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兩岸故宮各有韆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0日 20:13 來源:

  兩岸都有故宮博物院,它們都以清室宮廷收藏為基礎,在追溯博物院的歷史時,也都將1925年的開院視作各自誕生的標誌。有人説北京故宮是“有故宮,沒文物”,台北故宮是“有文物,沒故宮”,也有人説遷臺的文物僅佔原南遷文物的1/4,台北故宮根本不可能與北京故宮相比。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平心而論,兩個故宮,各有韆鞦。要説書畫,台北故宮的宋畫達943幅。西周時代的青銅器300多件,其中一半刻有銘文,屬傳世珍品,比如毛公鼎,腹底有3行497個字,十分罕見,至今仍是西周青銅器銘文數目之冠。瓷器中精品更多,宋瓷中的汝窯,清瓷中的古月軒,90%都在台灣,這也是台北故宮最值得誇耀的收藏之一。台北故宮65萬件藏品堪稱中華文化藝術寶庫。

  但北京故宮超過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可匹敵。北京的故宮珍藏着佔全國文物藏品1/6的傳世瑰寶,歷代藝術館、青銅器館、陶器館、工藝美術館、鐘錶館、珍寶館、銘刻館、繪畫館中的大批精品令人目不暇接,藝術館中的歷代精品如原始社會的玉琮、秦代的兵馬俑、唐代的顏真卿墨跡、宋代的鈞瓷、明代的顧繡、清代的康熙五彩瓷器;工藝美術館中的各種工藝品,珍寶館中的如意、龍袍、鳳冠、朝珠;銘刻館中的石刻,繪畫館中的展子虔《游春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均是寶中之寶。新中國成立後,新入藏文物達240880件。溥儀出宮前流失的精品如《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基本都收回故宮。幾年前更以千萬元鉅資收購了流落民間的懷素狂草《食魚帖》。被乾隆視為三件稀世珍寶中的兩件: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詢《伯遠帖》就是新中國入藏故宮的。此外,由於對文物的評價當時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像宗教文物、特別是清王朝以後藏傳佛教文物等當時都沒有被國民黨拿走。此外限於當時的運輸能力,皇帝寶座太大,傢具太大,無法搬運,使很多珍貴的明清傢具至今還留在北京故宮。而最不能忽視的是,北京故宮的美輪美奐,本身就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和偉大文物。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海峽兩岸至今還處於分離狀態,而作為中華瑰寶的文物有些也分離在兩岸故宮博物院中。比如“三希”中的二希藏於北京故宮,另一希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藏於台北故宮。其他如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其實只是它的前半卷,後半卷至今藏在台北故宮。(來源:《文史春秋》2003年第12期)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