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大軍
我閱讀腳本時,畫面迸射閃現。問題在於,在作家的城市裏,我面對的人事信息經過了再次過濾,今後的結果和作家期待的影像會有多少誤差呢?
腳本已經定稿了。
圖解腳本中的文字不是目的。如果我們已經明白了説什麼,那麼重要的是怎麼説。
一個人的經歷是城市經歷的一部分。對城市,任何一個人都有充當代言人的可能。只是,鏡頭通過取捨,賦予代言人以別樣的意義。當鏡頭從文字上移開,重新面對城市與人的時候,它其實已經背叛了文字,忠實的是文字的靈魂。
作家是本片的主述角色。作家自身的語言構成了本片的主要部分。主角的魅力對每一集片子來説至關重要。作家的口述內容來自腳本,那是生活化的語感(他離開鍵盤的時候)。但作為畫外音,又要保持其特有的文本語言。我們讓鏡頭盡可能地收斂,以便於觀眾傾聽文字語言強大的力量。
在本片中,場景是人、物、行為的現在時,包括現場的複製。當我們無法捕捉到真實的人物行為時,便會再現場景。因為在紀錄之前,我們已經有了腳本。童年看老街的視點來自童年的高度,記憶有時會被多角度的再記憶所替代。在腳本中,作家過去時的經歷佔據了較大篇幅(令拍攝者愉悅)。那些記憶清晰又朦朧,如同城市的斑斕光影搖曳在碎片般的意象中。往事或記憶讓音樂和影調找到了營造的藉口。
回憶或理解一座城市,可以從多種角度、載體和心情完成其敘事的過程。作家不是總以第一人稱敘事的,無數階層的面孔充當著他的代言人。在本片中,會有他人介入。這些人的身份不必是真實的,他們存在的理由也許在於:我們在某些段落裏需要這個角色。沒有人會質疑小説或電影的人物是否真實。觀眾和讀者從影像或文字中因為發現了自己的影子而心動。這就是作家電視。值得注意的是:要明白告之,什麼地方是虛構的什麼地方是傳説。
除了人物能充當角色,其它的,大到歷史文獻小到瞬間裂痕都會成為角色。這些角色有時會充當佐證作為獨立的段落。
歷史事件的資料來源於舊影片、舊照片、舊報紙和許多舊東西。為豐富口述人的敘事內容,我們會用許多真實的參數:年月日、誰誰誰、洋灰水泥的標號、炸藥的當量、子彈初射時的速度、植被的生長期、膠片的規格等等等等。
對一座城市而言,它既是文字的也是口傳的。對本片而言,它是35-16mm、DVW、DV的,也是24X40mm或6 X 9cm底片的。那些豐富的老照片不僅構成了本片的場景,就連老照片本身也值得我們停足。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關注被攝者和事件,還要關注拍攝的角度、圖像的評判方式和鏡頭所蘊含的權力意識。攝影者面對對象的人文關懷的態度以及他使用的器材本身都會被本片抓住不放。他可能是誰?是旅遊者、領事還是職業攝影家或間諜?(阿爾伯.肯恩曾在中國拍攝了1766張“老照片”)他的機位在哪?使用的器材是萊卡還是波郎特?那個年代流行什麼技術?那件技術又推動了什麼?這種由圖片事件反送到鏡頭的結果又將提供出新的事件。如此,一切“空鏡頭”都是作為內容而存在的。
作家的腳本首先確立了某種風格。比如節奏的控制。節奏還體現在不同段落中的影像信息的密度值。觀眾對每個段落的興奮點和疲勞臨界都在什麼地方呢?腳本中的某些段落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在這個片子裏,人物的口述鏡頭是平視的。除此之外,鏡頭角度可以多樣。鏡頭設計的成分會多一些。一條老街的色彩本來是紛亂的多時辰多季節的,但作為印象,它可能永遠是某個人的專用色。在我看來,李杭育的杭州是一種濕潤的冷的調子,方方的武漢溫暖而熾熱……。城市的時空在聲畫的轉換中道出了它的變遷。一個清淡的濕潤的即而陌生的杭州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的杭州,它僅僅是李杭育的杭州。同樣,一個背面的、碎片般的、倒放的、固執角度的上海不是媒體反復灌輸的上海,而曾是孫甘露“自行車上的上海”。
