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三峽移民新城保留歷史文化之魂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3日 15:01)

  新華社重慶6月3日電(蔡敏 李韌)在文物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下,三峽庫區每座移民新城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歷史文化痕跡。

  所有移民大縣都在新城建設之初,將搬遷或原地保護文物的方案詳盡列入移民遷建規劃中,並設立了專項文物搶救資金。

  長期主持三峽文物考古工作的重慶市三峽文物辦負責人邵衛東説,這項工程因為涉及到年代久遠的歷史文化景點、古民居、古廟宇,甚至名人古墓,成為庫區百萬移民搬遷工作中的難點。

  奉節是有2300年曆史的文化名城,靠長江邊的山下是老城,山上是筆直寬闊的主幹道,兩旁是一排排的高樓,城中廣場氣派、雅致。這個縣是庫區文物保護任務最重的地區之一,有30處重要地面文物在三峽水庫蓄水後被淹。

  奉節縣旅遊文化局負責人説,再現歷史文化風貌是規劃整個新縣城時政府提出的最“苛刻”要求,移民、城建、文化部門為此做了週密計劃。

  三國時期蜀國君王劉備之妻甘夫人病逝奉節。她的墳塋在舊縣城夔州賓館院內。為了給後代子孫留下獨特的三國文化,奉節縣決定重現文物與環境的自然風貌,將甘夫人墓完整地與賓館同遷。

  奉節新縣城還專門辟出一片旅遊文化區,遷入舊城分散的文物,如有二三百年曆史的大東門古商業民居、劉備托孤的永安宮、明代興建的清真寺,乃至民間舊房的窗欞、石墩等,形成旅遊文化一條街,整個投資達數千萬元。

  而對奉節古縣城全貌的記憶,則被藝術家雕刻在新城廣場正中的一壁墻上,《永遠的回憶》壁雕,為三峽子孫留下了永遠的紀念。

  修建三峽工程,水位上漲將使沿岸上千鄉鎮受淹,400多處地面文物被淹沒。邵衛東説,為了避免江水沖刷掉三峽沿岸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讓移民新城不只有林立的高樓而且具有各自縣城的“靈魂”——歷史與文化,文物部門計劃搬遷70%以上的地面文物,另有一部分原地保護。

  文物大縣雲陽搬遷了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興建的千年古廟。搬遷時,新址距離新縣城的遠近、超出新水位的高度都力求保持舊址與舊縣城、與現有水位的關係,一同搬遷的還有古廟周圍百餘棵百年老樹。這是我國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古建築搬遷工程。

  位於忠縣境內的石寶寨因不會被江水淹沒,採用原地保護方案。石寶寨依山而建,全部採用穿鬥式構架,無鬥拱,全靠柱子承重,歷經百年風雨卻無變形。三峽水位上漲後,山體受江水長期浸泡,會導致寨樓的整體垮塌。文物工作者計劃圍繞山體修建高高的護坡仰墻,加固岩體,抵禦江水,以確保被譽為中國八大奇異建築之一的石寶寨安然無恙。

  不過,邵衛東説,仍有一部分地面文物無法保存,如三峽古棧道、部分古題刻等。對此,文物工作者利用測繪、攝影、錄像等手段留取資料,建立檔案,並將之收入當地的博物館或文管所。他説:“讓它們同樣留在新縣城,不被後人遺忘。”

責編:劉英來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