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民日報】抗日戰爭:走向民族復興的契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5日 07:14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中國近現代史的開端是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誌的。從那一年起,中國便一步步走向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當時的中國面臨著兩大危機,一為列強環伺、豆剖瓜分的民族危機,一為封建社會解體的社會危機。

  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從鴉片戰爭英軍入侵起,中國又經歷了英法聯軍入侵、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等多次外敵入侵,中國的民族危亡之勢日趨嚴重。20世紀30年代後,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鯨吞中國的野心日益膨脹,先後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也由此展開了全民族救亡圖存、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3日成為中國抗戰的勝利日。

  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標誌,它表明,100多年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艱苦奮鬥終於取得了重大成果;它表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正在進一步凝聚、形成和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振興的精神源泉;它表明,在世界上,中華民族不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民族了,中華民族正在站立起來。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抗日戰爭的勝利應該是中國基本解決民族危機的一個標誌。

  抗日戰爭的過程,也是中國社會重建、解決社會危機的過程。人類社會在應對重大危機時,都會出現社會組織的重構過程,何況當時的中國本身就處在嚴重的社會危機之中。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艱苦的作戰環境中,建立了十幾個抗日根據地,完成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組織重構,在形成民主機制,解決土地等經濟關係矛盾上收穫了有益經驗,為解決中國社會危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個標誌。在近現代史中,抗戰以前的中國的歷史是一部屈辱史,幾乎逢戰必敗,成為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痛。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在抗擊侵略時所展現的“無限蓬勃之生機”,也使侵略者嘆服。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將這一蓬勃生機發揮到了極致,中國作為反法西斯國家的重要一員,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對其後的世界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大潮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日本侵華是中華民族走向危機的極點,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契機。“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便是這一民族命運轉折的寫照。

  胡錦濤主席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大會講話中指出:“今天,中華民族的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全體中華兒女“都應該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都應該以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光輝篇章。”這就是我們紀念抗戰勝利的意義所在。黃晴

責編:李婷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