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徐本禹——“感動中國”的大學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1日 11:15 來源:

  “我願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當愛的陽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時候/願意無保留地反射給別人。”——摘自徐本禹的日記

  新舊年交替的前夕,又一次見到了徐本禹。一如半年前的他,記者面前的徐本禹,依然是黑瘦黑瘦的,腳上還是那雙藍幫黑底的運動鞋,褪了色的牛仔褲,身着半舊的暗條紋的夾克衫,只是戴着黑邊眼鏡的眼中多了幾分滄桑和成熟,頭上也多了很多的白髮。

  徐本禹是華中農業大學的在讀研究生。這位22歲的小夥子一年前保留研究生學籍2年,志願到貴州貧困山區義務支教。一年多來,在烏蒙山區腹地的農村小學,他忍受着孤獨和寂寞,用愛心精心栽培和呵護貧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誠和行動實踐着一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及一名共産黨員的神聖使命。他被評為2004年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一位普普通通的大學生,究竟有什麼樣的力量感動中國,感動千千萬萬善良的人們?

  “因為別人幫了我,我肯定要幫別人”

  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卻作出了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決定:放棄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去岩洞小學支教……電話那頭,聽到這個消息的父親哭了,父親用發顫的聲音説:“全家尊重你的選擇,孩子,你去吧,我們沒有意見……”

  徐本禹出生於山東聊城的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2004年以前,走進聊城縣鄭家鎮前景屯,村裏最矮的土坯房就是徐本禹的家。他的父親教了一輩子小學,最多的時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資,最少的時候一個月只有十幾元,直到2003年轉為正式教師後基本工資才到了800元。這點工資幾乎就是全家的收入來源。

  讓徐本禹記憶深刻的是母親説起的一件事:小時侯,有一次家中沒有錢吃飯,是母親向鄰居家借了2元錢才度過難關。“我娘講的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你的手!”

  1999年,徐本禹成為華中農業大學的一名學生。那年秋冬之交時,天氣很冷,他還只穿着一件單薄的軍訓服。一位同學的母親送了他兩件衣服,並對他説:“天氣冷了,別凍着。在生活方面有什麼困難和叔叔阿姨講。”第一次遠離家鄉,第一次遠離親人,第一次在外地得到好心人的幫助……或許是這麼多的第一次交織在一起,讓徐本禹至今不能忘懷,“當時我知道無論説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愛心傳遞下去。別人幫助了我,我一定要幫助別人。”

  徐本禹開始向弱者頻頻伸出援助之手。大一上學期,徐本禹拿到他在大學的第一筆勤工儉學的50元工資後,他把其中的43元捐給了山東費縣一個面臨輟學的小學生孫珊珊。感恩的閘門打開後就再也沒有關閉,第二學期,學校發給徐本禹300元特困生春季補助,徐本禹只給自己留了100元,其餘的全部捐給了“保護母親河”的募捐活動。大學期間,他用獎學金和勤工助學報酬,堅持資助山東聊城、湖北荊州、本班的幾位貧困生,其中對湖北荊州許星星的資助目前仍由徐本禹所在學院的經濟學黨支部“接力”……即使常常身無分文,徐本禹也尋思着“為他人做點什麼”。

  2001年12月,輔導員陳曙發現徐本禹還在穿着單衣薄褲。按學校規定,徐本禹這個學期可以領到不少於400元的冬季特困補助金,為了防止他又把補助金捐給別人,陳曙和院領導商量,不得不將徐本禹的補助金轉為棉衣和棉鞋。

  徐本禹的“還”並不只是還給了曾給予他幫助的人,他將愛心和恩情無限複製,放大,擴散以至無窮,達到了一種無比深沉的博愛境界。正是這種博愛,讓他與貴州兩所小學的傳奇有了可能。

  “有的人一輩子收穫不了一滴眼淚,可這個暑假,我幾乎每天都被感動包圍”

  徐本禹第一次知道狗吊岩是在2001年,當時他讀大三,很偶然地在《中國少年報》上讀到了一篇題為《當陽光灑進山洞裏……》的文章:“陽光灑進山洞,清脆的讀書聲響起,穿越雜亂的岩石,回蕩在貴州大方縣貓場鎮這個名叫狗吊岩的地方。這裡至今水電不通,全村只有一條泥濘的小道通往18公里外的鎮子,1997年,這裡有了自己的小學——建在山上的岩洞裏,五個年級146名學生,三個老師……”讀着讀着,徐本禹哭了。

