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三峽十大人物譜:王昭君到底有多美(組圖)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6日 10:31)


江行圖 黃賓虹

  北京娛樂信報消息: 梳理有關三峽的深層記憶,突然明白,為什麼這一條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牽動一個民族的思緒,什麼是三峽不會隨物理變遷而消逝的靈魂,答案是“人”。文人騷客、英雄美人……他們在三峽這幕豐厚的大背景下,精彩、投入、悲喜交加地活了一回,最終留給我們的,是揮之不去的關於三峽的民族記憶。

  因此,我們選擇十位歷史中與三峽有關的人物,來紀念三峽,中國這一條燃燒著豪情的人生和歷史走廊。


屈原像

  詩人屈原 三峽的靈魂人物

  楚地的人格和才氣似乎都由屈原一人做了最鮮明的代表。

  屈原生於秭歸,此地與神女峰所在地巫山,古屬荊州、巫郡之域,都是楚國西部邊陲。雖為貴族後裔,但他始終堅持“美政”的政治理想,他主張“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這種“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的思想,超越了個人所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而心懷天下心懷楚國民眾。

  而他對於理想浪漫主義的堅持以及對國家的忠貞,成為一種影響後世韆鞦的精神傳承。他屢次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當最後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他悲憤難忍,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而這一切不知是否恰是三峽的險山惡水、湍流堅壁的精魂所凝係。

  在他著名的《離騷》詩篇中不但有華美至極的文辭,更寫出當理想受挫時精神的痛楚反復、甚至轉而追問天神、靈巫,最終決定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

  其中最膾炙人口的名句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而和三峽直接有關聯的詩篇當屬《山鬼》。據專家考證,屈原的名篇《九歌》中之一章《山鬼》,是學史上咏誦巫山神女的第一部詩篇。

  《山鬼》是一首人神相戀而終至失戀的哀歌。詩中描述了女神山鬼盛裝打扮,興衝衝前去與心上人幽會,那個負心的情人卻始終未能赴約,這使她悲傷欲絕。

  它既洋溢著古老神話的色彩,又表現出詩人的人生理想和感受。

  此次三峽工程,位於屈原故里秭歸的老屈原祠將被淹沒,而在鳳凰山上將修新的屈原祠。

  杜甫 三峽過起田園生活

  杜甫一向被尊為“詩聖”,其詩以沉鬱和憂懷而成為最燦爛的詩歌時代之頂級篇章。

  他到三峽之時,年已五十有餘。時逢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其“杜工部”職務大約半年便被砍掉了。鬱鬱不得志中,杜甫踏上了東下長江三峽的旅程。

  離成都,乘舟南下,流離途中,病在雲安?穴雲陽縣?雪。在雲安一年裏賦詩45首。當地人民大眾為紀念詩人杜甫,在江南岸鳳凰山麓的“張飛廟”內修建一座“杜鵑亭”。杜鵑亭即以杜甫在雲安作的《杜鵑》詩而命名。

  五十五歲之時,杜甫遷到夔州?穴奉節縣?雪。在此地的生活安穩許多,夔州都督對其極為照顧,使杜甫主管屯田100頃及柑橘園40畝,在夔州白帝城附近的草堂村過著較優裕的田園生活,一住三個年頭。著名的《秋興八首》即為此時所作,其中《登高》一首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狀物抒情大氣渾然,傳誦千古?選

  而居夔州期間,更有一件軼事不能不提。時年杜甫已五十有六,一天,夔州刺史設宴,杜甫赴宴後,騎馬醉歸,從白帝城放馬飛跑下瞿塘,“低身直下八幹尺”。不料,馬失前蹄,杜甫被摔下鞍來受了傷。朋友們聞知後,前來看望他。受傷後的杜甫見到友人,賓主相互提攜,在草堂浣花溪邊,席地而坐,開懷痛飲,朗朗大笑……

  杜甫三峽名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李白 輕舟過峽江

  “詩仙”李白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他在三峽寫的詩雖不多,但首首皆為精品,句句膾炙人口,有的甚至成為傳誦至今之千古絕唱。“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詩中所表現出的寫景與融情,浪漫與誇張,飄逸與豪放,皆達到至高境界,至今無人超越。公元725年,李白離蜀出峽,曾在夷陵(宜昌古稱)小住。他的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可説是歷史上最先對江水出峽、險夷交替景象的生動描繪。

  李白三峽詩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劉禹錫 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因貶任夔州刺史而與三峽結下深厚情緣,他是在三峽地區任官職最長的一位詩人。他把三峽地區的民間歌曲《竹枝詞》推陳出新,使《竹枝詞》成為雅俗共賞的詩歌藝術形式。名句有:“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江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江上春來新雨晴,襄西春水觳紋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白居易 探幽三遊洞

  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詩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升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與弟白行簡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詩人、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也出峽東下。三人相逢于夷陵(宜昌古稱),不忍很快分離,便乘舟同遊江上。

