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引領風氣的文化崇拜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7日 13:46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政府歷來是引領時代風尚的倡導者和力行者,引領什麼樣的風氣是一個政府的時代特徵和先進標誌。

  在8月12日上午,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孔廟正門外人頭攢動,12位文理科狀元身披綬帶,胸佩紅花,在人們的艷羨與祝福聲中,走進狀元門,踏上狀元橋。據了解,該博物館孔廟正在舉行吉林市高考狀元表彰獎勵儀式。當日9時許,吉林市相關教育官員首先為狀元們開啟“狀元門”,12名高考狀元隨之踏上紅地毯。之後,吉林市副市長楊金順為吉林市文理科狀元每人頒發5000元獎學金,其它各縣(市)的狀元則獲得2000元獎學金,狀元們還獲贈兩冊“狀元名錄”,據稱,這些名錄將永遠保存在文廟博物館內(《新京報》8月14日)。

  這樣一個在歌舞昇平的氛圍中高舉文化大旗的景象非常喜人。孔廟這個文化歷史意味久遠的地方,吉林市副市長和教育官員在這裡為高考狀元舉辦隆重而又特別的頒獎儀式,用心良苦。孔子的思想是中華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無論販夫走卒,還是老人稚子,大概鮮有不知者。但是讓高考狀元在孔廟前受獎並不意味著是一種尊孔興儒,而是策劃者借助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蘊,來傳達當地政府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文化崇拜。

  這是一個尊師重教的文化崇拜。有人認為政府是在做秀,是角色錯位,表彰高考狀元的事政府不該越俎代庖,“小生日大做”,做得又如此轟轟烈烈,津津有味。筆者則不以為然,尊師重教是政府的責任,既然有這樣一份責任,何不用具體行動使之落到實處?還有人會説,這不是在鼓勵應試教育和分數決定一切嗎?沒錯,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靠某一個地方政府來改變教育的走向顯然是不可能的,而鼓勵高考狀元無疑是在國家主要靠高考選拔人才大前提下的一種良策。吉林市的活動通體貫穿著中華傳統文化,在如今形象工程比比皆是、領導穿梭于招商引資簽字儀式的社會現實下,吉林市政府能把尊師重教做得如此經典實在難能可貴。

  這是一個提升知識的文化崇拜。每一官員乃至普通公民都知道知識的寶貴,但是知識值多少錢?知識的價值究竟如何表達?吉林市政府做出了正面的回答,他們從高考狀元開始,明碼標價,進行大張旗鼓的兌現,此舉傳達給人們的信息是在吉林市,如果你是一個有用之才,肯定會有一個“好價錢”。當今社會中重視知識,但是究竟有什麼實實在在的舉措體現這一點,並不明確,吉林市通過重獎高考狀元旁敲側擊它對知識的青睞。對政府來説,用錢的地方很多,把錢用在獎勵高考狀元身上,完全是一種得民心合民意的投入,這遠比那些政績工程要實際得多,有意義得多。它至少對社會公眾帶來一種期待,政府也是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尊重知識、提升知識是一個政府最起碼的執政理念。

  這是一個糾正陋俗的文化崇拜。每個人都説自己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但是實際上我們做不到這一點,驚嘆高考狀元的時候絕大多數是對自家孩子“恨鐵不成鋼”的潛辭,而過了這個時刻,我們卻更相信運氣、機遇和背景,甚至迷信。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政府對納稅大戶施以重獎開始,接下來重獎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教授、優秀法官、傑出青年,到現在獎勵高考狀元,這一路走來,無不引領著一個個全新的觀念,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不僅如此,政府直接獎勵高考狀元高考還將更多的吸引企業和社會的眼球,聚攏他們參加到資助教育的行業中來,而對於那種炒作高考狀元的商業行為和大辦謝師宴、喝狀元酒的鋪張浪費陋習則是一個否定。

  自古以來,官方文化崇拜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引領社會風氣外,還督促人們堅守道德而敬畏法律。筆者希望吉林市的做法能夠具有這方面的標本意義。(作者: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