  大一就被別人的幫助溫暖着的徐本禹,曾立志幫助和自己一樣貧困的孩子,以此回報別人的關心。他用自己勤工儉學掙來的微薄工資和獎學金,在大學4年裏悄悄資助着5個比自己更困難的孩子!讀完《中國少年報》上的文章,他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幫幫這些山洞裏的孩子。徐本禹在學校裏就開始為岩洞小學募捐,號召大家和他一起利用暑假時間到貴州支教,“給孩子們帶去一些希望”。

  在華中農業大學團委和他所在的經貿學院支持下,2002年暑假,徐本禹帶着募集來的三大箱子衣服、一口袋書和500元錢,和幾個同學坐上了開往貴州的火車。

  “有的人一輩子收穫不了一滴眼淚,可這一個暑假,我幾乎每天都被感動包圍,收穫着淚水。”這是徐本禹回來後寫在日記本上的話,每一次翻開它,狗吊岩的孩子們拿着自製的小紅旗簇擁在自己身旁,硬把幾個煮熟的雞蛋塞進他揹包的場景,就浮現在眼前,孩子們擦着淚眼,不停地問:“徐老師,你還會回來嗎?”

  2003年,徐本禹本科畢業了,他覺得這是兌現承諾的時候了,不管多大的代價,答應孩子們了,就一定要做到!

  當徐本禹決定放棄學籍去支教的事在華中農大傳開後,很多人為之感動並主動追隨。學校破天荒作出決定,為他保留兩年研究生學籍。

  希望自己像根火柴,點燃千千萬萬人的愛心

  大方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的烏蒙山區,全縣人口90萬,除漢族外,還有彝、苗、白、仡佬、蒙古、布依、滿等少數民族。貓場鎮位於大方縣西部,距縣城51公里,路況很差。全鎮總人口3.2萬多人,其中苗、彝等少數民族佔2/3。狗吊岩村位於貓場鎮西端,屬於喀斯特地貌,沒有成片的耕地。全村供電無法保證。

  徐本禹回到了狗吊岩村,向村長報到,與他一起報到的還有7名志願者。來到這裡以後,那7位同學都説,這裡生活條件比他們想象中的要艱苦。這裡是一個信息封閉的孤島,不通公路、不通電話,物質文化生活極度匱乏,晚上只能點油燈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跑上18公里崎嶇的山路……晚上,滿身亂爬的跳蚤幾乎讓他們無法入睡,渾身被咬得都是包。在這裡,他們吃的是玉米麵、土豆和酸湯,村長怕這些大學生吃不消,就特地買了100多公斤米。志願者後來享受的是土豆、茄子、西紅柿湯和火腿腸做成的飯菜,這已經是最高級的待遇了。但是,他們最後還是由於水土不服病倒了,其中有兩個人病得很厲害。

  一個又一個志願者離開了。8月1日這天,最後一個同來的志願者也坐上了返回武漢的長途車,車窗內外,去送行的徐本禹同他無語對視。“如果感覺真的堅持不下去,就回學校吧,要不,你在這裡自己開夥做飯也行,你這樣也堅持不下去的。”同學的一番話讓他對自己有些擔心。

  後來,徐本禹和村長一家吃住在一起。原來徐本禹是不吃辣椒的,可是來到這裡以後,每天都要吃辣椒,讓他不太適應。而且這裡的衞生條件很差,蒼蠅到處亂飛,在吃飯的時候經常發現蒼蠅在裏面。“當地情況就是這樣,剛開始很噁心。我對自己説,就當沒看見罷了。餓的時候,一頓可以吃三碗玉米飯。只有吃飽了,身體才有保障,才能在這裡支教下去。”

  徐本禹住在一間10多平方米的房子裏,房間裏很少見到陽光,這個小空間成了他學習的樂園——一張比較大的桌子上擺滿了書籍,地上擺放着生活用品和好心人捐的物品,原本狹小的房間變得更加狹小。