如有必要,可以抓拍或偷拍,但我覺得在心理上不必堅持。因為1,腳本本身註定了素材來源的多樣性。2,即便是純捕捉的素材在後期也一定會被刻意化。3,捕捉對我們而言僅是技術手段。真實或客觀的影像從來都是令人懷疑的。你永遠會從那些“真實”的影像中看到取景器後面的雜念。許多瞬間是來自後期機房的。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停留住一個又一個我們認為有趣的瞬間,如有必要,就將某個“瞬間”無限放大,直到它的影像顆粒粗如馬賽克不再好看了為止。從腳本到成片是一再發現的過程。許多新的發現將不斷地紀錄到磁帶上。當然,每個零件之所以組合在一起是要有其功效和理由的。
本片既不是純粹的作家小傳也不是城市指南。它是一部混血電視片(或者叫別的什麼)。所以嚴格説來,我們幹的就不是通常意義的紀錄片了。無論我們怎樣對未來的片種下定義,有幾個事項是應該注意的:它再散漫,也有一條思想的主線,這條線是作者的,那就是他提供了什麼,最終要表達什麼。贏得更廣的收視群是我們的目的之一,許多手段象工具一樣都在車間準備好了,我們可能會動用任何一件。形式或手段到底是為內容服務的,要適可而止。
完成以上的諸多目標必將付出繁重的代價,自然也包括由於審美和偏見導致的不同的期待值。儘管如此,我們為這一份隱隱的挑戰感覺所激勵。一個人與一座城市開始晃動起來。
2002年 3月
我閱讀腳本時,畫面迸射閃現。問題在於,在作家的城市裏,我面對的人事信息經過了再次過濾,今後的結果和作家期待的影像會有多少誤差呢?
腳本已經定稿了。
圖解腳本中的文字不是目的。如果我們已經明白了説什麼,那麼重要的是怎麼説。
一個人的經歷是城市經歷的一部分。對城市,任何一個人都有充當代言人的可能。只是,鏡頭通過取捨,賦予代言人以別樣的意義。當鏡頭從文字上移開,重新面對城市與人的時候,它其實已經背叛了文字,忠實的是文字的靈魂。
作家是本片的主述角色。作家自身的語言構成了本片的主要部分。主角的魅力對每一集片子來説至關重要。作家的口述內容來自腳本,那是生活化的語感(他離開鍵盤的時候)。但作為畫外音,又要保持其特有的文本語言。我們讓鏡頭盡可能地收斂,以便於觀眾傾聽文字語言強大的力量。
在本片中,場景是人、物、行為的現在時,包括現場的複製。當我們無法捕捉到真實的人物行為時,便會再現場景。因為在紀錄之前,我們已經有了腳本。童年看老街的視點來自童年的高度,記憶有時會被多角度的再記憶所替代。在腳本中,作家過去時的經歷佔據了較大篇幅(令拍攝者愉悅)。那些記憶清晰又朦朧,如同城市的斑斕光影搖曳在碎片般的意象中。往事或記憶讓音樂和影調找到了營造的藉口。
回憶或理解一座城市,可以從多種角度、載體和心情完成其敘事的過程。作家不是總以第一人稱敘事的,無數階層的面孔充當著他的代言人。在本片中,會有他人介入。這些人的身份不必是真實的,他們存在的理由也許在於:我們在某些段落裏需要這個角色。沒有人會質疑小説或電影的人物是否真實。觀眾和讀者從影像或文字中因為發現了自己的影子而心動。這就是作家電視。值得注意的是:要明白告之,什麼地方是虛構的什麼地方是傳説。
