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説法]一個陌生人的來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0日 13:49 來源:

  


  今年的1月22日,東北的一家報紙發表了一篇文章叫做《貧困父親寫信遍求中國富豪》,這條新聞發出來之後,全國各地的報紙紛紛轉載。到底這個父親貧困到什麼程度,因為什麼要遍求中國富豪呢?春節剛過,我們找到了貧困父親劉福成。在瀋陽一家每人每天收費5元的家庭賓館,劉福成和妻子就暫住在這裡。

 劉福成的女兒叫劉帥,去年夏天,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小劉帥被診斷為“永存動脈幹”,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平均十萬個孩子裏只有三到四個會患上這種病,得了這種病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小劉帥現在在醫院的重病監護室,由於監護室的無菌要求,我們不能看到她現在的樣子。女兒治病的花銷成為劉福成一家十分苦惱的事情。在監護室門口,劉福成給我們展示了女兒三天內的醫藥費清單,三天加在一起是5400元,平均一天最低是2800元。

  劉福成的家在吉林省四平市孤家子鎮,家中還有一個18歲的兒子和80多歲的老母親。10萬元的醫療費用已經把這個家庭擊垮,劉福成開始想方設法四處借錢。由於劉福成本人老實厚道,和鄉親們相處的十分融洽,在得知他的遭遇後,村民們開始自發捐款。劉福成在村裏籌集了2萬多塊錢後,他又去了當地的民政部門,民政部門最初幫他解決了6000元。

  對於幫助他的人,劉福成心存感激。但是手術日期臨近了,26000塊錢還遠遠不夠小劉帥的手術費用。此時的劉福成已經絕望了,他甚至想到如果醫院不允許孩子繼續治療,他就把孩子扔在醫院。


  元旦過後,瀋陽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場雪。一個雪後初晴的早晨,劉福成在瀋陽《華商晨報》上突然看到了一篇關於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施正榮的報道,互聯網上這樣介紹他,身家已達161億元人民幣,成為2006年中國內地的新首富。《華商晨報》的報道讓劉福成眼前一亮。十幾天后,另一篇報道出現在《華商晨報》上,名為《救女 寫信遍求中國富豪》,這一次,報道的主人公換成了劉福成。

  劉福成説,女兒動手術之前他本想求助於民政部門,他找過鎮政府,找過民政局,還找過四平市慈善總會,但是面對這筆鉅款,這些單位都表示無能為力。在四平市慈善總會,劉福成曾經求助過的地方,記者了解到慈善組織的救助資金渠道主要來源於社會,現在這裡每年收到的捐贈款都在100多萬元左右,但是困難群眾和需要救助的人很多,這些捐款無法解決所有人的問題。

  在慈善組織求助未果,施正榮這樣的企業家成了劉福成最後的救星。他在信中寫到:施總經理,我在《華商晨報》上看到了你的報道,你説要拿出一部分錢作為社會的基金救助,我感覺到我可能就是第一個向您求助的人,我希望你能救救我的孩子。劉福成把信寄給施正榮後,又陸續給國內的另外五位企業家寫去了求助信,他們在200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均榜上有名。

  最初信件猶如石沉大海,劉福成的求救聲仿佛淹沒在了春節的歡慶聲浪裏。幾天后 ,《華商晨報》的記者感受到了這個微弱的聲音,他們將劉福成的行為進行了報道。此後,這篇報道迅速被國內許多媒體轉載,成了街談巷議的話題。然而企業家們是否會回復呢?無論是劉福成還是媒體,現在能做的事情只有等待。

  1月25日,離春節還有3天,瀋陽的大街小巷早就張燈結綵,不知是命運對小劉帥的眷顧還是為了給劉家增添一點喜慶氣氛,劉福成的求助信突然有了回應,施正榮首先答應給小劉帥捐款,劉福成的眼淚當時就流了下來。繼施正榮捐贈了兩萬元後,其它的捐贈也紛至沓來,國美電器總經理黃光裕和東方希望集團總經理劉永行分別捐贈了5000元,上海金友軟體公司看到報道後也自願捐贈了1萬元。對劉福成來説,這些錢解了燃眉之急。