  徐本禹在這裡一週要上6天課,每天上課時間達8個小時。他自己負責五年級1個班,除了教語文、數學外,還要教英語、體育、音樂等。由於信息閉塞,學生不了解外面的任何東西。學生寫一篇200多字的文章有20多個錯別字是很正常的現象。“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問全班40名學生中有多少人聽説過雷鋒的名字,結果只有4個人知道;全班沒有一個人聽説過焦裕祿;只有一個學生聽説過孔繁森,我心中有一種鑽心的痛,我不知道這些孩子應該從什麼地方教起。”

  2003年12月7日,下了一夜的雨,崎嶇不平的小路變得更加泥濘。12月8日,當徐本禹走進教室的時候,發現有5名學生沒有來上課,其他學生反映説因為天氣太冷,路不好走,來到半路又回去了。當天上午,徐本禹沒有上課,來到了沒有上學的黃紹超家,當黃紹超看到徐本禹就哭了。徐本禹勸黃紹超上學,説不會批評他。但怎麼説黃紹超就是不去,勸了他一個多小時,結果還是無濟於事。在家玩的還有黃紹超的弟弟,這個孩子已經半個月沒有去上學了。後來徐本禹得知黃紹超的爸媽都外出務工了,家中只有爺爺奶奶,老人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像這樣的家庭在這裡還有很多。這樣一來督促學生學習的任務全部落在了教師的身上。

  第二天,在徐本禹來到教室之前,黃紹超已經早早地坐在了教室裏。徐本禹沒有像往常那樣批評他,也沒有提前一天的事兒。徐本禹把他叫進了辦公室,一改以前嚴厲的做法,送給他兩個本子,平和地説:“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要再遲到、曠課了!”

  從此以後,黃紹超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再也沒有曠過課。

  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努力,慢慢地,“孩子們可以聽懂普通話了,與人交流也不害羞了。”為民小學的創辦者吳道江説。徐本禹的到來,為狗吊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因為徐本禹,學校的學生也增多了。現在學生從140人上升到了250人左右。

  2003年3月,徐本禹被列入“貴州省扶貧接力計劃”,成為“體制內”的志願者,每月可領取500元生活補助。2004年暑假期間,徐本禹回到武漢向社會募捐,總共募集到了幾千冊圖書和4集裝箱衣服。

  2004年4月,徐本禹回到母校華中農業大學作了一場報告。誰也沒料到,他在臺上講的第一句話是:“我很孤獨,很寂寞,內心十分痛苦,有幾次在深夜醒來,淚水打濕了枕頭,我堅持不住了……”本以為會聽到激昂的豪言壯語的學生們驚呆了,沉默了。許多人的眼淚奪眶而出。

  報告會後,他又返回了狗吊岩村,依然每天沿着那崎嶇的山路,去給孩子們上課。

  徐本禹在狗吊岩的岩洞小學支教半年後,學校從山洞搬下來,修建了新的校舍,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2004年春天,大方縣大水鄉黨委書記沈義勇邀請徐本禹去作報告。

  在開往大水鄉的車上,沈義勇和徐本禹聊了很多,希望徐本禹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及華中農大的優勢,為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從根本上解決該地區的基礎教育問題。沈義勇覺得他的專業和所在學校對當地的發展“有招可施”。他還告訴徐本禹,希望他能到大水鄉支教。

  “農村孩子讀不起書的原因是經濟落後。”沈義勇對記者説,“所以,我就請徐本禹到大水鄉來,想利用他自身的資源為大水鄉的發展帶來機遇。”

  這次談話後,徐本禹的想法開始改變,希望從單純的支教行為變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我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在支教的同時,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一點事情,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志願者的作用和價值。大水鄉大石小學的辦學條件更差,學生更需要幫助,因此我決定忍痛割愛,離開狗吊岩,到更需要幫助的地方去!”

