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吹響十一五改革攻堅的號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6日 20:12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十一五”期間既是我國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矛盾的突顯期。我國的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改革面臨的形勢比照以往更為複雜。正因如此,“十一五”規劃把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確提出了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突出了改革。“十一五”規劃建議中確定的“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二十四字方針中,包含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完善體制機制”。“十一五”規劃建議既是規劃我國中長期發展的建議,也是規劃我國中長期改革的建議。建議明確提出,通過改革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如果不改革目前的體制,轉變增長方式非常困難。因為目前的經濟體制難以支持集約型經濟增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加快改革,包括國有企業改革和投資體制改革。

  目前,我國改革面臨的經濟社會突出矛盾,已經從改革之初的一個主要矛盾演化成目前的兩個突出矛盾。改革之初,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經濟不發達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矛盾;經過20多年的改革,在第一個矛盾得到緩解但尚未徹底解決的同時,我國又面臨著新的矛盾。除了原有的矛盾外,我國現階段更面臨著全社會公共需求的深刻變化和快速增長與公共服務不到位、公共産品嚴重短缺的突出矛盾。前者是經濟體制的矛盾,而後者則更多地體現為社會體制的矛盾。因此,下一階段的改革,尤其是“十一五”改革,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加快市場化改革,以解決第一個矛盾;二是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系,以解決第二個矛盾。

  除了改革面臨的矛盾發生變化外,目前我國改革的社會環境也日益複雜,批評與質疑改革的聲音比較多。第一,目前改革缺乏共識,改革動力不足。某些改革在民眾的心目中已經失去了正當性。由於實際操作中的“走形變樣”等原因,有些改革被公眾理解成利益盤剝的工具。第二,部分人對改革迷惘。一方面,在改革20多年之後,需要反思傳統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式;另一方面,有些人也對改革産生疑問,甚至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改革,認為這都是改革造成的。有些人甚至認為今不如昔。後一種看法對改革的推進尤為不利。第三,我國社會階層分化形成,利益協調問題突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改革面臨著如何協調不同階層利益的問題;政府也面臨著如何處理不同階層利益的問題。

  在新形勢下,筆者認為依靠單項改革來革除體制弊端的效果將越來越低,下一步改革必須在整體上推進結構性改革。 “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充滿著結構性改革的思想,應從以下七個方面入手。第一,以解決不良債務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第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的整體性制度安排,實現各類市場主體的公平待遇。第三,啟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須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産權制度。第四,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要加快投資體制改革,要弱化政府對投資的經濟性規制,強化政府對投資的社會性規制。第五,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快財稅改革,首先要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的財權與事權,加快稅制改革。其次,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在於發展多種所有制的金融機構,通過構建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來滿足中小企業和農村的融資需求。第六,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加快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首先必須理順政府內部各個管理部門的利益關係,防止改革部門利益化;其次要擴大公共財政的規模與覆蓋面,協調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第七,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建議中已經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地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的本質是有關利益表達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治理,不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無法有效規範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如果政治體制改革不到位,各項改革,包括政府自身改革、事業單位改革、國有企業改革、金融改革與社會體制改革等都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

  在以上改革中,核心在於推進政府轉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公共服務型政府。一是由政府改革帶動其他改革。企業改革、財稅改革以及醫療教育體制等各項改革,都必須由政府轉型來帶動。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主要矛盾都在政府這一塊。二是防止把政府轉型簡單化為機構精簡。政府轉型並不是簡單的政府機構改革。我國已經進行了四次機構改革,但都沒有觸及政府改革的根本問題。政府轉型實質上是政府的再造過程,包括職能、定位、機構等各方面的再造。三是通過政府轉型,推進政府現代化建設。包括政府治理理念的現代化,政府治理架構現代化和政府治理方式的現代化。通過政府轉型必須要達到兩個目標:第一,弱化政府作為經濟增長主體的職能,通過提供經濟性公共服務(包括提供基本的經濟環境)支持市場主體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第二,強化政府作為公共服務主體的職能,通過提供社會性公共服務,為社會成員提供基本的義務教育、公共醫療與社會保障等,解決最基本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公平問題,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目前我國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改革推進過程中,需要把以人為本作為改革的首要原則,改革的收益應該由社會共享。“十一五”規劃是一個很好的改革規劃,下一步關鍵是貫徹落實。只要我們以改革的精神正確對待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堅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就一定能開拓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作者:晨曦wt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