  更讓劉福成夫婦感到驚喜的是,1月27日,除夕前一天,瀋陽軍區總醫院決定暫時不收取小劉帥的醫療費用,劉福成的生活似乎一下子有了希望。美中不足的是,就在記者打算離開瀋陽之前,劉福成希望記者幫他打聽一件事,現在他的手裏只有1萬多元捐款,另外有三萬元在瀋陽的慈善總會。施正榮和上海金友軟體公司捐贈的三萬元善款一直在瀋陽市慈善總會,為什麼不能交給劉福成呢?

  記者帶著這個問題來到了瀋陽市慈善總會。慈善總會的負責人説,這筆捐款本來是用於孩子疾病的治療,應該把錢存入孩子在醫院治病的帳戶裏。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裡,按照瀋陽市慈善總會的理解,醫院已經不再收取劉帥的治療費用,三萬元善款就不能存入醫院賬戶,自然也不能交到劉福成的手中,他們覺得捐贈人奉獻的愛心不能被濫用。瀋陽市慈善總會還説,如果孩子治愈出院或者出現一些意外不需要這些醫藥費了,他們將用這3萬元錢建立一個基金,用於和劉帥一樣患病的孩子們。同時瀋陽市慈善總會認為劉福成向企業家寫信求助這件事本身就不可取。

  記者回到北京後,看到了捐款人之一,東方希望集團總經理劉永行寫給我們欄目組的一封信。在信中他表達了這樣的看法:此事也曾讓我們難以選擇,如不提供幫助,可能給企業或企業領導人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提供幫助,因為媒體效應,可能會有更多甚至比劉福成還要困難的人向企業求助。到那時,我們又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幫助誰,不幫助誰呢?

  主持人:現在的劉福成要給孩子治病,從我們救災救濟的角度來考慮麼劉福成這時候還可以有什麼樣的救濟途徑?


  王振耀: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向當地民政部門甚至向更高一級的民政部門來申請,看看醫療救助方面有沒有一定的資金進行救助。另一方面向慈善類的機構甚至各種各樣的基金會來申請救助資金。

  主持人:我們看到劉福成是給中國的企業家們寫信求助,針對這個問題,我也專門請教過民事法律的專家。專家説這種行為就是非常簡單地要求對方捐贈的行為,如果對方願意捐贈那沒問題,如果對方不願意捐贈,只需要拒絕這個請求就好了,所以劉福成的行為在法律上是沒問題的。

  王振耀:是這樣。劉福成這個案例向我們全社會,特別是向行政部門負責救災救濟的同志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像劉福成這樣的家庭遇到了特大困難怎麼辦,這是我們在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和尷尬。從道理上來説,我們應該是有求必應,我相信在目前的條件下,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行政部門有責任和義務對人民的痛苦做出反應。但是有求必應並不是大包大攬,有求必應是政府可以動用方方面面的資源來協調,政府可以邀請企業家進行捐贈,這會比個人容易得多。

  主持人:其實一些中國經濟界非常有名氣的企業家們普遍表達了這樣的一種擔心,他們説其實劉福成的信不是在開先例,他們平時收到大量這樣的來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很矛盾也很尷尬,您覺得他們應該怎麼做呢?

  王振耀:我覺得不僅是富豪,就一般的企業來説不應該承擔著直接救助窮人的責任和義務,當前關鍵的是建立起一個有求必應的機制,使最需要的人口通過一種很健全的機制來得到幫助,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以此為契機來進一步調整我們的工作並且立即行動。

  主持人:事情發展到現在,在某種層面上折射出來的問題是我們的政府部門應該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來考慮怎麼樣建立自己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在能力尤其是財政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怎麼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更多的慈善組織能夠有機地有效地投入到社會救助事業當中來。

責編:西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熱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