  貴州大方縣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鄉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占80%左右的民族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滿目的奇山秀嶺,同時也帶來了貧瘠的土地和極為不便的交通。直到2004年5月這裡才通電,村民們辛勤勞作一年,菲薄的收穫還不夠吃半年的口糧,他們只好去當地的小煤窯背煤,當起了最廉價的運輸工具。很多學生因為交不起每年140元的學雜費而輟學。

  大石小學的校舍是一座有幾十年曆史的兩層木樓,上面一層搖搖欲墜,其中一間是四年級教室,另一間門口挂着牌子:危險,不要靠近。教師們的辦公室得低着頭才能進去,掉了一扇門的木櫃上貼着早已褪色的對聯。在這海拔1600米的高原,冬天的風會像刀子一樣穿透木板間拳頭大的縫隙,割在孩子們和教師們的臉上。

  另一間教室用建築工地常見的那種有紅白相間條紋的塑料布搭起來,木板搭就的課桌和凳子隨時可能傾覆,但孩子們似乎早就習以為常,趴在“課桌”上,眼神那麼專注。

  這一切深深震撼着徐本禹。他給華中農大團委書記寫了三封信,談了自己的想法。

  2004年夏天,無數的人因為徐本禹而感動,因為感動而行動

  這三封信引起學校的極大關注。學校黨委書記李忠雲教授説:“要去人看看,要支持徐本禹,可以給點錢把小學的校舍修一修。作為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應該為西部基礎教育做點事,這是大學的社會責任。”

  2004年6月26日,華中農大的教授彭光芒和一位教師來到了貴州省大方縣。他們看望了徐本禹,考察了貓場鎮狗吊岩小學和大水鄉大石村小學,深受震動。大方縣委、團縣委負責人表示,尊重徐本禹的意願,不管他在大方縣哪兒支教,都堅決支持。就在華中農大兩位教師在大方縣的山路上顛簸的時候,他們接到了華中農大校長張端品教授打來的電話。張端品説:“學校決定捐助8萬元幫助徐本禹,用來為當地小學修建新校舍。”

  讓兩位大學教師深受震動的不僅是大石村的貧窮,還有當地老百姓同貧窮的頑強搏鬥和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渴望。他們在給學校黨委提交的考察報告中寫道:“大石村民風淳樸,有尊師重教傳統。村辦小學年久失修,搖搖欲墜,教室間用竹籬隔斷,透光透風。屋頂大面積破漏,用塑料布和硬紙板遮雨。地板早已磨得凹凸不平,四處開裂,嘎吱作響,走在上面令人提心吊膽。教室裏光線昏暗,課桌殘缺不全,不少學生用破木板搭在兩端的課桌上,擠在一起上課。黑板小而破舊。在這樣的教室裏,孩子們學習認真專注,書聲瑯瑯,響徹山野,聞者無不動容。”

  2004年7月11日是華中農業大學暑假的第一天。從貴州歸來的一位教師把在大方縣拍的照片選出100幅,配上簡要文字,以《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為題發到了網上。接下來的事情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僅僅幾個小時的工夫,存放照片的服務器就因為訪問量過大而發生堵塞,跟帖的數量急劇增加,不少熱心的網友更是將這篇帖子整理後發到了國內外各大論壇。從發出帖子的7月11日到7月20日短短9天,這篇帖子在各個網站點擊總數就超過了百萬!很多網友是流着眼淚讀完這篇帖子的。他們在跟帖中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感動”。

  緊接着,從祖國內地到港澳台,從亞洲到歐洲,從北美到澳洲,要求捐款捐物的電子郵件雪片似飛來。成千上萬的網友在郵件中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意願:因為徐本禹的故事而感動,因為感動而行動。

  華中農大一批教師和學生放棄休假,自發組織起來辦理網友的捐款事宜,學校也破例為這個名為“華農貴州支教基金”的義工小組開設了一個專用賬戶,由學校、媒體和專家教授共同進行監督管理。點對點的資助學生工作也隨即展開,大石小學176名貧困學生很快全部得到資助。7月6日,中共貴州省委書記錢運錄對此事作出批示,省、地、縣教育主管部門研究解決大石小學的校舍問題。到記者採訪時,大石小學已更名為“華農大石希望小學”,完成37萬元建校資金的籌集,新校捨已經動工修建。

  目前已有13個國家的熱心人士通過網絡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跡,並要求資助大石小學的貧困學生。美籍華人陳旭昭女士還在美國進行募捐,為大石小學的學生資助2000美元。54歲的王昌茹一直在關注徐本禹的事跡,2004年7月初她從武漢趕到了大方縣,“我是衝着徐本禹來的,徐本禹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她決定與徐本禹一起支教。

  據大水鄉政府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共有36名志願者在大水鄉支教或考察,受捐贈的小學生達188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記者 劉新其 程墨

責編:英子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