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10日 15:29 來源:
我對“五一”和“十一”這兩個人為製造的黃金週一直充滿疑慮,但卻想不出好辦法。有位王輝耀先生,是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他認為“除了中國,沒有一個國家在一年內搞三個全民集體放假的黃金周。因此我建議,減少一個黃金周,增加三休日制度”。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出過國的人眼界畢竟要開闊些。
原先我們只有一個長假,那就是春節。春節凝聚了歷史、文化、習俗、感情等許多厚重的內容。儘管在近年來也有人主張淡化春節情結,甚至取消春節,因為年年的春運都是中國人心中的痛。但春節是不可能取消的,至少近期內不會取消。但人為製造的“五一”和“十一”這兩個黃金周卻可以考慮取消。兩個黃金周給鐵路部門造成的壓力並不比春運輕鬆多少。工廠運作最講究均衡生産,每當突擊任務的時候就是拼設備、拼人力的非常時期,也是人身事故和質量事故的多發期。鐵路運輸部門何嘗不是如此。如果説春運是中華民族目前暫時不可回避的選擇,那麼“五一”、“十一”這樣的“亞春運”的主動權全在我們自己手上,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可以將其取消。黃金周對增加旅遊、餐飲、商貿收入固然有推動作用,但大規模的、集中在幾天之內的人口遷徙,除了給運輸部門的設施、秩序造成損害,也給健康與衛生帶來隱患。即使沒有“非典”疫情,大規模人口遷徙也可能在傳播疾病方面産生潛在危險。對國家安全造成的隱患就更可怕了,對這個問題已經有專家提出精闢見解,本文不多説。
假如,我們把“五一”和“十一”這兩個黃金周取消了,“三休日”是個很好的彌補辦法。據王先生説,從許多國家假期制度來看,三休日是雙休日的重要補充。這些國家大都把三休日設計在星期一或者在星期五。加上原來的雙休日,就自然形成了三休日。如美國就把很多公眾假日定在星期一: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假;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華盛頓紀念日假;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國殤日假;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勞動節;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哥倫布日假;十月的第四個星期一是退伍軍人節假日等等。
我們也不妨借鑒這個辦法,相應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把“五一”和“十一”各放假三天仍改回原來的一天和兩天,把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陽、臘八等傳統節日也作為公共休假日。如果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陽、臘八是星期一、或者星期五的,就自然形成“三休日”;如果不是,則由政府統一安排,把離這些節日最近的兩個休息日適當調動,以形成當年的“三休日”。關於這些“三休日”的安排,由政府部門在上一年的年底公佈。這樣,全年的法定假日變為14天,只比現行《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多4天。
這樣一來,既照顧了公眾對傳統假日的渴望,也能盡可能短地打斷工作和服務節奏,同時也使交通、旅遊和休假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不知有關部門能夠考慮這個辦法嗎?(作者:華瑩山農夫)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