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週末》報道:
進口車市場再次受到市場層面的廣泛關注。大批進口車積壓在港口保稅區無法進入市場。
8月4日。深圳一位經銷商説,如果8月-10月進口車的銷售沒有大的起色,今年就算過完了。
而根據各方信息,指望今年下半年進口車降價幾乎是水中撈月。進口車因車價過高而步履蹣跚。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國産車卻在人為的關照下高歌猛進。
配額政策傾向零部件
近期兩個數據引人注目。7月31日,新華社發佈消息,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近20%。
該消息同時稱,汽車零部件進口大幅增加,帶動長春海關今年上半年稅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3%,達到32.2億元人民幣。而長春海關90%以上的稅收來自一汽集團。
來自7月份全國轎車信息通報會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進口轎車數量3萬台,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不大。市場份額為6%,較去年同期上升了0.17%。
兩相比較,整車進口的增長速度顯然遠弱于零部件增長速度。而市場對於整車需求迫切乃不爭的事實。能合理解釋兩者增長速度不同的一個猜測是,政策有意向進口零部件傾斜,抑制整車進口。
換而言之,政府在鼓勵各廠商迅速組裝汽車——從短期來看,這個選擇對於刺激就業以及增加稅收比進口整車要見效。
汽車行業近期的兩個現象證實這樣的猜測。其一是各地又開始了新一輪擴大汽車項目的熱潮,零部件進口配額的大幅度增加乃至逐漸取消整車進口是重要的激勵因素。
其二是各廠商紛紛調高了各自的年産量。今年上半年轎車銷量為50萬輛,全年預計的銷量在95萬輛左右,這兩個數字包含進口車。而根據最新各個廠商調整後的産量計算,全國主要汽車廠商預計今年轎車總産量超過96萬輛。
這個數字恰當傳達了國産廠商的樂觀情緒。而這種樂觀情緒又傳達出廠商的兩個判斷:第一是今年市場需求有如此大的空間;第二是政府在下半年會繼續抑制進口車而鼓勵組裝汽車。
有業界人士對此樂觀不無憂慮——各地政府重復建設所帶來的長久之痛不需贅述,問題是,這種“父愛”刺激了各廠商對於短期組裝套現的追求,此舉類似飲鴆止渴,于企業長久發展無益。
另外的事實或許能給這種憂慮提供佐證。上半年,全國重點轎車生産企業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3%。與此同時,銷售費用卻上升53%。只有一個解釋——贏利空間在激烈的競爭中迅速壓縮。
多個行業的案例能證明,這種利潤空間過快地壓縮往往帶來行業更為惡性的競爭,從而使得整個行業喪失發展動力。
但眼前的利益高於一切,至少在市場層面有如是反映——7月31日,新華社援引有關權威人士的説法,隨著汽車進口許可證的陸續發放以及國內合資企業新車型不斷推出和擴大産量,下半年汽車及其零部件的進口還會大幅增加。
這傳遞了一個信息,汽車配額政策導向在下半年不會有太大變化——依然向進口汽車零部件傾斜。
除了比例上的傾斜,始自5月底打擊倒賣許可證的行動産生的直觀效果是把進口車徹底打入市場冷宮,直到現在找不到復蘇的跡象。
打擊倒賣許可證沒有立竿見影
在5月份前,進口車的價格屢屢上漲,重要原因是許可證價格上升。傳媒開始對許可證的炒賣強烈關注。
到了5月底,政府顯然已經不能容忍倒賣汽車許可證——國家機電産品進出口辦公室發出措辭相當嚴厲的通知,嚴查此事,當時,許可證的黑市價格在8萬元左右。
有經銷商説,通知發出以前,雖説許可證貴,但總能買到。但通知出來之後,許可證價格上漲到11萬元左右,許多握有許可證的單位成了驚弓之鳥——尤其那些並沒有汽車銷售網絡的單位。整個許可證黑市開始顫栗。
進口車市場在許可證顫栗中打起了擺子。市場缺貨和價格畸高令進口車經銷商以及消費者無所適從。與此同時,國産車卻在上半年一鼓作氣完成47萬輛的銷售。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預見:下半年至少到10月份,打擊許可證倒賣的政策不會有大的調整。
而到了11、12月,即使許可證價格開始下降,市場情勢又發生變化——對下一年關稅下降以及市場環境轉好的期待而産生的持幣待購又開始發揮作用。此時,遏制進口車的力量將轉向市場。
所以,那位深圳的進口車經銷商會説,10月份是個轉捩點。
此外,歐元和日元的持續走強以及美元的疲軟也使得歐洲以及日本進口車價格上升,這個外因也不能忽視。(栗源)
新聞背景:
> >國家機電辦發出通知:嚴厲打擊倒賣汽車進口許可證活動
> >汽車零部件進口激增帶動長春海關稅收翻番
相關報道:
> >天時、地利、人和 國産車價格還能扛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