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位上漲神秘懸棺開啟 起獲數件寶貝(圖)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3日 12:51)
信息時報消息:6月2日早上,記者開始自三峽庫區往重慶方向進發採訪。沿途只見河床已完全變成了航道,先人開鑿的山道已被上升的水位截斷,高峽平湖感逐漸強烈。在兵書寶劍峽,被稱作長江三峽第一棺的懸棺,因水位抬高使輪船可直接開到了它的腳下,號稱千古之謎的棺木得以開啟,並起獲了數件神秘寶貝。伴隨着昭君紀念館等地的淹沒,以前只在岸邊淺草中游蕩的山羊,也被逼上了懸崖。本報作為惟一的華南媒體,有幸獨家見證了以上的一切。
輪船駛到離香溪還有一公里左右的兵書寶劍峽時,記者看見一輛寫有“鳳凰1號”的船隻,靠在一個重疊裝有兩副懸棺,面積只有幾平方米的山洞邊。該處懸崖與江面呈垂直狀態,不少正在該船上忙碌的工作人員,均穿上了救生衣做保護。得知該船是來準備將被稱作三峽第一棺的懸棺“請”走,記者欲讓所租船隻靠近去,零距離地見證這一重要的文物遷移時刻,但被該船上的有關人員婉拒。
開棺之前:水漲助專家走近第一棺
隨後,記者在距離該船約120米處,見證了整個起棺情況。最初,“鳳凰1號”上一名40多歲的中年男子,從該船上一架斜架的木梯上,登上了懸棺所在的山洞。此時,因水位上升的結果,該船與山洞的垂直距離不過4米。中年男子用所帶器具,對懸棺上下以及洞內洞外做了專業檢查後,開始招呼助手爬梯而上助其工作,並把懸棺邊緣的灰塵腐木等作了清理。
為記者駕船的何師傅指着懸棺説,這些專家現在才來清理即將被淹的懸棺,主要原因是之前懸棺離江面太高,無論從洞上還是洞下,都難以接近懸棺的特殊情況所造成。在這一帶,十里八鄉的人都曾知道該懸棺價值不菲,但就是沒有任何辦法可攀援上去。水位沒有抬升前,懸棺離江面至少近100米,起棺專家此刻離江面僅幾米,不難看出是水庫蓄水助了專家一臂之力。“沒有水庫蓄水,永遠不要想打懸棺的注意。”何説。
從“鳳凰1號”攀進山洞的人逐漸增多後,有人按當地習俗先在懸棺面前焚燒了幾張錢紙,然後緊捧一把香為懸棺叩了三個頭。隨即,有兩人拿出一塊長長的紅布蓋在棺材上,又在棺材的一邊燒了一大把冥幣。冥幣剛燒完,便將一挂鞭炮挂在船邊炸響。所有在場的人們,無不神情肅穆,為當地這一特別的與死人“打招呼”的儀式倍感驚奇。據何師傅介紹,當地人凡是要動死者的類似東西,一定得先經過這一過程。
開啟懸棺:神秘寶貝被神秘帶走
待鞭炮的煙霧散盡,緊接着人們揭開了懸棺上的紅布。已增派到洞裏的五六個人,在中年男子的主導下,開始小心翼翼地起棺。他們先將第一副懸棺的天平蓋起開,放在架在船隻與洞口之間、由幾根滾木做成的梯子上移動到了船上。此後,只見該棺木是雙層棺木,裏邊墊底木板厚約15厘米。該木板被起走後,他們用口袋在第一副棺材裏裝走半口袋不知名的東西,還將一長約50厘米的東西用報紙裹走。
他們用同樣的方法,開啟了第二副懸棺。移走了那塊同樣厚約15厘米的木板後,奇蹟出現了,一根長約70厘米的神秘物,也被他們精心包裹帶走。圍在棺材周邊的人,激動地小有騷動後,迅疾用一塊紅布遮住了棺木的一端,不讓他人觀望。他們一邊打着手勢,一邊把頭埋進棺材裏收拾裏邊的東西。不一會,便收出了沉沉的一口袋。當他們把該懸棺的最後一塊木板放上船後,一名男子還鑽進裏邊的懸崖縫隙裏逗留了一下。
千古傳説:諸葛亮兵書葬懸棺
