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央視國際 (2003-01-13 10:59:32)
中國自1956年開始,在著名火箭專家錢學森博士的主持下,展開現代火箭的研製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程火箭試飛成功之後,即着手研製多級火箭,向空間技術進軍。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長征1號運載火箭誕生,首次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 。中國航天技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研製成功7個型號。
長征1號是一種三級火箭,全長29.45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噸,起飛推力112噸,能把300千克重的衛星送入400多千米高的近地軌道。第一枚長征1號火箭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奠定了長征系列火箭發展的基礎。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content_file/83/8/83_8_200311311036.jpg)
長征2號火箭1972年首次發射,因箭上一根導線斷裂發射沒有成功。這是一種兩級火箭,全長31.65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1噸,總推力280噸,能把1.8噸 的衛星送入數百千米的橢圓軌道。經過改進的長征2號丙火箭,採用了大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箭長增加到35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增加到2.5噸。從1975年11月26日用它首次發射返回式衛星成功,到1993年底已發射14次,均圓滿完成任務。長征2號還有一個改進型號長征2號丁火箭,也是一種兩級液體火箭,全長38.3米,起飛重量232噸。1992年4月9日用它首次發射返回式衛星也獲得成功。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content_file/83/8/83_8_200311311045.jpg)
長征3號運載火箭是在長征2號火箭基礎上,第三級採用低溫高能的液氫液氧發動機,1984年研製成功。火箭全長43.25米,一,二級直徑3.35米,三級直徑2.25米,起飛重量202噸,起飛推力280噸,其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4噸。至1993年底,成功發射6顆實用通信衛星(包括為亞洲衛星公司發射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長征3號火箭的發射成功,標誌中國運載火箭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content_file/83/8/83_8_20031131110.jpg)
長征4號是長征3號火箭的同宗型號。不同的是,長征4號火箭三級都採用常規推進劑(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火箭全長41.9米,一,二級直徑3.35米,三組直徑2.9米,起飛重量249噸,起飛推力300噸,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25噸,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65噸 。迄今發射兩次均獲成功。
1990 年7月16日,一種新型大推力的長征2號捆綁火箭首飛告捷。它是一種採用捆綁技術的兩級火箭,第一級在芯級周圍捆綁4個液體助推火箭,第二級為一個芯級火箭。火箭總長50米,直徑3.35米。每個液體助推火箭長15.4米,直徑2.25米,芯級最大直徑4.2米。總起飛重量461噸,起飛推力600噸,能把8.8噸至9.2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這枚火箭成功地為澳大利亞發射了兩顆通信衛星,這標誌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攀登上一個新的高峰。
1994 年2月8日,中國目前高軌道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長征三號甲火箭首飛成功,把實踐4號科學探測衛星和夸父1號模擬星送上了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這枚火箭長52.52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240噸,起飛推力300噸,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2.5噸,是中國2000年前後發射大型衛星的主要運載工具。現在,長征系列火箭已經走向世界,享譽全球,在國際發射市場佔有了一席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