除了人物能充當角色,其它的,大到歷史文獻小到瞬間裂痕都會成為角色。這些角色有時會充當佐證作為獨立的段落。
歷史事件的資料來源於舊影片、舊照片、舊報紙和許多舊東西。為豐富口述人的敘事內容,我們會用許多真實的參數:年月日、誰誰誰、洋灰水泥的標號、炸藥的當量、子彈初射時的速度、植被的生長期、膠片的規格等等等等。
對一座城市而言,它既是文字的也是口傳的。對本片而言,它是35-16mm、DVW、DV的,也是24X40mm或6 X 9cm底片的。那些豐富的老照片不僅構成了本片的場景,就連老照片本身也值得我們停足。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關注被攝者和事件,還要關注拍攝的角度、圖像的評判方式和鏡頭所蘊含的權力意識。攝影者面對對象的人文關懷的態度以及他使用的器材本身都會被本片抓住不放。他可能是誰?是旅遊者、領事還是職業攝影家或間諜?(阿爾伯.肯恩曾在中國拍攝了1766張“老照片”)他的機位在哪?使用的器材是萊卡還是波郎特?那個年代流行什麼技術?那件技術又推動了什麼?這種由圖片事件反送到鏡頭的結果又將提供出新的事件。如此,一切“空鏡頭”都是作為內容而存在的。
作家的腳本首先確立了某種風格。比如節奏的控制。節奏還體現在不同段落中的影像信息的密度值。觀眾對每個段落的興奮點和疲勞臨界都在什麼地方呢?腳本中的某些段落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在這個片子裏,人物的口述鏡頭是平視的。除此之外,鏡頭角度可以多樣。鏡頭設計的成分會多一些。一條老街的色彩本來是紛亂的多時辰多季節的,但作為印象,它可能永遠是某個人的專用色。在我看來,李杭育的杭州是一種濕潤的冷的調子,方方的武漢溫暖而熾熱……。城市的時空在聲畫的轉換中道出了它的變遷。一個清淡的濕潤的即而陌生的杭州可能不適用於所有人的杭州,它僅僅是李杭育的杭州。同樣,一個背面的、碎片般的、倒放的、固執角度的上海不是媒體反復灌輸的上海,而曾是孫甘露“自行車上的上海”。
如有必要,可以抓拍或偷拍,但我覺得在心理上不必堅持。因為1,腳本本身註定了素材來源的多樣性。2,即便是純捕捉的素材在後期也一定會被刻意化。3,捕捉對我們而言僅是技術手段。真實或客觀的影像從來都是令人懷疑的。你永遠會從那些“真實”的影像中看到取景器後面的雜念。許多瞬間是來自後期機房的。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停留住一個又一個我們認為有趣的瞬間,如有必要,就將某個“瞬間”無限放大,直到它的影像顆粒粗如馬賽克不再好看了為止。從腳本到成片是一再發現的過程。許多新的發現將不斷地紀錄到磁帶上。當然,每個零件之所以組合在一起是要有其功效和理由的。
本片既不是純粹的作家小傳也不是城市指南。它是一部混血電視片(或者叫別的什麼)。所以嚴格説來,我們幹的就不是通常意義的紀錄片了。無論我們怎樣對未來的片種下定義,有幾個事項是應該注意的:它再散漫,也有一條思想的主線,這條線是作者的,那就是他提供了什麼,最終要表達什麼。贏得更廣的收視群是我們的目的之一,許多手段象工具一樣都在車間準備好了,我們可能會動用任何一件。形式或手段到底是為內容服務的,要適可而止。
完成以上的諸多目標必將付出繁重的代價,自然也包括由於審美和偏見導致的不同的期待值。儘管如此,我們為這一份隱隱的挑戰感覺所激勵。一個人與一座城市開始晃動起來。
2002年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