從村民的嘴裏記者得知有以下兩種傳説:一説是三國時,諸葛亮得知自己的生命已不久了,即招來他最信得過的人,將別人垂涎已久的兵書與寶劍,裝在兩具棺材裏,藏到了香溪的這一無人可攀的懸崖上。這也是他的兵書寶劍一直未流傳後世的一大原因。曾作過古籍研究70多歲的林先生説,此種流傳在長江兩岸甚為廣泛。因之,葬懸棺的這個地方才叫兵書寶劍峽。經昨日清走的兩根不知名物來看,不排除是傳説中所葬之物的可能。
另一説是,一對恩愛夫妻死後,為了達到生同床死同穴的目的,要求兒女將他們先後葬在了懸崖上。其主要目的是,因為長江流域的濕氣比較大,他們葬於乾燥的地方便於保存屍身。在這對夫婦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的珠寶金銀等物。對這一説法,林先生説從情理來看雖有可能,但由於其流傳範圍太小,可信度也不可能很高。相信不久以後,國家有關部門會公佈其真實的結果的。
就第一種説法,還有老村民講了如下傳説,民國初年,有人為了看該懸棺裏是否有寶劍兵書,曾花大量時間準備了粗大的繩索,從懸崖頂上吊下了懸棺山洞。這個人因恐懼江水的洶湧,只慌張地從棺材裏找到了一把寶劍。可他把寶劍剛要拿出懸崖時,寶劍卻奇蹟般地不見了。他以為撞上了死者的魂魄,從此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其他人也一樣被嚇唬住了。
庫區到香溪:河床變航道山峽變通途
昨日早上7時30分,記者開始從三峽庫區的新碼頭出發,往重慶方向進發並沿途採訪。庫區到香溪一帶的江面,大部分出現了寧靜的水面,從前風浪逐起的景象已漸遠去。在這一個多小時的航程裏,輪船基本上一直靠左邊的山腳行駛,只在8時07分靠右走了一段距離。緊貼山腳開進,船老大説主要是因水位普遍抬高了100多米,不擔心有險灘急流所致。作為長年奔走在三峽江面的船工,他認為蓄水後帶來的好處已非常明顯。
與記者同船的秭歸縣農民王得清説,目前被淹沒的三峽兩岸邊,原是農田河床或山石小島,眼下被江水全部蓋住後,已變成了寬闊的航道。之前,大家難以想象會發生今天這樣的巨變,做夢都是駕船躲灘的艱辛。今年56歲的他,以後再也不會為晚上出門坐船苦惱了,隨時他都會按照自己的時間需要在長江上來往。他在廣州番禺打工的兒子過幾天回家時,他一定要動員兒子買條船回來,爺倆一起跑客運。
峽江兩岸:崖壁石道成江底文物
但凡記者經過的峽江兩岸,不時可看見被淹懸崖峭壁之上,有多條沿山開鑿只可供一人通行的石道。這些石道的大部分路段,已被淹進了水中,僅留下露出水中的那一頭,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沿江而居的茅坪鎮村民介紹,崖壁石道全是先人用鑿子開鑿的,開鑿的原因大都是受兩岸交通的限制引起。能開鑿出一條道來,就能讓山上的人直接下山渡江,要不然就得翻山越嶺。
當地多位老人稱,那些石道歷史非常久遠,最初修於何年何月則無從考證。在他們心目中,石道本身就是一種文物,如果被毀了,他們肯定感到難過。長江水淹沒它們,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既達到了保護的目的,又找到了懷念的感覺。另據求證,三峽兩岸正被淹沒或將被淹沒的石道達一百多條,它們都將成為水底文物永恒。(記者胡利)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