強的競爭力。根據新規定,汽車製造商今後對經銷和維修汽車業的控製程度將大大降低。歐盟境內的汽車經銷商今後有權同時銷售多家品牌汽車,任何製造商都不得干預。同時,經銷者可以自行決定到其認為合適的地段開設分店,不必事先徵得相關製造商保證提供技術的認可。對嚴格遵守招標細則規定的修理店,汽車製造商無權拒絕承認其為被認可專營點。
我們看到在國際上已經被廢除的某些壟斷措施,被外國廠商原封不動地拿到中國汽車市場上來了,並被一些人奉為金科玉律,而我們的消費者卻為此付出了高額的代價。看看我們的進口車價,很大一塊是在為專賣店“買單”;再看看我們進口汽車的特約維修服務,價格奇高、零配件短缺,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如前兩期本報報道的奧迪A8加長轎車在特約維修站遭“劫”的消息,一方面奧迪公司表示中國是奧迪A8的重要市場,另一方面其特約維修服務站卻對車價為160萬元的車開出106萬元的修理價格,就連最簡單的雙閃開關都沒有備品,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壟斷,如果有關部門還聽任這種壟斷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繼續存在的話,類似的問題還會層出不窮。 (王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