  他們在上牢溪上岸尋幽時,發現岩壁間有一奇洞,便入洞飲酒敘懷,通宵不寐。言未盡意,又各賦古調詩20韻。為記其事,白居易特作《三遊洞序》,詩與文均抄寫在洞壁上。今詩已失傳,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的《三遊洞序》碑。三遊洞即由此而得名,並成為後世的遊覽勝地。

  蘇軾 “三蘇”同遊三遊洞

  宋嘉祐年間,著名文學家蘇洵與兒子蘇軾、蘇轍,從故鄉眉州(今四川眉山縣)赴汴京(今河南開封)受任。途經三峽,對峽中風物多有吟誦。到夷陵(宜昌古稱)後,“三蘇”同遊了三遊洞,在洞中各賦詩一首寫在洞壁上,因而被稱作“後三遊”。蘇軾過三峽,還留存《入峽》、《出峽》、《至喜堂》、《黃陵廟》、《峽州甘泉》等詩篇。

  陸游 在宜昌煎茶

  南宋詩人陸游,中年曾至川陜一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軍旅生活。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入蜀時道經三峽,寫了不少詩文。他撰寫的《入蜀記》,對於峽中風物記述頗詳。在三遊洞遊覽時,取山下清冽的泉水煎茶,覺得很甜美,便寫了一首七律詩記述這件事,在詩中讚道:“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於是便留下了“陸游泉”這個名勝。

  英雄劉備 兵敗夷陵

  劉備平定四川後在成都稱帝,是為蜀漢先主。吳軍偷襲荊州,他二弟關羽在臨沮(宜昌境內)為吳軍所殺,他誓為關羽復仇,遂于章武元年舉兵順江而下,首先佔領了秭歸(宜昌境內)。相傳秭歸即為劉備征東吳時所築。蜀軍乘勝東進,分兵圍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與吳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軍疲困,終為陸遜所破,敗逃四川。章武三年,劉備病死於白帝城。這段歷史,演變産生了火燒連營、燒鎧、斷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關於劉備的故事與戰爭遺跡。

  張飛三遊洞擂鼓督戰

  張飛是蜀漢猛將,也是劉備桃園三結義的三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20多萬人攻佔荊襄。劉備率殘部逃奔當陽(宜昌境內),曹軍窮追不捨直逼長坂。張飛將20騎拒後,他據水斷橋,橫矛立馬,環眼圓睜,吼聲如雷,使曹軍喪膽,不敢逼近,劉備等得以安全脫險。後來劉備以張飛為宜都太守、徵擄將軍,封新亭侯。據地方誌記載:“張飛擂鼓臺在三遊洞頂,士人張飛守郡日督兵於此,今故壘猶存。”而今日新立有張飛擂鼓塑像,頗壯觀。當年張飛在當陽嚇退曹軍的地方,立有“張翼德橫矛處”石碑,民間還廣泛傳述著張飛喝斷霸陵橋的故事。


王昭君像

  美人王昭君 到底有多美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王昭君是漢代秭歸縣人,自幼長在長江邊上,她貌美卻因未賄賂畫師而被在其畫像上點上痣,而不被皇帝所知,直至被選中遠嫁和親。

  至於其如何之美,現在我們只能通過古人詩章來一起想象。而其遠嫁的命運,給她的美貌更涂上了一層哀怨的情愫。在最早的四言詩《昭君怨》中,詩人寫道:“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巍峨,河水湍湍,父兮母兮,道裏悠長。鳴呼喚哉。憂心惻傷。”詩聖杜甫也吟道:“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年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穴畫圖省識是指漢元帝只憑看畫像來分辨美醜?雪。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就在《王昭君》的七絕詩中吟道:“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隔生春指春天年復一年過去,漢宮裏像昭君那樣被冷落的宮女,年年都有。

  只有宋代改革派人物王安石一反歷代詩人對王昭君哀怨的評價,他在《明妃曲》吟道:“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鮮明地支持昭君勇於追求婦女解放、謀求自身幸福的行為。

  而董必武,為王昭君題寫了一首七絕,詩為:“昭君自有韆鞦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從此,王昭君一抹滿臉的淚水和愁雲,以一個愉悅的民族的和睦使者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

  至於流傳在本地有關昭君的民間故事、民間傳説,昭君入後宮和出塞外都是無可非議的,比如,人們把香溪的桃花魚?穴一種桃花形的水中軟體動物?雪,説成是昭君離家時,與家鄉親人難捨難分,淚水拋入河中變成的。長江三峽上下數百里,獨香溪河口在每年桃花盛開時,水中的桃花魚也相應而生,桃花凋零時它也消失。(魯瑩 王健)

  
專題:見證三峽135

責編:周鐵成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三峽移民新城保留歷史文化之魂(2003/06/03/ 15:01)
  • 三峽水位上漲神秘懸棺開啟 起獲數件寶貝(圖) (2003/06/03/ 12:51)
  • 三峽庫區二期移民階段考古發掘工作結束(2003/06/01/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