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0日 14:21 來源:人民日報
| |
第十三套刀郎木卡姆的曲作者波尼亞孜?買買提 毛繼增 攝
中國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名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有5種木卡姆,它們都是由12套組成。在哈密,我們問藝人:“為什麼維吾爾族的木卡姆都是12套?”他們反問:“一年為什麼總是有12個月?”
然而,我們在巴楚縣做田野采風工作時,原縣文化局局長艾海提?達吾提卻告訴我們:“巴楚縣現在已有13套刀郎木卡姆。第13套刀郎木卡姆名為《波斯坦巴亞宛(意為戈壁灘中的綠洲)木卡姆》,詞作者是尼亞孜?克以木,曲作者是波尼亞孜?買買提。它在巴楚縣城郊一帶已風靡十餘年了。”
這個情況令我們驚喜萬分。木卡姆都是由民間藝人創作的。第13套刀郎木卡姆的流傳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樣本。於是我們走進波尼亞孜?買買提的生活,真實地記錄了她創作《波斯坦巴亞宛木卡姆》的經歷。現已花甲之年的波尼亞孜?買買提是一位十分隨和善良、活潑開朗、熱愛刀郎藝術事業的女性。她長期從事個體經營,銷售日用雜品。她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父親是位小有名氣的木卡姆民間藝人,由於家貧無法供她上學,所以她從小就經常跟隨父親一起外出參加麥西熱甫演唱活動,並逐漸顯露出出眾的藝術才華。她是一位靠吸吮刀郎木卡姆音樂乳汁成長起來的民間藝術家。
刀郎人在舊社會過着饑寒窘迫的日子,而今生活愈來愈富裕、幸福,充滿歡樂。《波斯坦巴亞宛木卡姆》是波尼亞孜?買買提和尼亞孜?克以木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肺腑之音。這套木卡姆的音樂,既保持了刀郎木卡姆粗獷、豪放的特色,又飽含着清新、歡樂的新意。它既可按刀郎木卡姆的表演方式,由刀郎熱瓦甫、刀郎艾捷克、卡龍、手鼓等傳統刀郎樂器伴奏;也可用喀什木卡姆的演出形式,以喀什熱瓦甫、艾捷克、橫笛、手鼓相和。這套木卡姆縱情謳歌社會主義時代刀郎人民的新生活、新思想和新感情。木卡姆開始部分的“木凱迪曼”樂段首先唱道:
刀郎人生活在自由天地,
日子愈來愈富裕。
人人都笑容滿面,
幸福生活使我們愈來愈滿意。
結束部分的“色勒利瑪”樂段中忘情地唱道:
在綠色的花園裏,
無花果、石榴、葡萄、桃子相互競比。
在維吾爾人家中,
電視機、錄音機的聲音交響在庭院裏。
在刀郎人的心田,
洋溢着對共産黨感激的情意。
波尼亞孜?買買提不識樂譜,不懂樂理,創作這樣一部巨型套曲,在我們看來有點不可思議。我們問她創作這套木卡姆費不費勁?她説:“我自幼就表演刀郎音樂,對新舊社會的苦樂有深切感受,不把它表現出來,反倒心裏不踏實。”對她而言,《波斯坦巴亞宛木卡姆》的音樂創作其實是受民間音樂長期浸潤後的自然噴發。有趣的是,我們在巴楚縣常聽到一些刀郎人嘴裏哼唱着這套木卡姆的精彩樂段,然而,大部分人卻不知道,這套木卡姆的作曲者就是生活在他們身邊的一位很普通的刀郎婦女───波尼亞孜?買買提。(毛繼增 吐爾洪江)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