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5日 14:51 來源:
新華網快訊:環保總局公佈的報告書稱,圓明園防滲工程沒有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原工程方案存在嚴重缺陷。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造成水生生態系統嚴重破壞。
環評報告總體結論如下:
人民網消息:(1)為了防止圓明園生態系統的退化,保障遺址公園發揮基本規劃功能,在目前北京市水資源十分短缺的情況下,圓明園必須採取綜合的節水與補水措施。
(2)圓明園座落於清河古河道上,防止過度滲漏是節水措施之一。但必須結合地質條件、節水要求和環境影響等進行比較選擇,決定防滲的具體形式。圓明園缺少對湖底防滲工程合理性的充分論證。圓明園內的綺春園湖底為1.5~2.0m 厚的粘土層,天然防滲能力較強,不採取人工措施即能基本滿足防滲要求;福海之下的沉積地層以砂礫石層為主,但其上的部分區域有厚約0.3~0.6m 的底泥層,具有一定的抗滲能力,綜合考慮水域功能,需要採取必要的防滲措施;長春園直接座落於砂礫石層之上,各湖底泥層厚度較小,加之近年來大部分時間處於乾涸狀態,原有底泥部分沙化,導致抗滲能力進一步降低,滲漏嚴重,需要實施有效的防滲措施。
(3)目前沒有使用複合土工膜防滲材料産生環境毒性的報道,但其綜合環境友好性低於天然防滲材料。考慮到圓明園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遺址公園的特殊性,應該優先採用相適宜的防滲材料和措施。
(4)圓明園東部湖底防滲工程沒有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嚴重缺陷。在工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目前,工程大部分已經建設完成,影響了環境現狀的調查和分析,給環境影響評價造成了極大困難。現有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對後續工程改造所帶來的損失是由於工程沒有按程序實施環境影響評價造成的。
(5)圓明園防滲工程大部分已經完工的現實,造成社會、經濟、環境多個目標的相互矛盾,必須實施多目標綜合決策。該工程的改進方案,以防滲工程實施現狀為基礎,以“實事求是,因湖制宜,全面統籌,整體優化”為原則,兼顧短期影響和長期效果,綜合考慮工程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環評推薦綜合改進方案。
環保總局環評司已於6月30日正式受理了圓明園管理處按要求提交的《圓明園東部湖底防滲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目前環保總局正在組織專家對該報告書進行技術評估。專家技術評估後,環保總局將儘快作出審查決定。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